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販賣恐懼(Fearmongering)是指利用恐懼來操縱或影響他人的行為或態度。販賣恐懼的手段有很多,包括:

  • 誇大風險:將風險誇大,使人們產生恐懼感。例如,有些媒體報導會將小概率事件的風險誇大,例如報導某種食物可能致癌,但實際上這種風險非常低。
  • 製造焦慮:利用人們的焦慮情緒,使他們更容易被恐懼所影響。例如,有些政治人物會利用社會上的不安情緒,煽動仇恨和恐懼,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利用人們的偏見:利用人們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使他們更容易相信某種恐懼。例如,有些保守派人士會利用人們的恐懼,宣傳移民和少數族裔的威脅。


販賣恐懼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可以導致人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為,例如:

  • 減少對某些事物的接觸: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害怕病毒而拒絕接種疫苗。
  • 支持某些政策或措施: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害怕恐怖主義而支持政府的監控措施。
  • 對某些人群產生歧視和排斥: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害怕犯罪而歧視少數族裔。

販賣恐懼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它可以破壞社會的穩定和諧。我們應該提高警惕,避免被販賣恐懼的手段所蒙蔽。


以下是一些避免被販賣恐懼的方法:

  • 保持理性:不要被恐懼的情緒所左右。
  • 多方求證:在接受某種信息時,要多方求證,不要輕信。
  • 培養批判性思維:學會分析和判斷信息的真偽。
  • 提高媒體素養:學會識別媒體中的偏見和誤導。


我們應該努力營造一個理性、包容的社會,讓人們能夠理性地看待風險,做出明智的選擇。


當您以為上了一堂可以挽救婚姻、拯救家人、創造財富的課程時,您可能也陷入了恐懼的陷井,課中會有很多人告訴你 ~

  • 如果沒有來上課,她的婚姻早就沒了! 
  • 如果沒有來上課,他不會月入百萬!
  • 如果沒有來上課,他的孩子早就離他而去!


這就是恐懼的灌輸,利用您對最切身的需求來煽動您的渴求,讓你相信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你就會過得很慘!!! 


但你不知道的是,月入百萬背後負出的代價,孩子最終雖然沒有離他而去,但他自己卻過不了自己的關卡,那最愛他的老師最終卻喚不回他,還有那些婚姻成功的被救回來的個案比到底有多少呢!? 恐怕比你想像的還要少...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既不是臨床心理師,也不是心理諮商師,更不是婚姻諮商顧問,他們只是歐美遊學大師,三人行必有我師,以及情緒操控大師!!!


如果您有身心靈上的問題,建議您去看身心科,或是藉由宗教與信仰來協助,如果你的婚姻觸礁,你需要專業顧問的協助,不要以為你上了一堂3-4萬的課就可以拯救一切,因為最終你會發現你永遠都畢不了業,而且無論你如何努力的來上課,該離的還是會離,不該你賺的永遠都不會進你的荷包,當有人推銷你一堂要價將近15萬的課程並告訴你去其他的地方上更貴時,千萬不要聽他們的,如果你有那麼多預算,你可以考慮 ~


去澳洲或歐洲10天, 或是去馬爾地夫的海上行宮住8天,這些都比去上這堂課還值得,因為你一旦報了名就會發現那是一個錢坑,你將要付出更多錢來上更多的課,而那些錢足以讓你帶全家人一起去歐洲,而且上完之後,你將會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對你很恐懼,因為你賣的東西比保險還更不值得,如果你覺得我在虎爛,那請你先花一點錢去買這本書來看...

或者不花一毛錢的讀完以下這篇文章


avatar-img
15會員
54內容數
Fantanex 是一系列以靈性成長為主題的故事集, 有議題探討, 也有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 筆者也是個奇幻小說及科幻電影的愛好者, 也將探討電影中與身心靈的關聯與電影中隱喻的部份, 而 Fantanex 的由來是 Fantansy 與 Next 的組合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交易裡面,我們需要理解走勢的為什麼。深深的進入去理解。理解走勢的第一步,然後是走勢的第二步,走勢的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然後到走勢未來會去的那一個最後步。就是去看見。
Thumbnail
在婚姻中,想要離婚但卻被配偶威脅是一種非常令人困擾和恐懼的情況。這樣的威脅不僅僅是言語上的,還可能對你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你正處在這種困境中,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擺脫這種恐怖的局面。 言語恐嚇也屬於家暴 雖然沒有實際的肢體暴力,但威脅和恐嚇同樣可以構成家庭暴力。這種行為會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交易裡面,我們需要理解走勢的為什麼。深深的進入去理解。理解走勢的第一步,然後是走勢的第二步,走勢的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然後到走勢未來會去的那一個最後步。就是去看見。
Thumbnail
在婚姻中,想要離婚但卻被配偶威脅是一種非常令人困擾和恐懼的情況。這樣的威脅不僅僅是言語上的,還可能對你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你正處在這種困境中,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擺脫這種恐怖的局面。 言語恐嚇也屬於家暴 雖然沒有實際的肢體暴力,但威脅和恐嚇同樣可以構成家庭暴力。這種行為會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