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本書的我們又隔了一層,我們能如何透過這本書了解這個題目?

問題:你為什麼會想拿起這本書?

可能:你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

可能:你想知道遊民真正的成因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那你可以發現,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宇宙,才是重點。

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基調,社工是人,遊民也是人,是人就有醜惡的一面,遊民的形成,其實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相同,從有家者變成無家者,遊民有扶不上牆的,也有好不容易重返社會的,李佳庭並不想為他們代言,也不想寫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這些隨筆記錄著每一天身為社工的心裡掙扎,真實而且現實:沒有這麼多光明面可以寫出來激勵讀者與善心人士,更多的是對心累:

我最氣的是對個案生氣、嫌惡、疲倦的我自己。

整本書站在社工的位置,有時讀來帶點黑色幽默,政治正確的理智上不想污名與標籤化遊民,但是真的有遊民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真的有遊民只想利用政府資源而毫無貢獻,也有連遊民都瞧不起的遊民,若寫出這些人的劣根性,完全無法鼓勵民眾同情遊民,甚至對遊民處境有任何幫助,於是李佳庭寫了下來她對這些矛盾與衝突的想法,反而讓讀者更深刻的思考,同情是不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濫情?

大家都想看感人小故事,以便合理化自己同情遊民議題的需求,但是李佳庭寫出這與現實狀態上的衝突,工作現場中出現的許多個案,就是如同標籤化所說的好吃懶做、不求上進、有錢就喝酒賭博花光光。每天經手個案有這麼多狀況,十個有九個怎麼樣都救不起來,總是有天使般的前輩安慰著她.若有一個被救起來了,他的人生就有了希望。

所以寫下這麼多容易讓理智斷線的負面經驗裡,仍然會有微小的成就感滋生在明顯改善處境的遊民身上,讓遊民一點一滴的重返工作現場,例如輔導有成的街頭導覽員,轉化他們負面的生命經驗,將他們的生命向民眾導覽,社會也給予正面回饋的時候,正是這份工作能夠滋養辛苦的社工們最好的報答。

可是在我讀的時候有一點怵目驚心,其實要成為遊民的底線相當容易,仔細想想,低薪、沒有可依靠的親友子女(或子女不願扶養)、無自有房屋、無存款、若六十歲以後出了任何變故導致無法有固定收入,就掉到街頭上了。

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想要振作跟爬不起來的時候,就像我現在完全不想工作只想寫書介文幾乎沒有收入一樣,只要有一點差錯,我也可能是到在街頭上的其中一個人。

因此,遊民本身都不認為自己是這個集合體中的一員,沒有人是願意成為無家者的,而正因為每個人的成因不同,必須切割充滿貶抑的遊民稱謂,否則無法面對自己,所以有固定工作的遊民瞧不起一直喝酒醉不工作的遊民,沒領物資的瞧不起領便當拿福利的,睡橋下的瞧不起睡公園的......其實可以說明的是,沒有人想被當成遊民,這樣的身分與處境都仍存有小小一絲的自尊,但是,只要收入開始不穩定,又缺乏人際網絡支持,真的太容易自我放棄而走到最糟的境地。

而社會安全與社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國家有義務保障生存權,而落實下來的看,非關個案是否成才是否努力,不論是居民或遊民,都應該受到生存的保障。

國家高度所看下來的情操,落實來說就是要陪伴照護無家者直到回歸社會,得到社區支持,對現場的工作者來說實在艱難,而社會工作者需要的基本薪資與福利保障,甚至艱困的幾乎容易成為無家者預備軍。

最後,有一篇黑色幽默,大概可以為這本書作結:

「你們要不要來當社工啊?以後你就可以發補助、給東西,不用跟社工要。」

「才不要,每天看你們做到這麼晚,我還寧願當遊民。」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李佳庭|寶瓶文化|2019

raw-image



avatar-img
37會員
139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輕時的我超喜歡看恐怖片的。因此這次得知有一位新銳恐怖小說家新作要上市,我就迫不及待要拜讀了。 開卷真是驚喜,阿泉來堂,你也玩太多元素了吧!害我一下要擔心鬼神,一下要擔心兇手,一下還要擔心死人,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定還會有個意想不到的反轉,但沒想到翻了兩輪,你真的讓讀者玩得太開心了吧! 阿泉來堂在台
我們有多少次機會,能夠毫無條件的愛一件幾乎毫無意義的事? 我要認真的道歉,當時沒有珍惜第一時間的分享,也就這麼擱著到現在;我也要認真的感謝,沒有出版社,就不能看到這麼棒的造鎮小說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 如果頭腦要馬上響起很擅長描寫群戲,書中數不清出現多少人物的小說家
「我很喜歡米爾頓・傅利曼說的另一句話:『將平等至於自由之前的社會,兩者都會落空。將自由至於平等之前的社會,兩樣都能達到高標。』」 一個從極權社會共產主義國家逃脫出來的北韓女孩,好不容易在自由美國享受到一切北韓人民無法想像的自由與平等時,她卻在生活裡看見自由國度的人們,開始抨擊與批判過去的她從未
前幾本連續閱讀比較重的題材,中場休息一下,分享一下現階段對我有十足啟發的天書《練習有風格》。 講究有時候是一種假掰,一種刻意為之的討好。有時候我會這麼想。 但《練習有風格》告訴我,生活的風格,追求的不是奢華與鋪張,追求的是心靈層面的富足,富足來自於享受繁複過程的料理,精通生活層面的技能,只選擇最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從不問。現在我們回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只想遺忘。 受難者記憶,在多元族裔與國族認同中間的溝渠,在戰爭發生之時更難自辯清明。1941年,日本空襲珍珠港,美國羅斯福總統以國家安全之名,將十一萬日裔美國人送至拘留營或重新安置,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解散拘留結束安置,期間超過三年,
「金典獎閱讀書系列」 這個系列的選書有二個原因,一是入圍2023金典獎,二是敦促自己早點把書讀完與你們分享。 《白色畫像》是我去年的重點書單,原因之一是賴香吟,原因之二是榮獲2022金典年度大獎。而我在2023年的此刻,與陳列的《殘骸書》與韓江的《永不告別》一起讀完,感覺更完整了。 韓江在《永
年輕時的我超喜歡看恐怖片的。因此這次得知有一位新銳恐怖小說家新作要上市,我就迫不及待要拜讀了。 開卷真是驚喜,阿泉來堂,你也玩太多元素了吧!害我一下要擔心鬼神,一下要擔心兇手,一下還要擔心死人,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定還會有個意想不到的反轉,但沒想到翻了兩輪,你真的讓讀者玩得太開心了吧! 阿泉來堂在台
我們有多少次機會,能夠毫無條件的愛一件幾乎毫無意義的事? 我要認真的道歉,當時沒有珍惜第一時間的分享,也就這麼擱著到現在;我也要認真的感謝,沒有出版社,就不能看到這麼棒的造鎮小說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 如果頭腦要馬上響起很擅長描寫群戲,書中數不清出現多少人物的小說家
「我很喜歡米爾頓・傅利曼說的另一句話:『將平等至於自由之前的社會,兩者都會落空。將自由至於平等之前的社會,兩樣都能達到高標。』」 一個從極權社會共產主義國家逃脫出來的北韓女孩,好不容易在自由美國享受到一切北韓人民無法想像的自由與平等時,她卻在生活裡看見自由國度的人們,開始抨擊與批判過去的她從未
前幾本連續閱讀比較重的題材,中場休息一下,分享一下現階段對我有十足啟發的天書《練習有風格》。 講究有時候是一種假掰,一種刻意為之的討好。有時候我會這麼想。 但《練習有風格》告訴我,生活的風格,追求的不是奢華與鋪張,追求的是心靈層面的富足,富足來自於享受繁複過程的料理,精通生活層面的技能,只選擇最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從不問。現在我們回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只想遺忘。 受難者記憶,在多元族裔與國族認同中間的溝渠,在戰爭發生之時更難自辯清明。1941年,日本空襲珍珠港,美國羅斯福總統以國家安全之名,將十一萬日裔美國人送至拘留營或重新安置,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解散拘留結束安置,期間超過三年,
「金典獎閱讀書系列」 這個系列的選書有二個原因,一是入圍2023金典獎,二是敦促自己早點把書讀完與你們分享。 《白色畫像》是我去年的重點書單,原因之一是賴香吟,原因之二是榮獲2022金典年度大獎。而我在2023年的此刻,與陳列的《殘骸書》與韓江的《永不告別》一起讀完,感覺更完整了。 韓江在《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以為街友就是不夠努力,才會寧願流落街頭,但其實多數的街友白天都是有工作的,只是沒有一個家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暖的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試著跟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裡,一起陪他們走一段,而在他們掉下來的時候,盡可能做我們能做的。
Thumbnail
藉由這個主題,此篇要來介紹我所認為 能協助引導那些無法適應這個遊戲的專業者 社會工作者也就是 社工!他們以學習專業助人為導向,主要探究個人與社會之間如何互動和運作,從當中去細分為好幾個專業,例如:兒童家庭、長期照護(偏鄉、獨居)、校園輔導教育、醫務社工、社區、身心障礙……都屬於社會工作者的範圍。
Thumbnail
這本書描寫了身心障礙者與社工之間的生命交會,強調社工不只是活菩薩,也有情感,而身心障礙者除了現實層面的資源,也需要情感層面的支持。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看到身心障礙者及社工的真實一面,務求大家能更關注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待遇和適當工作量。
Thumbnail
平淡無味的水,如同平淡無奇的生活… 有多少人過著平實平淡終其一生無人關心呢? 社會邊緣人,他(她)們如何茍延殘喘過生活呢? 社會福利做得未臻于完善的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她)們呢? 政府的良心在哪?只是權謀在於自己的利益己私上,小老百姓的我們要的是基本生活安定,卻愈顯困難了…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我不是社工。我能為當事社工做的,就只有祈禱和寫一點點文字,渴盼社會大眾暫時放下想抓戰犯的嗜血之心,真正把問題聚焦在社會安全網的制度破口上。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以為街友就是不夠努力,才會寧願流落街頭,但其實多數的街友白天都是有工作的,只是沒有一個家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暖的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試著跟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裡,一起陪他們走一段,而在他們掉下來的時候,盡可能做我們能做的。
Thumbnail
藉由這個主題,此篇要來介紹我所認為 能協助引導那些無法適應這個遊戲的專業者 社會工作者也就是 社工!他們以學習專業助人為導向,主要探究個人與社會之間如何互動和運作,從當中去細分為好幾個專業,例如:兒童家庭、長期照護(偏鄉、獨居)、校園輔導教育、醫務社工、社區、身心障礙……都屬於社會工作者的範圍。
Thumbnail
這本書描寫了身心障礙者與社工之間的生命交會,強調社工不只是活菩薩,也有情感,而身心障礙者除了現實層面的資源,也需要情感層面的支持。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看到身心障礙者及社工的真實一面,務求大家能更關注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待遇和適當工作量。
Thumbnail
平淡無味的水,如同平淡無奇的生活… 有多少人過著平實平淡終其一生無人關心呢? 社會邊緣人,他(她)們如何茍延殘喘過生活呢? 社會福利做得未臻于完善的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她)們呢? 政府的良心在哪?只是權謀在於自己的利益己私上,小老百姓的我們要的是基本生活安定,卻愈顯困難了…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我不是社工。我能為當事社工做的,就只有祈禱和寫一點點文字,渴盼社會大眾暫時放下想抓戰犯的嗜血之心,真正把問題聚焦在社會安全網的制度破口上。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