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背後的故事:茶葉歷史與貿易┃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手一杯的手搖茶飲已然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然而,你是否曾思考過美味的茶飲可能引發戰爭?又或者隱藏著勞動剝削?

位於倫敦東南部森林丘(Forest Hill)的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以其大量的人類學、自然史、樂器典藏聞名。該館由曾為最大茶葉貿易商之一的Frederick John Horniman於1901年創立,這個背景也為其特展「茶, चाय, Tea (Chá, Chai, Tea)」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該展帶領觀眾穿越橫跨歐亞的茶葉貿易路線,揭開因其而生的衝突與抗爭,重新認識隱身於大眾手中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

raw-image

展覽以一張有趣的圖表起頭,解釋了「茶」一字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讀音。一般認為最早的茶葉起源自中國雲貴地區,並在歷史上透過兩條主要路線向外傳播,分別是行經中亞、俄羅斯、中東一路至東歐的絲路,以及包含英國與荷蘭在內的西歐海權國家透過南洋東印度公司進行跨國貿易的海上路線。根據貿易路線的不同,「茶」字的讀音也隨之出現歧異:絲路因源自中國北方,途經之地所衍伸的發音均接近漢語中原地區讀音”Cha”,例如阿拉伯語的”Shay”俄語的”Chay”;而海上貿易路線則因靠近中國南方閩滇地區,發音廣受閩南語讀音「Teh」影響,例如英語的”Tea”與法語的”Teh”。

raw-image

茶葉易於沖泡、提神醒腦的特性,使其在15世紀被引進以英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後,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常民百姓的餐桌,並且逐漸從英國人口中「遠東來的奇珍異草」一躍成為英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展也以物件呈現西方對於茶的狂熱與喜愛,例如,陳列來自世界各地的精緻茶具,反映世界各地蓬勃的飲茶文化。

raw-image

然而,茶葉貿易並不如我們所見的僅是關於茶葉,更成為近代史中驅動著國家衝突與民族主義的角色。展覽當中也呈現茶葉工人如何群起抵抗的故事,聚焦茶葉生產背後的剝削與暴利,如當前南亞及東非的茶葉工人持續積極抗議,爭取更合理的薪資待遇。

或是回顧茶葉背後較不為人熟知的歷史,例如,英帝國出於對東方茶葉與香料急遽成長的需求,開始透過鴉片貿易賺取中國白銀,並在境內散佈排華主義(Sino-Phobia)助長其捍衛鴉片貿易自由的出兵合理性。

最終與清廷兵戎相見,導致「鴉片戰爭」以及後續的香港割讓。展中也陳列了若干與鴉片戰爭相關之文件書信以及鴉片吸食器,讓觀眾得以一窺當時中英之間的商業矛盾與社會風土。

raw-image

另一方面,該展也以個人故事聚焦茶文化的傳播如何成為人們連結記憶與認同的紐帶。例如,共同策展人Jennie Loh 提及透過其家庭世代傳承的飲茶傳統,使得生為華裔馬來西亞人的他能夠藉此連結祖父母的歷史與文化,而「飲茶」也成為其家庭對話的重要媒介。

raw-image

該展也舉辦相關的教育活動帶領觀眾認識茶葉文化,例如,品茶、認識茶葉食譜、茶葉相關的專題演講以及粵語導覽活動,帶領觀者品味茶香背後的獨特文化與多元視角。

值得關注的是,該館於2022年起以階段式歸還奈及利亞國家博物館和古蹟委員會(NCMM)館藏的貝寧銅器,也是英國政府資助的文化機構首次同意歸還被英國軍隊掠奪物件的重要博物館典範。

-

本文同步發表於文化部博物之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avatar-img
4會員
16內容數
上山下海、一生懸命,用文字帶你進入一座又一座的美術館,最即時的英國/歐陸展演報導與藝術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le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的《Capturing the Moment: A Journey Through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捕捉此刻:繪畫與攝影之旅)探討攝影與繪畫在藝術史中相愛相殺的雙生關係,但此展依賴私人藏家的策展方針卻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倫敦蛇形藝廊在2021年初春(19/05 — 22/08) 展出美國藝術家 Jennifer Packer 的首次美國境外個展"The eye is not satisfied with seeing"。作品包含過去數年所繪製的人像及花卉作品,讓如伏流般在社會上不可見的人事物可見化。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於2020購藏台灣藝術家李明維的行為作品《如實曲徑》"Our Labyrinth",經歷兩年的等待,終於在2022初夏於該館的漩渦大廳(Turbine Hall)向倫敦的觀眾正式展出。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葉葉歲歲暮暮朝朝。 上述這是Irene Tsai(蔡昀儒)其中一件的作品名稱,由華麗疊字組成的二連幅巨型繪畫,作品名稱帶有的往復聲韻也反映出其作品的特色:細膩、敏銳、靈動,些許的陰柔,卻有著不合時宜的大膽。
利物浦(Liverpool)這座城市帶有強烈的個性,憑借其豐沛的文化能量與歷史深度,讓全世界認識這座北方港都。 因應九零年代歐陸雙年展熱潮而誕生的利物浦雙年展是英國境內最具規模的當代藝術雙年展,二十年來持續透過各種藝術形式與社區營造持續累積城市文化量能,來自國際各地的藝術家來到此城市進行對話與創作,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的《Capturing the Moment: A Journey Through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捕捉此刻:繪畫與攝影之旅)探討攝影與繪畫在藝術史中相愛相殺的雙生關係,但此展依賴私人藏家的策展方針卻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倫敦蛇形藝廊在2021年初春(19/05 — 22/08) 展出美國藝術家 Jennifer Packer 的首次美國境外個展"The eye is not satisfied with seeing"。作品包含過去數年所繪製的人像及花卉作品,讓如伏流般在社會上不可見的人事物可見化。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於2020購藏台灣藝術家李明維的行為作品《如實曲徑》"Our Labyrinth",經歷兩年的等待,終於在2022初夏於該館的漩渦大廳(Turbine Hall)向倫敦的觀眾正式展出。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葉葉歲歲暮暮朝朝。 上述這是Irene Tsai(蔡昀儒)其中一件的作品名稱,由華麗疊字組成的二連幅巨型繪畫,作品名稱帶有的往復聲韻也反映出其作品的特色:細膩、敏銳、靈動,些許的陰柔,卻有著不合時宜的大膽。
利物浦(Liverpool)這座城市帶有強烈的個性,憑借其豐沛的文化能量與歷史深度,讓全世界認識這座北方港都。 因應九零年代歐陸雙年展熱潮而誕生的利物浦雙年展是英國境內最具規模的當代藝術雙年展,二十年來持續透過各種藝術形式與社區營造持續累積城市文化量能,來自國際各地的藝術家來到此城市進行對話與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坪林茶葉博物館 坪林茶葉博物館位於台灣新北市的坪林地區,這裡以茶葉聞名,四周環繞著美麗的茶園,山坡上綠意盎然,是一個充滿茶香的好地方。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當地的茶文化,也讓參觀者深入了解茶葉的生產過程和不同品種的茶葉特性。 茶葉的介紹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型展覽廳,裡面展示了許多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每次市集都會依地點或主題 做品項的調整或特別的企劃 這次因為市集在「茶葉博物館」 特別跟孩子的乾爹所主理的 節氣創意餐廳 春小滿 合作了兩款 自然農法栽種的特調茶品 乾爹竟然還用了他們倆的名字為茶命名 不止名稱 連茶的風味也調出他們的個性 肉麻死了好喜歡 現場要賣茶葉之外還有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坪林茶葉博物館 坪林茶葉博物館位於台灣新北市的坪林地區,這裡以茶葉聞名,四周環繞著美麗的茶園,山坡上綠意盎然,是一個充滿茶香的好地方。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當地的茶文化,也讓參觀者深入了解茶葉的生產過程和不同品種的茶葉特性。 茶葉的介紹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型展覽廳,裡面展示了許多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每次市集都會依地點或主題 做品項的調整或特別的企劃 這次因為市集在「茶葉博物館」 特別跟孩子的乾爹所主理的 節氣創意餐廳 春小滿 合作了兩款 自然農法栽種的特調茶品 乾爹竟然還用了他們倆的名字為茶命名 不止名稱 連茶的風味也調出他們的個性 肉麻死了好喜歡 現場要賣茶葉之外還有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