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天琳
全球歷時三年疫情的物理制約與身心挑戰,現在已然解除封禁狀態逐漸恢復日常生機,在以往這段防疫期間,人類設法突破物理隔閡、與彼此連結互動的天然需求,促進如今被統稱「元宇宙」(Metaverse)的各式科技加速發展,而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團隊的科技藝術創研專案《艾索羅夫星球紀事》(ASOMROF)即是此環境背景下催生的產物。「艾索羅夫」的命名源自臺灣的美稱「福爾摩沙」,FORMOSA倒寫變成ASOMROF,將以往先民渡台開墾的歷史,轉化成星際拓荒的科幻奇譚,以客家族群和其傳統文化為主軸創想文本與美術內容,並結合前沿科技如動態捕捉、人工智能、5G等,完成這部創新表演藝術作品的研發、製作與執行。
本文將以筆者作為跨媒體藝術家-策展人之個人視角,進行此次國科會計畫小組委任觀察《艾索羅夫》專案之探索總結。我的觀察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先完整閱讀和欣賞專案相關的報告書與發表影片,二是在對專案有一定程度理解與思考的基礎之上,向專案主理教授黃心健老師及其主創團隊成員提問和訪談,以下我將分別就「文本」、「技術」和「實行」等三重面向,進行觀察《艾索羅夫》專案之心得整理。
若要以一句話定義《艾索羅夫》的高概念(high concept),我會說它是一部「亞洲未來主義(Asian Futurism)式的類《星際爭霸戰》(Star Trek)舞台劇」。
由於我個人作為藝術家在處理我想探討或創研的藝術專案/作品時,通常是以文本先行、技術次之,我比較傾向讓技術服務於文本,或認為文本和技術之間理應相輔相成、以文本賦予技術更深層次的人文意涵,所以當我在觀察《艾索羅夫》時,首先重視和好奇的是它的核心文本。將台灣集體和個人歷史回憶作為創作素材轉化成科幻文本和互動藝術,向來是《艾索羅夫》專案主理教授黃心健老師的藝術主軸和慣用強項,例如筆者曾親身體驗過的《失身記》(Bodyless)、《輪迴》(Samsara)皆然,而這次《艾索羅夫》則以客家民族渡台、與閩南和原住民族相互爭取生存空間與資源的拓荒歷史為創作發想來源。《艾索羅夫》專案起始於客家傳播基金會的合作委託,據黃心健老師表示原初對《艾索羅夫》的構想,一是想以AR互動戲台的展演形式於公眾藝術季上串聯客家地區之間各據點的路徑連結,二是希望能以相對新潮的表演藝術引發客家新生代青年的參與度,而我作為一個對客家文化不甚熟悉、出身家族屬於閩南族群的「局外人」,不免好奇主創藝術家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有關此類族群身份認同、漢原解殖(decolonization)的議題,擔任故事編劇的張晏榕老師表示「希望在土地上曾發生的衝突和融合集體歷史記憶,能給當今仍衝突不斷的社會祈福,希望未來會更美好」,而在與黃心健老師對談後,發現我們的共識是將其作為當下形塑未來的材料,以更自由自在、較非線性的意識形態去進行有趣的創作,而我最後回應的總結是:「其實大家容易忽略的是,無論是哪個族群,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共同的意志和願望都是『想要生存、好好地活下去』啊!」
除了故事文本之外,《艾索羅夫》的美術設計是先參考市面上既有的科幻原型後,再融合客家文化特有的視覺形式完成最終的風格裝飾(包含角色、戲台外框、背景投影等),讓近年已近乎銷聲匿跡的臺灣傳統戲台重現江湖,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
《艾索羅夫》配合創作延伸研發的科技項目主要有「舞蹈動作資料庫」、「文字情感辨識系統」、「5G異地共演」等,其中結合人工智能演算技術建構出的「文字情感辨識系統」是我感到最好奇的部分,近期ChatGPT的爆火和人工智能文字對話互動技術呈飛速進展,但我仍對此感到有所質疑,例如我個人在使用ChatGPT進行角色扮演互動、或與Inflection AI閒聊時,經常會感到人工智能對於探測和轉譯人類真情實感的侷限,畢竟一句話所傳遞的情緒感受,可能依據不同的當下而有截然不同的狀態,也會受前後文關聯的影響,人類乃至生物間的能量場心電感應,更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尚無法同步的範疇。
《艾索羅夫》的「文字情感辨識系統」由周遵儒老師負責研發,是一套結合人工智能文字分析、AR和虛擬人操演的互動應用程式,並與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曾照薰院長負責研發的「舞蹈動作資料庫」聯動、實現一套完整的虛實展演運行流程,總體是將人類情緒編碼歸類成十一種並對應特定的舞蹈肢體動作,讓觀眾隨意在手機應用程式上輸入話語,然後由人工智能分析其話語的情緒類型,再轉為對應的肢體動作由背景投影裡的虛擬化身舞蹈輸出,宛如一種「科技猜心術」,藉此加深實體與虛擬、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連結。
至於動態捕捉結合5G網路進行異地共演的技術形式,近年已有一些代表案例,例如筆者曾在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線上平台觀賞過中國新媒體藝術家陸揚的《獨生獨死:二元世界》(DOKU, The Binary World),與《艾索羅夫》均以兩地舞者各自在場和操演另一處背景投影中的虛擬實境化身(avatar)呈現。為了更了解《艾索羅夫》的創研過程,我向參與該專案的舞蹈博士生陳冠瑋提問,想得知他作為主創表演者的個人感想,冠瑋表示雖然5G網路已經大幅降低延遲率,卻仍存在延遲並影響作品的呈現,但他進一步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觀點,他說:「我覺得在科技藝術中,『科技』備受禮遇,在某些條件下人類會盡力協助它,不像一般的科技產品,功能只是為了服務人類而存在。」我回應:「作為科技藝術家,對於這樣的美中不足,有個切入點是:有時我們反倒能利用這種科技的『缺陷』進行創作和反思。」
然而,更完善的技術肯定也更有利於藝術的實現和傳播,像是VR眼罩/頭顯、觀影屏幕的視聽品質等技術設備的發展進程都是如此,在訪談時我也向黃心健老師提問探討對於這些科技演進與藝術應用的看法,作為一名人生軌跡數十年與科技藝術共演化的代表藝術家,黃心健老師的生命軌跡其實就是對這些科技與藝術發展的直接肯定,因此我們對此議題總體持以正向樂觀的心態,科技使藝術家更能將腦內的超現實創想化為可被體驗的現實,而藝術則讓科技更有效普及,相互賦予其更深層次、完善的存在意義,或在模控學(Cybernetics)式的環境設定下,適時有意識地反思其所衍生的科技倫理並增益人類社會的良性循環。
《艾索羅夫》專案的最終呈現,除了最主要的虛實整合現場展演,還有與中華郵政和OpenSea平台合作發行的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典藏郵票,是由王希俊老師負責研究的視覺化二維碼(QR Code)技術的應用成果。結合NFT藝術商務應用之專案近年已有不少實例,包含黃心健老師曾與EchoX平台合作推出的《We Are What We Eat》、媒體藝術家張碩尹和SOYL平台合作推出的《她與你與她的戀愛》,和姚瑞中老師近期於耿畫廊展出的《擬聖空間》(Alterspace)系列等,都是臺灣當代藝術圈中值得參考的代表案例。
對於《艾索羅夫》的舞劇展演,我個人也向主創教授團隊提出一點小建議,既然是涉及到不同族群間共存相融的議題,或許能採取沉浸式角色扮演劇場的形式,透過多人連線互動技術讓觀眾參與共演,由在場群體的意志共同演算、決定每場展演最後導向的故事結局,則將會是更引人入勝的實境體驗。
最後,我想引用一段我過往的言論,作為本次觀察《艾索羅夫》專案的補充:
關於質疑XR發展的議題,我覺得許多質疑的論調多半源於論者對其的不熟悉。
以頭顯規格而言,目前各大小廠商推出的最新品顯示畫質已達5K,而且大家都已知道能自動調節眼距是必備功能,一些較輕薄、外型如墨鏡的款式也相繼上市,此外也有些週邊配件如觸控手套、氣味面罩等正在被開發,所以我覺得器材方面不是問題,願意做事的人總是在默默耕耘、為世人帶來福祉,每種新興產業嚆矢本來就有其自然的發展週期,所以我們要看的是其本質是為了什麼。
以作品型態和主題而言,包羅萬象、五花八門,而仍在拓展、演化、進階。
回想影視發展也不過約莫百年(不把更早的動畫箱和幻燈片鏡算進去的話,想想那曾在微膠卷上作畫製片和投幣進如顯微鏡般的偷窺式觀影木箱的年代),如今沒有人會再問「為何要看電影?」我相信百年後,也不會有人再問「幹嘛要體驗虛擬實境?」無論是遠古山中的壁畫、王公貴族的動畫鏡收藏、瓦舍勾欄裡老百姓愛聽的各式戲曲、近代才出現的電視機、電影院到如今的串流平台,以及各式XR體驗場景,都承載人類對於生命多樣性和體驗故事不輟的熱愛,XR技術是觀影方式的再進化,甚至超出視覺而能串聯、激活其餘四感乃至第六、七感—意識和超意識—的範疇。從Storytelling過渡到Storyliving,人類永遠渴望能有再突破感知疆界、直擊心靈深處的可能性,為了用更有趣的方式喚醒沉睡的自我、讓自身在塵世遊歷的麻木邊緣不致徹底昏聵,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並創造和憑藉更合適的媒介,體驗一段又一段反映自我虛實的幻境,這就是我目前對XR發展之價值的基本肯定詮釋。
福爾摩莎(FORMOSA)—臺灣—這塊島嶼所承載過的多元眾生體驗的重量,現在由藝術家提煉化為《艾索羅夫》(ASOMROF)科幻未來的想像,在相類而仿似輪迴的敘事結構中,我們是否有可能因此啟發自我和彼此突破慣性的「故事」,進而演算出真正意義令人耳目一新的「未來」呢?是我想藉機拋出給讀者的一個提問,而答案將自在你心。
本展從國科會「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計畫」出發,以「擴散耦Diffusion Couple」為題,試圖思考「工程」與「人文」領域在界之間互相消融、混合,如同不同元素相互結合般,形成新的鍵結與特性,並將研究成果轉譯為科技藝術展演。
「科技」是人類創意想像的現實實踐,「藝術」則為各種思惟、文化、想像的分享平台。觀者在兩者擴散或互融並行之間,真正地探索藝術、科技、媒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與互動。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思考藝術的平權體驗、探索生活形態的可能、想像著自由的移動、更創造出各種不可能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