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細菌 得諾貝爾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故事要從1981年7月某一天說起。


羅賓·沃倫(Robin Warren)是位資深的病理學家。正坐在澳洲皇家伯斯醫院實驗室裡聚精會神地看著玻片。渾然不知今天將會改變他的一生。


(病理科醫師在醫院裡很重要,有人稱他們為醫師的醫師(Doctor’s doctor),因為有許多疾病需要病理科醫師檢驗組織切片和對一些細胞作特殊染色,才能有確定的診斷。)


突然有人敲了敲實驗室的門"請問有人在嗎? 我是今天來貴院腸胃科報到的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聽說有位羅賓·沃倫博士在研究細菌和胃潰瘍之間的關聯,請問他在嗎?" 羅賓·沃倫博士推開顯微鏡,看清楚了站在前面的巴里醫師,微笑著說道:"我就是沃倫,請問你有什麼事?"


"我正在研究造成胃潰瘍的細菌,我可以跟您請教一些問題嗎?"巴里說。

"好啊!歡迎你!叫我羅賓就可以了!" 羅賓說。


時間快轉到1983年,羅賓和巴里研究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懷疑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腸胃潰瘍的元兇。他們在一月時撰寫了兩篇論文並向世界知名的<刺胳針>(Lancet)投稿。但在此同時,澳洲腸胃醫學會卻認為研究不可信,退回論文並且拒絕讓他們發表。


事情到了六月出現了轉機。<刺胳針>終於刊出了他們的研究。

世界各地的腸胃科醫師開始用他們的研究方法,陸續檢驗出幽門螺旋桿菌。


故事說到這裡,你應該覺得已經結束了。其實後面更精彩。




時間跳到令人難忘的1984年 那一年 我們吃了細菌

雖然已經證實了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存在胃潰瘍的患者的胃裡,但沒辦法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沒錯!我們醫師就是這麼機車,一定要看到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才能相信。

所以羅賓博士決定自己吃下幽門螺旋桿菌,三天之後果然引發了胃潰瘍。接下來服用抗生素,也成功的治癒了胃潰瘍。於此之後,科學家終於承認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

2005年,羅賓·沃倫博士和巴里·馬歇爾博士榮獲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對幽門螺旋桿菌和消化性潰瘍的研究。他們至今仍健在,仍然在研究幽門螺旋桿菌。



偏見與執著

其實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是1980年代才發現的。甚至在二十世紀之前就有學者發現了它的蹤跡。當時科技沒那麼進步,而且就算是科學家,也想不到有細菌能在胃酸裡長期存活。帶著這種偏見,即使來到二十世紀中期,大部分的發現都被當成是"食物裡剛好存在的細菌"或是"路過的細菌"。1939年有一位美國的醫師弗里德貝格(A. Stone Freedberg)在屍檢時成功的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但當時他的指導教授和科學界普遍都認為這是鬼扯。因為在1910年時就有人提出了至理名言:"沒有酸,就沒有潰瘍!"即"No Acid,No Ulcer!"。認為潰瘍是因為胃酸太多造成的,跟細菌感染無關。所以弗里德貝格放棄了研究幽門螺旋桿菌,轉而研究其他主題。後來巴里博士在2005年獲獎時曾提到此事,他覺得若是弗里德貝格沒有放棄研究,應該可以得到1951年的諾貝爾獎!(笑)


現在看來,想得諾貝爾獎,除了要能堅持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發現,還需要一點運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年,我遇到了川崎症的病人。 當上主治醫師的第八年,我遇到了嚴重耳鳴的病人。 無條件地去相信 是件困難的事 但是一旦發生 會是件很美好的事
為何老是肚子痛? 檢查都正常 到底我是怎麼了? 帶你認識腸躁症 戰勝腸躁症!
醫師與病人​ 最舒服的距離是多少?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常常有病人跟我要聯絡方式。於是就加了LINE。 殊不知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上一篇簡單介紹了如何安排健康檢查的方案。這一篇我們來聊聊健康檢查前會想知道的各種問題! 是的。因為抽血的生化檢驗通常會包括血糖、血脂、膽固醇等項目,這些數值都會被進食影響。胃裡有食物會讓胃脹大,影響超音波檢查。所以建議前一天晚上十二點後須禁食。可以少量喝水止渴,
健檢套餐五花八門 讓人看到選擇困難 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
當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年,我遇到了川崎症的病人。 當上主治醫師的第八年,我遇到了嚴重耳鳴的病人。 無條件地去相信 是件困難的事 但是一旦發生 會是件很美好的事
為何老是肚子痛? 檢查都正常 到底我是怎麼了? 帶你認識腸躁症 戰勝腸躁症!
醫師與病人​ 最舒服的距離是多少?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常常有病人跟我要聯絡方式。於是就加了LINE。 殊不知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上一篇簡單介紹了如何安排健康檢查的方案。這一篇我們來聊聊健康檢查前會想知道的各種問題! 是的。因為抽血的生化檢驗通常會包括血糖、血脂、膽固醇等項目,這些數值都會被進食影響。胃裡有食物會讓胃脹大,影響超音波檢查。所以建議前一天晚上十二點後須禁食。可以少量喝水止渴,
健檢套餐五花八門 讓人看到選擇困難 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腸胃道健康,讓排便與消化可以更順暢。但其實也聽說不少吃了益生菌卻沒有效果的案例吧~那到底益生菌怎麼吃、怎麼挑才有用呢?
Thumbnail
伍白封在醫學院聽課,驚訝地發現講師是羅斯爾。羅斯爾展示了解剖兔子的技巧,察覺他與當時解剖內臟手法相似。為調查黑影事件,伍白封試圖了解李爾森等人的背景。最終發現李爾森是經濟系畢業,並與羅斯爾一起質疑教授的教學理念。
孟硯老師回饋:從你寫的實驗操作流程說明,我覺得這個實驗和起心動念很有趣耶!我看到了研究者最原本是要尋找「吐真劑」,或是一些可以應用在審訊過程的藥物,而一些被視為「有毒的食物」,對人產生的毒物反應,是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
Thumbnail
二次大戰後,因為抗生素的發明與廣泛使用,讓病菌感染得以控制,才有各種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百歲人生已不再是奢求的夢想。但是高齡帶給我們是享受多重人生的恩寵?還是纏綿病榻求死不得的天譴?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新課題。    
Thumbnail
當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少運動,導致腸胃困擾。瞭解益生菌的重要性,冷藏保存,並選擇DR.HSU好康益菌,專為國人體質所研發製造的益生菌,能幫助改善過敏體質,提升免疫力。適合全家大小,不含人工香料味,且易服用。商品在實體通路和線上多個購物商城上架。
Thumbnail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余豐益教授指出,「米酵菌酸」的毒性極強,即使經過加熱也無法破壞其結構,攝入1至1.5毫克的「米酵菌酸」即有可能導致死亡。這種罕見毒素曾在印尼等地引發致命食物中毒,對人體的肝臟、腎臟和腦部構成嚴重威脅。由於台灣民眾鮮少接觸此類毒素,此次事件更顯得
Thumbnail
2024.03.29新聞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發生2死5命危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今晚(28日)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結果,表示呂姓死者的檢體驗出30%至100%的米酵菌酸,為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毒素。食藥署長吳秀梅則指出,米酵菌酸是很罕見毒素,不會因為洗滌、烹飪被破壞
Thumbnail
寶林茶室發送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截至28日上午,已有兩位患者不幸身亡,累計14人中毒。衛福部長薛瑞元接受採訪時指出,食物中毒可能性有3大類,第1是微生物引起,例如常見的諾羅病毒;第2大類是內生性的毒素;第3則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目前專家認為,此案不偏向微生物引起,現在是往後兩者做討論。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腸胃道健康,讓排便與消化可以更順暢。但其實也聽說不少吃了益生菌卻沒有效果的案例吧~那到底益生菌怎麼吃、怎麼挑才有用呢?
Thumbnail
伍白封在醫學院聽課,驚訝地發現講師是羅斯爾。羅斯爾展示了解剖兔子的技巧,察覺他與當時解剖內臟手法相似。為調查黑影事件,伍白封試圖了解李爾森等人的背景。最終發現李爾森是經濟系畢業,並與羅斯爾一起質疑教授的教學理念。
孟硯老師回饋:從你寫的實驗操作流程說明,我覺得這個實驗和起心動念很有趣耶!我看到了研究者最原本是要尋找「吐真劑」,或是一些可以應用在審訊過程的藥物,而一些被視為「有毒的食物」,對人產生的毒物反應,是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
Thumbnail
二次大戰後,因為抗生素的發明與廣泛使用,讓病菌感染得以控制,才有各種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百歲人生已不再是奢求的夢想。但是高齡帶給我們是享受多重人生的恩寵?還是纏綿病榻求死不得的天譴?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新課題。    
Thumbnail
當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少運動,導致腸胃困擾。瞭解益生菌的重要性,冷藏保存,並選擇DR.HSU好康益菌,專為國人體質所研發製造的益生菌,能幫助改善過敏體質,提升免疫力。適合全家大小,不含人工香料味,且易服用。商品在實體通路和線上多個購物商城上架。
Thumbnail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余豐益教授指出,「米酵菌酸」的毒性極強,即使經過加熱也無法破壞其結構,攝入1至1.5毫克的「米酵菌酸」即有可能導致死亡。這種罕見毒素曾在印尼等地引發致命食物中毒,對人體的肝臟、腎臟和腦部構成嚴重威脅。由於台灣民眾鮮少接觸此類毒素,此次事件更顯得
Thumbnail
2024.03.29新聞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發生2死5命危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今晚(28日)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結果,表示呂姓死者的檢體驗出30%至100%的米酵菌酸,為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毒素。食藥署長吳秀梅則指出,米酵菌酸是很罕見毒素,不會因為洗滌、烹飪被破壞
Thumbnail
寶林茶室發送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截至28日上午,已有兩位患者不幸身亡,累計14人中毒。衛福部長薛瑞元接受採訪時指出,食物中毒可能性有3大類,第1是微生物引起,例如常見的諾羅病毒;第2大類是內生性的毒素;第3則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目前專家認為,此案不偏向微生物引起,現在是往後兩者做討論。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