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如何做個好訪談(一)受訪者的預期管理

最近跟朋友聊到了「訪談」這件事,剛好也有想要寫下一些心得,就順手記錄下來。


算一算從開始處理Podcast也經歷了快100場訪談,雖然不是主持人,但作為幕後與受訪者的互動工作也佔了製作的一大比重。一場有趣的訪談重點不僅是主持人在台上的主持技巧,很多事情從上台前就要有所準備。


以下設定以Podcast訪談為主,可以再變形應用到實體訪談、影片訪談等等的狀況,依照不同形式會有各自狀況需要處理。


  1. 做好受訪者的預期管理

訪談不是跟對方說好時間地點,然後到場record按下去就好喔!


有些比較熟練的熟練的受訪者,還會問「要聊什麼主題?」、「主要受眾是誰?」、「什麼時候播出?」、「主持人背景」等等的資訊,也去思考自己可以在這個訪談中呈現什麼樣的內容或是宣傳自己的產品。


這些資訊通常我會直接在邀請信中就直接提到,讓對方對這個訪談有一定的預期,不然沒經驗的訪談者,可能會在不確定對方情況的狀態下就丟一句「我們就隨便聊」,會讓受訪者超錯愕。


邀請時的預期講完,這邊再補充訪談前的預期。


關鍵在,讓受訪者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和「哪些地方可以犯錯」。

邀請信中提到的內容這個階段可以稍微提到一次,然後要讓受訪者知道,我們這個訪談大概會進行多久,30分鐘?60分鐘?讓受訪者可以準備接下來的狀態跟節奏。或是我們主持人可能很喜歡脫稿演出,也可以先讓對方知道,以免主持人突然脫離訪綱時受訪者不知所措。


在Podcast這個媒材中,講錯是可以事後做剪接的,所以也讓受訪者知道「你可以放心的分享」,有不適合的地方都可以隨時喊卡重來。或是他可以隨時暫停清一下喉嚨,或是暫停去個洗手間,不用讓自己在不舒服的狀態硬撐。

讓受訪對象保持「輕鬆」是最好的狀態。


之前也遇過那種緊張到會發抖、一個一個字照著用心準備的逐字稿唸的受訪者,我們知道他很重視這件事情,但可惜的是越緊張,反而表現越不好。聽眾想聽到的是受訪者真正的情緒跟嘴巴裡講出來的話,而不是寫好的草稿。


所以有時我們甚至會請受訪者把逐字稿蓋起來,講他記得的重點就好,這樣反而才是最自然的狀態。因為他的焦點在主持人身上,而不是手上那張紙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商業知識的影音創作者 曾是《大人的Small Talk》Podcast製作人 🎧 Podcast製作 🎬影片製作 💡行銷規劃 🤖AI工具分享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