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菲爾圖;2021年6月初版一刷。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就有如被賞了巴掌一般的當頭棒喝。在職涯規劃中煩憂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對目前的處境煩不慎滿意,卻也找不到狠下心來一走了之的決斷。「非常迷茫」是我對自己這兩年下的心情註解,沒想到卻被這本書看穿真正的核心問題...
28天能養成一個習慣。28天,近一個月的時間,你能改變什麼?
圖書封面

圖書摘要

作者將自制力不足的可能因素列出(如:動機不足、時間不足等)。先講解這些因素出現時心中所想為何?是如何一步步擊碎自己的決心。了解對手之後自己該如何做出改變?心態該如何調整?
作者認為:
成功因子有三項:一定的天賦、自己的目標、及自制力。
反而興趣並不在其中。因由於自制力薄弱,所以主動把很多問題當作障礙。

根據作者的長跑理論,將人們分成三類:

  1. 給自己訂了目標並勞師動眾的行動了。堅持一段時間後自制力減弱,便投降了。
  2. 給自己訂了目標並且按照目標前進。雖然正在前進,但「頻率」太慢了。
  3. 在制定目標後行動,並維持自制力將校能保持在水準上。
而能改變命運和世界的人,作者認為就是第三類人。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呢?

影響自制力的因素:

  • 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the most important thing)也就是動機。
  • 被剝奪的感受(the feeling of be deprived)如果失去會有多悲傷。
  • 對可行性的判斷(feasibility judgment)增加獲得慾望的難度。如:想像自己在荒島上生活,這些慾望有多重要?
  • 合理化和討價還價(rationalized and bargain)這應該就不用多做解釋了吧(笑)
  • 負面的心理和情緒(negative psychological emtion)在放縱過後的悔恨感。
你需要自制力,但不要逞強。

分析自己的自制力三步驟:

  1. 情景重現(recall)思考過去一個月自己的行為表現,自制力在哪裡?
  2. 行為分析(analyze)自制力消失的瞬間在哪裡?干擾為何?
  3. 找出根源(source)自己是屬於 享樂主義?補償心態?虛假信念?自我催眠?
對抗外界干擾的訓練方法就是讓自己置身於強烈的干擾下,長期訓練,就能做到不受干擾。

剪斷「藉口繩索」的三個方法

  1. 這是我的問題(That's my mistake.)
  2. 停止使用「但是」(Stop using "But")
  3. 加倍奉還("Pay double."):今天做不到隔天做加倍量。
還記得上面說的的合理化和討價還價(rationalized and bargain)嗎?將理由合理化,催眠自己的「心理許可」久了就涼了...要避免這樣的事情→隔絕誘惑。將可能產生誘惑的因子都拔除。
每當感覺自制力薄弱時,想想「最壞的情況」,並維持你的「緊迫感」。

治癒拖延正三步驟

非正向的激勵往往更能激發人們的自制力,特別是涉及尊嚴、形象、地位等方面,對人的刺激效果更明顯。
  1. 建立「制約機制」:宣傳給大家聽。
  2. 確定練習內容:具體化。
  3. 給自己五分鐘思考:
困難產生→錯誤意識焦點→負面答案→無法解決→終止行動(為什麼,why) ; 困難產生→正確的意識焦點→正面答案→有效解決→繼續行動(怎麼做,how)
除了上述的推力,還有拉力是作者建議的:每天思考
  1. 在我看來,成功是什麼?
  2. 我想要過的生活是怎樣的?
  3. 我今天過得開心嗎?
  4. 做哪些事情會讓我快樂?
  5. 未來我可以做什麼來增加生活的激情和意義?
無論你做什麼、是否努力,都會有兩個結果出現,一個是你想要得到的結果,另一個是你實際得到的結果。

零碎時間的運用方法:

  1. 閱讀
  2. 做整理工作
  3. 思考
  4. 運動(平板撐個30秒,花不了多久時間)
  5. 其他適合做的事(如:支付帳單、回覆簡短e-mail)

綜觀本書

共有五種自制力需掌控:
  • 堅定目標的自制力
  • 控制衝動的自制力
  • 保持激情的自制力
  • 規避干擾的自制力
  • 排除負面情緒的自制力
圖書封底

觀後心得

作者將機動力、糜爛力、耍廢力、堅持力歸納為自制力。閱讀本書後並不會有正能量點滿的情緒,相反的,心中不僅多了努力的方向也多了更多的具體的步驟,這便是這本我認為值得閱讀的地方。利用書中的方法省思,繪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階梯。
在書中部份也提到《秘密》的成功心法,我在此略過;也提到若停下28天的習慣養成要再重來會是非常艱辛的(就像戒菸只有成功一次及重複無限次、劈腿只有零次與無限次一樣),希望讀者在進行改變之後就別停下腳步。作者也佔了幾的頁面提到不論多麼有拚,還是必須平衡生活,但我想會閱讀本書的讀者本身就很會過生活了吧(笑)
歡迎大家閱讀本書找到自己的進步動力。如果有推薦的書也歡迎推薦在留言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113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漁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譯者:鄧伯宸;2020年12月初版一刷。 作者以《崔斯坦與伊索德》神話故事作為引子帶出作者所認為的「愛」。
作者:官大元、洪紫峯;文字整理:卓子傑; 責任編輯:簡伯儒;總編輯:簡欣彥;行銷:許凱棣; 照片提供: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職業運動攝影師戴嗣松、運動攝影師陳筠; 封面設計:萬勝安;版型設計與排版:廖勁智。 2022年1月初 版一刷。
就像木工師傅走進新開的木工工具行備感期待那樣,防護員拿到新的運動防護耗材也是非常興奮,想趕快試看看!(雖然這個牌子也販售好一陣子了)全展貿易 ALL-ROUNDED這個牌子於2013年於台灣成立,相比市面上的運動耗材多是國外進口(如:muller, cramer, J&J, etc)...
我每個階段「執行」閱讀的動機不大相同,但共通點皆是閱讀。閱讀不外乎就是想從書中獲得些什麼,不論是知識、觀點或是感受。以我為例...
提升學習抗壓力,成功者的大腦訓練運動課程。 作者:洪聰敏(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時報文化出版;2022年二月初版五刷。
作者: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譯者:鄧伯宸;2020年12月初版一刷。 作者以《崔斯坦與伊索德》神話故事作為引子帶出作者所認為的「愛」。
作者:官大元、洪紫峯;文字整理:卓子傑; 責任編輯:簡伯儒;總編輯:簡欣彥;行銷:許凱棣; 照片提供: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職業運動攝影師戴嗣松、運動攝影師陳筠; 封面設計:萬勝安;版型設計與排版:廖勁智。 2022年1月初 版一刷。
就像木工師傅走進新開的木工工具行備感期待那樣,防護員拿到新的運動防護耗材也是非常興奮,想趕快試看看!(雖然這個牌子也販售好一陣子了)全展貿易 ALL-ROUNDED這個牌子於2013年於台灣成立,相比市面上的運動耗材多是國外進口(如:muller, cramer, J&J, etc)...
我每個階段「執行」閱讀的動機不大相同,但共通點皆是閱讀。閱讀不外乎就是想從書中獲得些什麼,不論是知識、觀點或是感受。以我為例...
提升學習抗壓力,成功者的大腦訓練運動課程。 作者:洪聰敏(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時報文化出版;2022年二月初版五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重道覆轍究竟是因為意志力不足還是因為覺知力不足? 前者是簡單易懂的通用答案,後者則是此題有效的解。 真正需要鍛鍊的不是抵抗誘惑的意志力,而是清楚察覺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選擇的覺知力。 知道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然後決定、做出行動、承受那個選擇後的結果,無論是否依然選擇了與之前相同的路...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有時候 努力反而會讓人變焦慮 因為唯有在努力的狀態中 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 才會後悔自己錯過多少 一個人正在奔跑的人 周圍也會有奔跑的人 所以才能看出自己的快慢 然而 在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前 人總是要越過許多坎 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我們需要不斷跟過去的自己衝撞 又持續跟未來的自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重道覆轍究竟是因為意志力不足還是因為覺知力不足? 前者是簡單易懂的通用答案,後者則是此題有效的解。 真正需要鍛鍊的不是抵抗誘惑的意志力,而是清楚察覺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選擇的覺知力。 知道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然後決定、做出行動、承受那個選擇後的結果,無論是否依然選擇了與之前相同的路...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有時候 努力反而會讓人變焦慮 因為唯有在努力的狀態中 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 才會後悔自己錯過多少 一個人正在奔跑的人 周圍也會有奔跑的人 所以才能看出自己的快慢 然而 在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前 人總是要越過許多坎 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我們需要不斷跟過去的自己衝撞 又持續跟未來的自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