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黃靖容 醫師|小寒變更冷?2024「小寒」養生怎麼吃?

raw-image

「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特定時段。它在每年的大約1月5日左右到1月20日左右出現,標誌著冬季進入了後期階段。

在小寒時節,一般氣溫開始更進一步降低,寒冷感逐漸增強,但尚未到達寒冷季節的最高點。人們在小寒時期可能會感受到寒冷的天氣,特別是在北半球寒冷地區。因此,人們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或其他與低溫有關的健康問題。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標誌著冬季的深入,也預示著寒冷天氣的到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也會根據這些節氣來調整生活和飲食方式,以適應自然的變化。


小寒時,養生要怎麼吃?

在小寒時節,根據養生的觀點,黃靖容中醫師建議透過飲食調理來幫助身體應對寒冷天氣,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寒冷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小寒時節的養生飲食建議:

  1. 溫補食物
    適量攝取溫補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這些食材有助於提升身體的溫暖感,增強身體抵抗寒冷的能力。
  2. 補充蛋白質和營養
    適量攝取高蛋白質、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例如豆類、雞肉、魚類、堅果和種子等,有助於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和能量。
  3. 多食蔬果
    多攝取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柚子、菠菜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4. 適量攝取脂肪
    適量攝取健康的脂肪,例如橄欖油、魚油等,有助於維持皮膚和呼吸道的健康,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
  5. 多喝暖飲
    多飲暖身的湯水、茶或溫開水,如薑茶、红茶、桂圓紅棗茶等,有助於保持身體溫暖,促進血液循環。
  6. 少食生冷食物
    少食用生冷、生冰的食物,以免影響身體的消化和抵抗力。

在小寒期間,飲食要以保暖、補充營養和增強免疫力為主要目標。選擇正確的食材和飲食方式有助於幫助身體應對寒冷天氣,減少感冒和其他寒冷季節常見的健康問題。


小寒煮菜推薦

在小寒時節,建議選擇具有溫暖身體效果的食材來烹調暖身的食物。以下推薦小寒時可以簡單做而幫助身體保暖的美食:

  1. 姜燉雞湯: 使用雞肉、姜、蔬菜等材料,燉煮成湯,有助於補充營養,增強體力,同時具有溫暖身體的作用。
  2. 薑汁紅糖水: 將薑片煮至湯中,加入紅糖,飲用暖胃解寒。
  3. 燉湯品種: 可以選擇燉煮牛肉湯、排骨湯、豬腳薑湯等,這些湯品都有助於暖身和補充營養。
  4. 燉魚類菜餚: 選擇魚類如鮭魚、鰻魚等,烹調成燉魚或紅燒魚等菜餚,增添暖身的效果。
  5. 燴菜料理: 比如紅燒肉、紅燒鱼块、紅烧豆腐等,這類菜餚常常用調味料慢火燉煮,具有暖胃保暖的特性。
  6. 燉煮蔬菜: 燉煮白蘿蔔、胡蘿蔔、南瓜等根莖類蔬菜,加入少許肉類或高湯,可增加暖身效果。

以上菜均具有暖身養生的特性,適合小寒時節食用。根據個人喜好和飲食習慣,可以根據以上建議挑選適合自己的食譜進行烹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致力於深入探討各種生活文化、藝術形式、媒體趨勢和設計概念,融合創意與商業,探索創意經濟的無限可能性。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設計師、媒體從業者,或是對創意經濟感興趣的讀者,我們都將提供豐富多元的內容,帶您走進創意經濟的第一線,共同探索創新與突破。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