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傳承專題:儲蓄險或將失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一陣子才剛受邀設計18個小時的資產傳承專題的衝刺班,昨日又有朋友約我諮詢傳承糾紛的一些法律問題,有關傳承的實例不斷地在筆者身邊出現,傳承商機之龐大可見一班。

資產傳承最愛儲蓄險

資產傳承商機中,保險最大的武器莫過儲蓄險莫屬,因為:

定期壽險:死亡給付免稅,但萬一死亡日並非保險期間,則規劃付諸流水,實務上難以操作,不合用
分紅保單:保單結構中屬於"死亡給付"的一次性給付成分稀少,分紅部分原則上並無免稅之適用,租稅效果不佳,不合用

因此若想要節稅(遺產稅免稅)、分產(不受應繼分、特留分拘束)、照顧後代(保險金分期給付),又想要享受起碼的增值效果,則運用範圍最廣泛的保險,還是以儲蓄險為主。

ICS、IFRS17下,儲蓄險風雲變色

然而在ICS(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規定的適用下,大幅改變保險業風險及利潤計算的遊戲規則,使得傳統熱賣的儲蓄險,在將來獲利計算大幅減少下,保險公司可能會做出大幅修正。

將來可能會朝拉高保障(保費增加、儲蓄成分降低)、利變型(不保證利率)的方向改革,可能導致儲蓄型商品用於長天期規劃資產傳承的又因大幅降低,儲蓄險這個在高齡化社會下被視為最後藍海的領域,可能才在萌芽的階段就胎死腹中。

未來,保險公司就真的只能以銷售傳統的保障型保險為主,在保險滲透率如此高的台灣,保險業務員的生存可能會更加困難。

保險業務員何去何從?

保險業務員與銀行理財專員比起來,其強項向來在"銷售",只要是客戶的所有理財需求,都能將其導引到購買保單上。

然而這樣銷售方式,將來或許會再受到進一步的壓縮,因此最近也開始有較積極敏感的業務員,努力的為自己加值,除了銷售保單外,也提供客戶購買ETF、債券、股票等建議,往全方面理財規劃人員的路邁進。

掌握最後的儲蓄險商機

然而有危機,就有轉機,起碼每個險種停賣的前夕,就是施展飢餓行銷魔法的最佳時機,雖然對於儲蓄險是否停賣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利用發酵中的題材,趕緊趁機殺入資產傳承市場,讓有需求的資產大戶們,不要錯過這個人手一張傳承儲蓄險的最後商機。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保單隱藏資產的賣點其來有三: 一是錢入保單,法院難以執行 二是國稅局對於個人保單沒有實施歸戶,不容易受到查核 三是保單的收入,可以藉由部分租稅優惠,免於課稅           但在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江湖,突破以往見解後,往後保單既能成為執行標的,法院也能強制解約取回保價金
在資產傳承領域,順利完成繼承比節稅更重要 要順利完成繼承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 一份有效不違背特留分的遺囑 一個執行遺囑的遺囑執行人 一張供遺囑執行人繳納遺產稅的保單
低調而隱密才是最好的財富傳承方式 五億高中生的婚姻看似僅為財產而進行,判定無效 五億高中生案,該案從家庭人倫悲劇、犯罪動機討論、民事遺產爭議、以及資產傳承反面教材等等,討論空間相當廣泛,其中大筆不動產傳承給年幼的高中生,導致一系列的悲劇。 值得我們省思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發生
結婚離婚本是夫妻之間的問題,但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可能讓火燒到上一代努力的成果 婚姻沒了、家庭散了、連本來該是父母的愛心都被狠狠咬走一大部分,痛上加痛,如何預防?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保單隱藏資產的賣點其來有三: 一是錢入保單,法院難以執行 二是國稅局對於個人保單沒有實施歸戶,不容易受到查核 三是保單的收入,可以藉由部分租稅優惠,免於課稅           但在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江湖,突破以往見解後,往後保單既能成為執行標的,法院也能強制解約取回保價金
在資產傳承領域,順利完成繼承比節稅更重要 要順利完成繼承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 一份有效不違背特留分的遺囑 一個執行遺囑的遺囑執行人 一張供遺囑執行人繳納遺產稅的保單
低調而隱密才是最好的財富傳承方式 五億高中生的婚姻看似僅為財產而進行,判定無效 五億高中生案,該案從家庭人倫悲劇、犯罪動機討論、民事遺產爭議、以及資產傳承反面教材等等,討論空間相當廣泛,其中大筆不動產傳承給年幼的高中生,導致一系列的悲劇。 值得我們省思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發生
結婚離婚本是夫妻之間的問題,但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可能讓火燒到上一代努力的成果 婚姻沒了、家庭散了、連本來該是父母的愛心都被狠狠咬走一大部分,痛上加痛,如何預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南染 (Namyang Textile, 股票代號:1410) 是台灣老牌的染整企業之一,專注於染料與紡織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技術經驗。隨著市場對於綠色製程及環保需求的提升,南染也逐步調整其產品策略,以適應市場趨勢。本文將從沿革與背景、營業項目、產品結構、競爭優勢、生產據點及市場
Thumbnail
財務穩定性: 確保收入來源,避免依賴於退休金或社會安全金額的不足。 風險管理: 對抗意外開支和醫療費用,減少家庭負擔。 遺產規劃: 通過保險策略有效管理遺產,確保資產能夠順利遺傳。 心理安全感: 提供精神上的安全感,讓您在退休生活中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樂趣。 這些優勢顯示了保險退休規劃在確保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
Thumbnail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南染 (Namyang Textile, 股票代號:1410) 是台灣老牌的染整企業之一,專注於染料與紡織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技術經驗。隨著市場對於綠色製程及環保需求的提升,南染也逐步調整其產品策略,以適應市場趨勢。本文將從沿革與背景、營業項目、產品結構、競爭優勢、生產據點及市場
Thumbnail
財務穩定性: 確保收入來源,避免依賴於退休金或社會安全金額的不足。 風險管理: 對抗意外開支和醫療費用,減少家庭負擔。 遺產規劃: 通過保險策略有效管理遺產,確保資產能夠順利遺傳。 心理安全感: 提供精神上的安全感,讓您在退休生活中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樂趣。 這些優勢顯示了保險退休規劃在確保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
Thumbnail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