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討論週末做了些什麼事情?
有沒有出遊?
有沒有出去外面吃飯?
這位小孩很特別,
他說他會用google搜尋,
然後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雖然說,確實也很多人這麼做,
我也會!
但學生的「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引發了我的雷達:
難道沒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嗎?
別人喜歡的,
你一定喜歡嗎?
在討論自己的喜好這件事之前,
我們先一起看評論及排行榜,
這些熱門、人氣帶給我們的影響。
書籍《影響力》中提到:
我們在判斷什麼是正確的時候,
我們會想「別人」覺得哪些是正確的?
廣告商喜歡告訴我們哪些產品銷量好,
這樣就讓我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
不用說服我們產品有多好。
這時候,我們的心理想著的是:
「行為跟大家一樣,
總比跟大家相反好吧,
比較不容易出錯」。
也就是因為這樣,
排行榜上的書或歌曲
總是持續維持好銷售量,
標示出的熱門餐點,
也總是人氣旺到不行。
這樣的方便跟自動化,
是否也讓自己學會了,
只走捷徑呢?
小孩說:
「我之前買遊戲,
是5顆星,
我買了也覺得很好玩啊!」
小孩言下之意是,
我看著別人的評價,
也沒有受害啊!
跟著大多數的人,
確實可能會減少出錯。
但當有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或分辨時,
我們有這個能力嗎?
我們有辦法跳脫
只想跟別人一樣的框架嗎?
《影響力》中也有一段很有趣,
在教我們如何分辨網站上面的假的評論。
書上提到,根據康乃爾大學的研究,
如果評論出現以下的特點,
我們就要特別留意,
因為是假評論的機率比較高:
1.缺乏細節:
若那則評論寫的籠統:
超好玩!狂推!
而沒有描述一些細節,
比較有可能是假的。
原因很簡單,
如果沒有真實的經驗,
自然就比較難寫出細節。
2.會使用較多的「我」:
書中提到,
如果我們急著要給別人真誠的印象,
就會一直提到自己。
因此評論中
如果一直大量的提到「我」,
也要注意了!
3.動詞數量多於名詞:
因為想要趕快描述好的經驗,
也會急於利用很多動作
描述這個飯店或景點有多好玩,
因此動詞的數量會比名詞多。
我們直接上網搜尋學校附近的餐廳,
並且一則一則瀏覽評論。
我們發現:
看起來,評論都滿真實的!
大部分都會有細節,不會太攏統。
因此,我們大膽的預測,
大部分的評論還是有可信度的。
但是學會了判斷假評論,
對我們還是有幫助的,
還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指點。
書中原本是在談對於商品的評論,
有可能是公司聘請人員寫出來的假評論,
想不到,
跟這些小孩的日常也相當媒合。
小孩之間,
也常因為其他人對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而感到不悅。
大部分生氣的點是:
認為別人給自己意見,
就是在攻擊自己做得不好。
我們透過假評論的觀點,
帶這幾個小孩(亞斯)進行判斷,
別人給你的意見,
是真評論還是假評論。
回想一下,假評論的特點:
當別人針對你的表現給予回饋,
出現了很攏統的負面回應:
「神爛」「糗爆了」「丟臉最大值」,
這很好判斷,
沒有細節,
他不清楚你做這件事情的詳細過程及看法,
先不用太認真。
當別人給你意見時,
一直說「我」覺得你應該要聽我的、
「我」認為你沒有做到你該做的,
也可能代表他目前還聽不進去你的意見,
不太關心你的看法,
也先不用太認真。
但是,這只是個很粗略的判斷法則,
適用於自己不熟的人。
如果是跟自己很熟悉的人,
那你應該要有能力判斷,
他們到底是想幫自己還是只想數落一番。
我們喜歡模仿其他人做的事情,
在大部分的狀況下,
多數人做的決定常常是正確的,
但是不可以過度依賴。
老師請這位小孩,
下次規劃周末出遊時,
要逼自己想三次為什麼,
讓自己練習動腦,
才會更了解自己。
我們在課堂上試了一次:
我假日為什麼想出門?
想出去透透氣。
去哪裡可以透透氣?
去空氣好的地方。
哪裡的空氣才會好?
山上、草地或人少的地方。
學生要找的景點就是往海拔高的地方玩,
或者有一大片草地可以奔跑的地方,
而不是:
評論高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握有選擇權的一向是自己而非眾人。
要將決定的責任往外推實在很簡單,
看著評論好就去玩,
不好玩就怪評論,
自己不需要負責。
提醒自己:
認真做決定,認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