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對的重要性:老師與家長間的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月錢怎麼剩那麼少?
我們會打開消費紀錄,或是記帳app,
看看自己到底都亂買什麼東西。

錢,我們會核對。
但是小孩說的話,你會核對嗎?

還是只相信小孩?
或是,
只相信自己?


老師說胖的人很呆

在一場會議中,家長說:
「老師,我知道妳不會這樣說,
但是小孩回家告訴我,
妳上課的時候,說胖的人都很呆。」

哇!這真的是太誇張了。

我努力回想,我們上課的內容。
猜測學生可能在哪句話,誤會了。

急著質問學生,怒罵一波。
也沒什麼實質功用。

我想起我們的課程,有曾經討論過,
不批評他人外表,是基本禮貌,
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但是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學生會變成,
老師說胖的人都很呆。

所以,我非常感謝這位媽媽,
能夠直接告訴我。

我說明了那一節課上些什麼,
我們去推敲了哪句話可能讓學生誤會。

斷章取義,其實是學生常見的狀況
但是願意提出來,
就會大大的減少誤會發生。


我媽媽會給我禮物

另外一位小孩的人生巔峰,
在聖誕節前幾週。

只要想到聖誕節,
他就活力十足,笑容滿面。

聖誕節過完,他拿到禮物了,
開始陷入人生低潮。

這次老師們沒有感到意外,
因為每年都會發生。

小孩來上課時,會開始碎碎念:
「真無聊。」
「在家裡還可以看電視。」
「老師我們可以看影片嗎?」

不時會冒出:
「我真希望趕快得到禮物。」
「我媽媽說,我如果考好,
可以先拿到過年的禮物。」

如果沒有跟家長核對,
我們可能真的會亂猜:
家長給小孩的禮物,
是不是給得太誇張了。

後來發現,
家長也很認真延宕給禮物的時機點

也會讓小孩知道,
這些禮物是獎勵他的努力,
而不是為了禮物才努力。

而這位小孩,喜歡一件事,
整個心思都會塞滿,
基本上無法做其他事情。

才會出現在學校看到的樣子:
只想著禮物。

重要的是,
老師分享學生在學校的樣子,
家長願意聽。

家長分享在家裡做的努力,
老師也相信。


指責還是核對

接著的第三個例子,我就有點摸不著頭緒。
到底是不是核對?

老師發現小孩出現許多不雅字句,
問家長:
「到底是誰在家裡會說這些話?
我一定要知道是誰!」

這樣的開頭,
實在讓人很緊張。

鐵定是,士兵遇到敵人,
先防衛再說啊!


核對的本質

我們拿出帳單的本意,是真的好奇,
錢到底花到哪裡?
而不是為了痛罵誰吧。

學生在家裡或學校,
說出了讓我們皺眉的話,
或是我們覺得誇張的事,
與其將力氣花在生氣,還不如問清楚。

下一步才知道怎麼走。

既然我們都知道,學生傳話很容易片斷化
所以做些練習。


敘事能力

讓小孩看完影片後,完整的說出影片內容。
小孩讀完故事,說給其他人聽。
練習完整轉述

老師在下課前,
可以讓學生自由回顧課堂內容,
練習用「一句話」說出重點,
練習不歪樓

如果可以變成文字寫下來,
也可以幫助家長、老師跟小孩對焦重點。

除了練小孩,
大人自己也要長大。

不要太玻璃心,
不要反射動作急著究責。


後記

有時候,我會這麼想:

小孩如果在我課堂說出荒謬的話,
代表他知道老師是可以聊天的,
這部分應該可以欣慰一下。

但是當我感到不舒服,
我就會表達,
以對方可收下的方式表達

老師跟家長之間的溝通,
還是老話一句,
要有信任基礎。

前提,
我們知道彼此都值得成為夥伴。

遇到不可理喻的人類,
也只能退一步,先自保了。

raw-image









avatar-img
50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期末考,讓我看到了一群對學習絕望的小孩。
一眼望過去,桌上最多東西、抽屜最亂、以座位當圓心畫一個圓,到處都有散落物品的那個位置,一定就是我學生的座位了。導師提到,她不是希望小孩的座位擺得像百貨公司那樣整潔明亮,他只是不要小孩因為凌亂,導致上課亂了分寸。急著找東西卻找不到,那種緊張的心情甚至可以影響小孩半天以上。
小孩桌上放著一本漫畫,邊看邊笑,老師請他書收起來,專心上課,小孩回答:「可是我都有在聽」。老師覺得哪裡怪怪的...
每位資源班老師手邊的小孩,樣貌都很不一樣:有的學生能夠聽懂故事,但無法再重述一次;有的學生則是可以記住故事的片段,但是對於故事的脈絡無法掌握;更有的是聽不懂、說出不清楚也不想要學習...
當伴侶是亞斯先生時,為什麼會讓這群女生感到憂鬱呢?因為這群亞斯先生工作時可能相當專注、不會拈花惹草、也顯得忠厚老實,但是回到家後,就開始出現他最真實的一面。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期末考,讓我看到了一群對學習絕望的小孩。
一眼望過去,桌上最多東西、抽屜最亂、以座位當圓心畫一個圓,到處都有散落物品的那個位置,一定就是我學生的座位了。導師提到,她不是希望小孩的座位擺得像百貨公司那樣整潔明亮,他只是不要小孩因為凌亂,導致上課亂了分寸。急著找東西卻找不到,那種緊張的心情甚至可以影響小孩半天以上。
小孩桌上放著一本漫畫,邊看邊笑,老師請他書收起來,專心上課,小孩回答:「可是我都有在聽」。老師覺得哪裡怪怪的...
每位資源班老師手邊的小孩,樣貌都很不一樣:有的學生能夠聽懂故事,但無法再重述一次;有的學生則是可以記住故事的片段,但是對於故事的脈絡無法掌握;更有的是聽不懂、說出不清楚也不想要學習...
當伴侶是亞斯先生時,為什麼會讓這群女生感到憂鬱呢?因為這群亞斯先生工作時可能相當專注、不會拈花惹草、也顯得忠厚老實,但是回到家後,就開始出現他最真實的一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股票投資分析中,我們常常聚焦於公司的營收、淨利潤以及各種盈利能力指標,但有一個財務項目對公司流動性和資金管理至關重要,那就是應收帳款(Accounts Receivable)。對於投資者而言,了解應收帳款的意涵以及它如何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是極為必要的。今天,我們將深入討論應收帳款的定義、其對公司的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次重新開始記帳的第一個月,完全掌握了開銷到底有多驚人。六月NT$44,125的開支裡面,有將近一半都是小孩的教育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雖然人工智慧可以提供大量參考答案,但缺乏感知和直覺,無法主動發現不尋常的情況,因此仍需要人腦確認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強調了發現奇怪之處、與人溝通、發現問題點、詢問AI並總結出答案的能力和實作的能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Thumbnail
生命中有多少時刻,你努力解釋,卻沒有人願意相信你呢?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個月錢怎麼剩那麼少? 我們會打開消費紀錄,或是記帳app, 看看自己到底都亂買什麼東西。 錢,我們會核對。 但是小孩說的話,你會核對嗎?
在股票投資分析中,我們常常聚焦於公司的營收、淨利潤以及各種盈利能力指標,但有一個財務項目對公司流動性和資金管理至關重要,那就是應收帳款(Accounts Receivable)。對於投資者而言,了解應收帳款的意涵以及它如何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是極為必要的。今天,我們將深入討論應收帳款的定義、其對公司的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次重新開始記帳的第一個月,完全掌握了開銷到底有多驚人。六月NT$44,125的開支裡面,有將近一半都是小孩的教育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雖然人工智慧可以提供大量參考答案,但缺乏感知和直覺,無法主動發現不尋常的情況,因此仍需要人腦確認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強調了發現奇怪之處、與人溝通、發現問題點、詢問AI並總結出答案的能力和實作的能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Thumbnail
生命中有多少時刻,你努力解釋,卻沒有人願意相信你呢?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個月錢怎麼剩那麼少? 我們會打開消費紀錄,或是記帳app, 看看自己到底都亂買什麼東西。 錢,我們會核對。 但是小孩說的話,你會核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