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篇『羚炁永續打造喘息空間,好好呼吸』文中,我提到了喘息空間,而就目前臺灣現有的長照2.0與未來長照或許會延伸出的長照3.0、4.0或者2.0 plus、2.0 pro….等等,並非我與我的團隊不在乎老年照護這一塊,而是羚炁永續以及我個人喜歡挑戰還沒有那麼熱議的議題,如同再接ESG的前期,我非常重視甚至接觸相關單位的『生物多樣性』,雖然這議題在現今仍然看不傲性別平權、女權的車尾燈,但是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講座、論壇、團體在這一塊努力,而我們也持續關心著生物議題,只是將目標轉移聚焦到『喘息空間』上。
而標題說到的,是否要有心理疾病才有資格獲得喘息空間?其實我想說的原話是:『是否要有外在歸因認為符合心理、生理疾病的人,才可以正大光明的要求並且尋求喘息空間?』什麼意思呢?生理疾病的部分,像是之前有過的熱議——博愛座是給誰做的?從這個議題切入,我想可以更多體悟感的表達我的想法,或許你也看過類似或相關的影片,長者或者明顯殘疾的人找不到位置,而看著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當事人以及旁觀者(甚至旁觀者的手機)在這當下給予外表看似健朗的年輕人無聲或有聲的批評,但是一個人健康與否並非肉眼可以判定,而我個人的立場認為『座位』是給予有需要休息的人。但社會文化似乎會給予讓位者掌聲及讚美的眼光,反之似乎就變成十惡不赦、沒有同理心的人?
而從前面生理疾病的例子延伸到心理疾病,在這我想請教看到這裡的你,你認為身心科以及心理諮商是給怎麼樣的人就診的呢?(歡迎留言或私訊你的答案跟我分享)或許我們會聯想到憂鬱症、躁鬱症等等的,然而有關憂鬱症的數據顯示,憂鬱症約佔全世界人口的3%。依照美國的流行病學結果,每五個女性就有一個在一生中有一次的憂鬱症發作,其中女性的終身盛行率約在10-25%,男性為5-12%。這些數據可能與病識感有關,因為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因為缺乏病識感而不尋求治療。而這也只是冰山一角的憂鬱症病識感,其他我們還沒學習到的常見疾病或者是還沒被定義、命名的情緒呢?
在這流行『躺平』的時代,人們開始放棄了過去我們認為『該』經歷過的人生清單: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等等,我和我的團隊不斷地集思廣益著:如何提升臺灣人對於喘息、休息的意識抬頭?後來我總結了以下的法則:『一旦你感覺到疲憊了,歡迎來到羚炁永續的喘息空間』在這裡,你不需要醫生證明,我們也沒有專業的心理醫師,你不需要被『確診』任何疾病,反而我們希望你拿掉那些標籤,很簡單的,只要你想暫時離開、跳脫你的身份、地位、責任、甚至你暫時不想當你自己時,歡迎來『好好呼吸』,人人都有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