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閱讀筆札05|宋貞林:《謝謝妳是我媽媽》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將《謝謝妳是我媽媽》這本書捧在手心,便足以感受到它的小巧溫馨,踏入書的扉頁後,更能進一步觸碰到作者與母親間流動的溫情。同樣身為被母親悉心呵護的女兒,以致我在閱讀的過程多次滿含熱淚,無從抑止,這也是為何我會說自己無法在有旁人的空間中大方閱讀此書(真的無法開放地在他人面前落淚呀ᅲᅲ)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我想在她的走筆運程中,亦是在淚海覆蓋下追尋母親的姿影,同時,也是為了點亮讀者的心扉,願能藉由自己的文字,喚醒讀者們與媽媽的綿密羈絆。


清單的巧妙組合,為讀者提供締造回憶的範本。

我認為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最貼近自己的小樂趣便是這些切合文題的「回憶清單」。



作者所述的母女情懷固然令人動容,但以清單列點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創造回憶的起點,更是體現了作者的小貼心。在閱讀時,我時常會同步以自己與媽媽的回憶做對照,一旦發現自己有所達成,便會為此感到欣喜。

當然,這些列項僅是以作者的立場提供參考,如若能跳脫這些清單項目,自行挖掘出更多與母親共創的美好點滴,更是獨有的瑰麗!在我想來,擁有一份專屬於自己與媽媽的母女清單,遠比全然遵照他人的細項更為難能可貴。因此即便未達成作者所列出的所有要項,我認為其實亦無妨,只要願意以自己的行動實踐對媽媽的真情,那便足矣♡


搖擺的時序中,盡可能減少後悔的生成。

在這本書中,時時可以窺見作者自悔的心緒:後悔未曾為媽媽煮一頓生日餐、未曾和媽媽一起去看演唱會、未曾帶媽媽去大肆血拼......諸如此類的簡單日常,在母親逝世後成了作者此生最難以捨棄的遺憾,字字句句都飽含了她真實的悔悵。每每見此,我便又不禁淚雨翻騰。

也因此我認為,作者書寫這本書的立意,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紀錄,亦是透過與讀者對話的模式,溫柔卻又硬實地敲響讀者心中「愛要及時」的意念。一個柔軟的擁抱、一次尋常的返家、一句簡短的「我愛媽媽」......我深切相信,能令媽媽心滿意足的其實再簡單不過,但無情始終是時間的本質之一,那麼,我們何不從此刻開始反饋媽媽的愛呢?


最後,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迅即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媽媽,希望她也能親自翻閱一遍。

:「作者在書裡寫到自己沒能趁早帶媽媽去看演唱會有多遺憾。」

媽媽:「妳有帶我去看呀!」

她的語氣富含了真摯的喜悅,我的胸臆亦升起了真實的感動。


《謝謝妳是我媽媽》對我來說是一本提醒我自己依然幸運的書,它讓我再次體認到有媽媽可以擁抱的可貴,更可以讓女兒和母親都深深明瞭:我們皆被對方深深地愛著、呵護著。平日裡就經常與媽媽相擁的我,現在更想在每一次懷抱中盡情告白:「謝謝妳是我媽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