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貸款的印象就是負債,我們也常在生活中聽到各種關於貸款的負面討論,但其實貸款這件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是「貸款」在你的財務組成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無力償還的貸款是負債,
而經過審慎規劃的貸款,則有機會成為資本
為什麼貸款在某些人手上,就像一把開啟財富的鑰匙,而在某些人手上,卻成了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那是因為他們對於「貸款」本質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
貸款說穿了,就是一種資金的調度方式,你可以用貸款得來的錢,來做一些你目前沒有足夠現金可以實現的計畫,例如創業、投資等。只要你能用這些資金,來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筆貸款就很有機會成為你撬動致富槓桿的「資本」。
然而,貸款是一種對價交換的行為,你除了定時還款以外,還要支付相應的利息。也就是說,你必須額外花錢,來交換這些資金在你手上的時間。如果在這段期間,這些資金沒有為你帶來任何效益,就等於你白白增加了自己的行動成本。
那麼,問題就來了:當你今天的貸款用途,是拿來消費或是支應日常開銷,而不是拿來當作一種理財工具,那麼這筆貸款,不僅無法為你帶來效益,反而會變成拖累你的負擔(因為你的資金缺口不但沒有解決,還變得更深了)。
所以,要讓貸款從負債變資本的第一課,
就是學會如何評估貸款的目的和效果。
有錢人之所以能夠越借錢越有錢,正是因為他們善於運用槓桿,把貸款得來的資金投入事業、投資,甚至是資產配置的優化,讓錢自己去生錢。如此透過複利的力量往復,財富就會如滾雪球般地倍速增長。有錢人經常利用的槓桿包括:
用貸款來操作槓桿,雖然可以放大財富倍增的效率,卻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只有理解槓桿的操作方式是不夠的,還要做好貸款的風險管理,合理借貸、留意報酬變化。畢竟,你貸款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收益,而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風險,千萬不要孤注一擲,也要懂得急流勇退!
而在整個貸款投資的操作循環中,你有兩個一定要留意的指標,那就是「現金流」、和「負債比」。現金流是貸款能否順利償還的關鍵,而負債比則可反映現金流彈性,一旦這兩個指標出現警訊,就建議停止擴張投資或貸款行為。此外,也要維持投資配置的彈性,將貸款資金分散在不同的資產或投資標的中,以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