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比你想像的有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只是一個中醫的門外漢,沒接受過中醫院的教育,平常也沒有看中醫的習慣。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倪海廈先生講《神農本草經》的視頻,先生詼諧生動的講課實在是引人入勝,不禁萌生了解中醫的興趣。

現代人對於求醫問診的時候習慣講究「Credential」、「License」, 這個醫師是否從名校畢業,擁有什麼資歷或等級。而最牛的中醫師絕不是某中醫院的畢業生,中醫院才建立幾年哪?曾經有人注意到中國大陸某中醫院大廳懸掛醫師介紹的地方,在畢業院校一欄赫然寫著「祖傳」,真是真實又幽默。還別說,「祖傳」二字的含金量特別高,人們就喜歡祖傳,別管從哪傳、傳多久,祖傳就是莫名讓人有安全感,值得信賴。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就出現了不少名醫:黃藥師、胡青牛、張無忌等等。電影黃飛鴻裡常出現的醫館「寶芝林」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感覺古代的醫師除了會治病,還會點武功,會點命理,會點養生。醫師這個身份並沒有那麼明確。如果問家裡的阿嫲,說不定都有一兩個祖傳秘方,對諸如鐵打損傷特別有效。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到一個故事,宋國有一家人世代以在河邊漂濯絲綿為業。他們有一護膚秘方,手搽了藥,不皴不裂,不生凍瘡。後有來客買得秘方以後,將此方獻給吳王。在吳越兩國冬天開戰的時候,因為吳國士兵都搽了護膚的特效藥,手腳不生凍瘡,大敗越國軍隊。這個來客算是醫師嗎?顯然不是。

古代的中國人絕對是實用主義者,只要是聽說有效的東西都會大膽嘗試。古代名醫李時珍可是嚐遍百草,可沒聽過西藥製造者親自把藥丸吞進肚子裡看看藥效,頂多讓小白鼠試藥。《本草綱目》甚至記載了人糞氣味苦、寒、無毒。連大便都敢嘗試了,我只能說一個服字!這麼說來,感覺中醫的東西吃不死人,頂多效果慢點,這又是一迷思。用於治療急症的中藥不勝枚舉,為人熟悉的就有速效救心丹,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等。

raw-image

因為中醫注重實用,所以運用起來有極強的靈活性,不拘泥於任何一種形式:針灸、推拿、拔罐、刮痧、氣功、艾炙等等。連音樂也可以用來治病,《黃帝內經》便講到五音入五臟。藥物學只是中醫治療手段中的其中一種。而關於藥物的砲製更是五花八門:有炒、蒸、炙、煅、炮、煉、煮、沸、銼、搗膏、酒洗、酒煎、苦酒煮、水浸、湯洗。 。 。 。 。 。我怎麼聽起來怎麼歡樂呢?又聽音樂又像炒菜的。我也想當學徒,白天去深山老林採摘藥材,晚上在藥爐邊清理搗鼓,這樣的生活何不寫意?

本來中醫就是關注整體,強調人生活在世就要符合天地運行的規律。中醫既講求實用性又講究靈活性,一個人能精通中醫各方面要義的人絕對是全才。光要熟練掌握任何一種治療手段都需要大量的學習和累積。某些人不了解中醫就輕易給中醫扣上封建落後的帽子,實在是貽笑大方。

其實西方醫學是建立在「人體機械觀」的思維下,以可觀測的解剖學為基礎來建立的。因此身體是可以分割、量化的,造成了以數據為導向的診斷和治療。而中醫在陰陽五行的思維下,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宇宙萬物都是由「氣」構成。從中醫的角度看身體,一切有形物質如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為陰,三魂五魄、精神情緒為陽。

近年來西方醫學也意識到以數據為導向的治療有弊端,開始提倡「Holistic medicine」,「Personalized therapy。過去西醫習慣向標準的數值看齊而忽略了人的整體性,結果藥越​​吃越多,使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加重。有時因為一個藥的副作用而開了另一個藥,同樣造成藥越吃越多。倪海廈先生提到憂鬱藥的弊端,「抗憂鬱藥的後遺症就是很HAPPY 去自殺,而且喜歡找很高的樓跳下去。你們以後注意看新聞,你只要看到這個人從高樓跳下來自殺的,都是吃抗憂鬱的藥,還有吃安眠藥,吃了安眠藥以後它的後遺症就是憂鬱,那憂鬱就再吃抗憂鬱的藥,然後就是吃吃吃。。。」

總之,以上討論沒有拉踩中醫或西醫的意思。既然中西醫各有其側重點,不妨中西結合,取長補短,造福人類。同時我們可以給中醫更多一點的關注,看看老祖宗對於生命,人體和健康有什麼看法,對於現世的我們有什麼啟發。

 

avatar-img
12會員
9內容數
一個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窗口。把轉瞬即逝的一些認為不得不記錄下來的想法保存起來的地方。或許希望有共鳴者能與之交流,但不強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行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當代人的精神狀態》這篇文章中淺談了精神領域的東西,今天就來談談我們這個肉體凡胎,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形態。肉體這個靈魂的容器既然是有形的,是否研究起來相對容易許多呢?我們不妨找一個身體數值普通、各項功能健全的人做樣本。這個人既沒有飛天遁地的本領,也沒有隔空取物的異能,那這個身體是否就真的平平無奇
《Numb Little Bug》這首歌描寫的是一個人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要處理的生活煩悶至極,需要處理的鳥人鳥事讓人頭痛不已,焦慮不安的情緒逐漸使人神經衰弱。儘管生活讓人難以喘息,但自我應急機制提醒自己還是得生存,理智線不能斷。只好強行把各種情緒往下壓,然後下一次又進入這個死循環。
立冬已過,不久便是小雪的節氣,然而今年反常的氣候使酷夏無限延長,該是冬天的天氣卻讓人有種仍處於秋天的錯覺。隨著季節更替,一直以來我都有留心觀察著樹葉的變化,無論是步行的時候,還是坐車的時候。似乎只有秋天才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一棵樹上看到幾種顏色的葉子。儘管色彩繽紛很是美麗,但我更偏好整個樹冠都是齊一色
在《當代人的精神狀態》這篇文章中淺談了精神領域的東西,今天就來談談我們這個肉體凡胎,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形態。肉體這個靈魂的容器既然是有形的,是否研究起來相對容易許多呢?我們不妨找一個身體數值普通、各項功能健全的人做樣本。這個人既沒有飛天遁地的本領,也沒有隔空取物的異能,那這個身體是否就真的平平無奇
《Numb Little Bug》這首歌描寫的是一個人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要處理的生活煩悶至極,需要處理的鳥人鳥事讓人頭痛不已,焦慮不安的情緒逐漸使人神經衰弱。儘管生活讓人難以喘息,但自我應急機制提醒自己還是得生存,理智線不能斷。只好強行把各種情緒往下壓,然後下一次又進入這個死循環。
立冬已過,不久便是小雪的節氣,然而今年反常的氣候使酷夏無限延長,該是冬天的天氣卻讓人有種仍處於秋天的錯覺。隨著季節更替,一直以來我都有留心觀察著樹葉的變化,無論是步行的時候,還是坐車的時候。似乎只有秋天才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一棵樹上看到幾種顏色的葉子。儘管色彩繽紛很是美麗,但我更偏好整個樹冠都是齊一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四不像中醫 最初覺得當中醫師這種職業沒有所謂的“退休”兩字,只要有病患需要就會繼續服務,一開始我就沒有把它當成一種工作或職業,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祖傳第三代到現今已有四十年的老傳統藥材店坐診,爺爺白手起家,省吃儉用,整個家族合力經營,才有了後面的村子裡無人不曉小有名氣的藥材
我約莫十歲左右,就對父長輩們的密醫療法很感興趣。比如,家裡有孩子皮膚不好,長癭生瘡或脾濕嚴重,他們就自行調配祕方,以蟾蜍入藥,燉煮蛇湯,堅信喝蛇腸深具清血解毒功效,脾濕的病症得以大幅改善。我天生屬於脾濕的體質,皮膚自然不好,所以喝過(錦蛇)蛇湯,滋味還算不錯。但我對於要把蟾蜍入藥,說什麼都強烈抵抗。
Thumbnail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一間古老的中藥鋪,名叫「養生堂」。這裡的中藥師李梅是一位年輕且充滿熱情的女性,她對中醫藥材有著深厚的知識和無比的熱愛。每天,她都會精心配製足浴包,其中包含了艾草、紅花、黃耆、當歸、陳皮、荷葉、益母草和茯苓等中藥材,這些藥材的香味充滿了
Thumbnail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Thumbnail
40年前,一群中醫師及藥材商集聚一堂,商討高品質的中藥需求,也因此成立了「天一藥廠」。歷經企業轉型,「天一本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慧娟董事長接手上一代藥廠的經營,力圖傳承古典本草文化及黃帝內經養生預防觀念,於是「天一本草」的品牌概念醞釀成形。
Thumbnail
在中藥文化中,我們經常提及到傳統的中藥店,這些地方不僅是購買藥材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古老智慧和文化的寶庫。許多人都有到這些中藥店“抓藥”的經驗,這是一種古老的購買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體驗。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包括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這些不同的劑型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四不像中醫 最初覺得當中醫師這種職業沒有所謂的“退休”兩字,只要有病患需要就會繼續服務,一開始我就沒有把它當成一種工作或職業,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祖傳第三代到現今已有四十年的老傳統藥材店坐診,爺爺白手起家,省吃儉用,整個家族合力經營,才有了後面的村子裡無人不曉小有名氣的藥材
我約莫十歲左右,就對父長輩們的密醫療法很感興趣。比如,家裡有孩子皮膚不好,長癭生瘡或脾濕嚴重,他們就自行調配祕方,以蟾蜍入藥,燉煮蛇湯,堅信喝蛇腸深具清血解毒功效,脾濕的病症得以大幅改善。我天生屬於脾濕的體質,皮膚自然不好,所以喝過(錦蛇)蛇湯,滋味還算不錯。但我對於要把蟾蜍入藥,說什麼都強烈抵抗。
Thumbnail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一間古老的中藥鋪,名叫「養生堂」。這裡的中藥師李梅是一位年輕且充滿熱情的女性,她對中醫藥材有著深厚的知識和無比的熱愛。每天,她都會精心配製足浴包,其中包含了艾草、紅花、黃耆、當歸、陳皮、荷葉、益母草和茯苓等中藥材,這些藥材的香味充滿了
Thumbnail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Thumbnail
40年前,一群中醫師及藥材商集聚一堂,商討高品質的中藥需求,也因此成立了「天一藥廠」。歷經企業轉型,「天一本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慧娟董事長接手上一代藥廠的經營,力圖傳承古典本草文化及黃帝內經養生預防觀念,於是「天一本草」的品牌概念醞釀成形。
Thumbnail
在中藥文化中,我們經常提及到傳統的中藥店,這些地方不僅是購買藥材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古老智慧和文化的寶庫。許多人都有到這些中藥店“抓藥”的經驗,這是一種古老的購買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體驗。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包括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這些不同的劑型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