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讓你的特質,阻礙職涯發展?找不到適合的環境,就創造一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擁有神經多樣性的你,每天最想知道的是:「如何不讓我的特質,阻礙職涯發展?」

你希望有份好工作,能發揮長處。為了玩好職場遊戲而掙扎。

對於自己的需要,說了怕被貼上「不適任」的標籤,不說又被當作是逃避工作。

你不用這樣。

你不需要去適應環境,而是創造環境。

跟你分享一位創作者,如何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並在創業第 3 年,就創造數十萬英鎊的收入。

以下是 5 個好處。

  • 平靜
  • 做行事曆的主人
  • 創造適合的工作環境
  • 用合適的工具
  • 做想做的事情




Susannah Conway是一位英國攝影師、作家,和 3 隻貓住在一起。

有天,她愛的人過世了,從此陷入人生低谷,無法再工作,靠政府救濟跟信用卡度日。

她開始寫部落格。除了自我療癒外,還發現身為一位內向者,在文字後面讓她非常自在。

後來受到姊姊邀請,去家裡附近的藝術中心教攝影。




敞開的心

「可是我從來沒有教過攝影」,冒牌者症候群發作。

「也許可以教些不一樣的?」,從愛人過世以來,她對於自我療癒很有心得。

她想分享這段歷程,讓別人知道如何用攝影日記來自我療癒。

這門課誕生了,叫做《解構:看見自己的方式》( Unravelling: Ways of Seeing Your Self ),有 10 個人報名。

那堂課改變了她的人生,因為她找到了這一生該做的事情。

她可以用她的熱情、幽默和同理心來表達想法、激勵其他人。

而她有點雞婆、容易過度分享的性格,也幫助參與者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故事,讓教學效果更好。

她在部落格上分享了這段經歷,有讀者說也想上。

結果這門線上攝影課,第一天上線就有超過 100 人報名。

之後十多年來,她持續分享她會的一切,幫助讀者了解和表達自己。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讀到這,你可能會以為 Susannah 跟其他創作者一樣,很有紀律,每天創作。不然就是個工具控,喜歡研究 AI 工具、筆記法或者寫作範本。

沒有,她什麼都沒有。她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什麼。

可能一整天什麼都寫不出來,然後極度專注,趕在截稿前把東西完成。

在創業的 13 年間,她一直覺得自己很平凡,只是內向、高敏感,不擅長大部分人都做得來的事。

一直到 2022 年,她 49 歲,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醫生診斷她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一種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t )。




這就是為什麼她:

  • 遲到
  • 金魚腦
  • 過度分享
  • 衝動購物
  • 三分鐘熱度
  • 不能專心休息
  • 很難讀完一本書
  • 太興奮而打斷他人說話
  • 不斷尋找新的生產力系統
  • 只有在感覺非常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工作
  • 喜歡自學課程,而不是「現場」課程,因為不想被規定要在某個時間上線




「也許這是為什麼我 49 歲了,沒有伴侶和孩子」

「因為獨自生活對我的思想、身體和精力來說更容易」,她自我剖析。

身為一位有神經多樣性的人,Susannah 的創作者身分帶來 5 個好處。




平靜

她想感到平靜,因為她的大腦永遠不會平靜。

她不想管人、不想出門工作,只想創造和分享。

身為創作者,一人公司剛剛好。




做行事曆的主人

她無法有固定的工作時間。

有時候她一天內完成一週的工作,有時候一周過去了,什麼都沒做。

她也希望能夠被行事曆綁住,可惜大腦永遠不會上當。

身為創作者,要不要開會她說了算。




創造適合的工作環境

她需要用各種能分泌多巴胺的東西,餵食大腦。

「我需要待在舒適古怪的創作洞穴裡」,Susannah 自嘲。

(I need to be in my cosy quirky creation cave.)

家裡充滿香氛、蠟燭、各種音樂,和塞滿零食的櫥櫃。她超喜歡煮熱巧克力。

身為創作者,最棒的辦公室是家裡。




用合適的工具

她無法被綁在一套系統上。

當上班族都在用 Teams、Trello、Onenote,她寫紙本筆記、便利貼、拍攝影日記。

身為創作者,她決定用什麼工具。




做想做的事情

她無法重複工作,總有用不完的想法。

「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對我來說就像是緩慢的死亡」,Susannah 說。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feels like a slow death to me.)

身為創作者,她決定開什麼課、做什麼贈品、寫什麼文章。

「人們總喜歡用數字來衡量成功,對我來說,真正的成功是能用我的方式做這件事。」,她自信地說。

(People in the online biz realm like to use numbers as a metric of success, but for me the real success is still being here, doing it my way.)




整理一下

Susanne 讓我們看見如何

  • 接納自己
  • 找到你的超能力
  • 創造適合你的環境


別再哀怨大家不接受你,找不到適合的環境,就創造一個!



3會員
44內容數
幫助被逆境困住的人找到熱愛的工作,自我實現、享受生活。雲端架構師|澳洲職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