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並不可惜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同孟母三遷的故事,高中畢業後,我搬到了臺東,遊走在不同的部落之間,渴望習得在地學分,並一步步拼湊出對於未來的拼圖⋯​ ​
在市中心的背包客打工換宿,一個接納各種可能性的空間裡,從來來往往的旅人口中,聽見更多的故事,而更確信: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的場域裡發生。​ ​
沿著台九線旁的綠色隧道,經過水圳道與田野風光前行,看見了群山圍繞的寧靜部落—布古拉夫Buklavu,是這些課輔班的夥伴們讓我學習到,如何用更貼近土地的方式,為所在乎的事情施力,同時明白:陪伴是最重要的小事。​ ​
住在鹿野溪畔的桃源國小校舍內,每天早晨喚醒我的,是布農孩子們清唱的族語鐘聲。實踐理想中的教育以前,藉由參與式觀察,看見了一位位教育工作者,在制度的脈絡下,而有的拉扯與努力,更讓我因著同理而諒解。​ ​
長濱那段慢步調的日子裡,從容地發想、設計、梳理教育的樣貌,接著透過現場的實踐,慢慢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唯有老師也持續在學習中感到滿足、感到挫敗,才能和孩子們的心繫在一起。​ ​
乘著浪抵達第一道曙光升起的地方—蘭嶼Ponso no Tao,在這顆譽為「太平洋的遺世珍珠」上,文化的滋養陪著我練習好好生活,而有了更多的嘗試,從自創曲分享會、特教領域、自由潛水到創立了手作品牌。​ ​
「離開東部也不過四個月,我總覺得已經過了好久好久。」來到首都以後,開始花更大量的時間閱讀、書寫,學會用對話串聯更多資源,思維從微觀到宏觀的練習,讓我在前端撼動的過程,於忿忿不平裡還能半摻著感動。
也許當年孟母的孩子,長大後也同我感到困惑,在不斷搬遷的過往,在被注入的基因裡,反覆找尋著自己,不願就此被塑形,也常在人們聲稱「你變了」的話語中迷失自己;卻忘記其實我們無法滿足任何人,也忘了真正塑造用的泥土,其實不在我們這裡—而是造物者的手中。​
我相信每個過程的學習,與途中的相遇,都成了一種養分;然而在這些影響之下,我更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取用適當的養分,種下對的種子。」​
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裡,即使為了要和更多的資源對話,而必須學習使用新的語言,甚至更系統化的思考模式,仍然常常練習: 面對彷彿當年的自己,選擇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繼續做瘋狂的夢,並保有那時的純粹。​
《長大了,並不可惜阿。》——22歲の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43內容數
高中畢業後,在原鄉教育領域打滾,斷斷續續迄今走過了五個年頭,這個系列紀錄了在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反思,希望能和各位教育工作者產生共鳴,也透過這個視角,讓各位讀者窺探偏鄉教育系統的一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長長的故事   明明才遇見這群孩子沒幾回,心裡卻有著許多不捨。也許,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們有著更多的童真與單純;也許,是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有著更多挑戰,也更多的期盼。 在他們畢業典禮的這天,前往花蓮,或許是我們彼此重要的最後一面。 好久不見,長大了好多。收起了過往的好動,取而代之的是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長長的故事   明明才遇見這群孩子沒幾回,心裡卻有著許多不捨。也許,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們有著更多的童真與單純;也許,是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有著更多挑戰,也更多的期盼。 在他們畢業典禮的這天,前往花蓮,或許是我們彼此重要的最後一面。 好久不見,長大了好多。收起了過往的好動,取而代之的是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