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心得:「魔法抱抱」:讓孩子情緒穩定成為一輩子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在地上打滾不走怎麼辦?」

「心理師,請問我的小孩都用哭鬧來索求怎麼辦?」

「心理師,我的小孩生氣就動手打人,請問他是怎麼了?」

往往在親職講座之後,我會收到家長詢問關於孩子情緒與行為反應的問題,而許多眾長會用情緒表達的相關事件、對象、場合來判斷孩子的情緒狀況是否恰當。

例如:

「這點小事為什麼要用哭的?」事件

「你怎麼可以用這種態度和我說話?」對象

「在大庭廣眾發脾氣會被警察抓走!」場合

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偶爾會用這些方式來面對孩子的情緒?

這些處理方式有個共同點,就是壓制情緒。

在大人的世界裡,情緒容易被視為是不必要的,不成熟的表現,能不要就不要,因此也容易將這樣的觀點用來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什麼是情緒呢?

情緒是大腦面對外在訊息的產物,當外在有危險時,大腦會讓我們產生焦慮或是恐懼的感覺,於是我們會因應這個感受,出現對應的行動,比如戰鬥或是逃跑,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外在有讓我們重視的人出現時,大腦會讓我們產生出喜悅的感受,並讓我們表現出來,和重視的人連結。因此,情緒不論正向或是負向,都有生物性和社會性的意義。

情緒也像是一個了解自我與他人的入口,大人們得以透過情緒來了解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孩子如何解讀這些事。

因此在幫助孩子調適情緒之前,大人們必須先練習不壓制孩子的情緒反應,再來讀懂情緒,給予支持與安慰,才會讓孩子有機會把這一連串的過程,內化成為他自己消化情緒的本事。

當孩子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時,這會是跟著他一輩子的禮物。

《魔法抱抱》這個故事中,孩子生氣了,孩子生氣的行動也影響了家人,還有很多說不出口的是:孩子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對於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生氣的反應,孩子也無從得知。

這時大人們可以先放下情緒的應不應該,以及放下指責,給予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這個擁抱中訴說的是:「孩子我懂你是會生氣的,人本來就會生氣,我也懂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關係,我陪伴著你平靜下來,我們一起經驗到生氣這個情緒是可以透過時間與安撫被緩解的。」

--------------------------------------------------------------------------------------------

這本書的序徹底打中我的心!

「天啊!我曾經就跟Yoyo和JJ說過類似的話呢!」

大家都說我小時候很愛哭,街坊鄰居都知道,雖然我現在不太記得~

女兒Yoyo今年五月底滿5歲。

1-3歲她不算愛哭,但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她會用大哭大叫來訴說需求,

而且不論是在任何場所,包含人滿為患的101或是學校門口大馬路邊。

從小就很愛面子的我,從沒想過自己的女兒可以在眾目睽睽下嚎啕大哭。

4歲後的她仍偶爾會大哭大叫(約莫一個月一次,通常是在學校外面)。

經過這幾年,媽媽我發現『抱抱』真的可以讓她慢慢冷靜下來。

但常常我自己心情很差或累了,實在很懶得抱她 ;

或是抱了幾分鐘還是大哭不止,搞到我神經緊張,越來越生氣,

負面情緒像壓力鍋一樣,碰!媽媽自己壓不住,和女兒一起爆炸!

來啊!

生氣是最快排解自己情緒和壓力的方法。

但每次生完氣,媽媽我總是滿腔罪惡,身心也累到不行,

不只這樣還覺得浪費了我的時間和精力。


適當的範圍,不壓制孩子的情緒!

但重點就是怎樣才是適當的範圍~這才是爸媽們需要拿捏的呀!


最後一頁繪本作者提到

獻給沒有不可能的小孩,只有覺得別人不可能的大人。

意味深遠也有趣的一句話!!

常常覺得「不可能」的是大人,

帶孩子們去公園玩,請姊姊帶弟弟上去溜滑梯,

內心總是有點緊張又糾結:

「會不會太為難姊姊嗎?」「弟弟爬得上去嗎?」

但孩子們總是會讓我們驚艷,

姊姊小心翼翼地在旁保護弟弟,

弟弟也總努力想跟上姊姊的步伐,

看著姊弟倆互相扶持,媽媽內心暖暖的:)



真正的愛會設立界線,

真正的愛會拿捏準則,

真正的愛不會寵壞小孩!


送給一起在育兒路上 兢兢業業的家長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兒子很喜歡看日本妖怪手錶卡通,對日本的妖怪文化十分熟悉,也很愛看富安陽子的《妖怪醫院》系列書籍,對於妖怪,兒子一直抱持著好奇心和濃厚興趣,因此能開箱《妖怪一族》系列書籍覺得非常開心,也很喜歡故事裡的設定。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愛戀的書》和《害怕的書》兩本圖書的內容,分別講述了喜歡和害怕的情緒經歷,書中的角色對話可提供孩子情緒撫慰的方法,幫助他們敞開心胸並給予滿滿的安全感。值得一讀。
Thumbnail
「釣鮪魚是以竹莢魚與烏賊為餌,鮪魚不吃像蛋糕這類的甜點。」船長說。 Sunny 的主管最近推薦我閱讀這本書,但因為這本書絕版了,各大通路都沒販售了,而我好奇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如何描繪用蛋糕釣鮪魚的情形,還有作者齊藤正明是如何在鮪魚船上生活的,於是乎找到一個說書的頻道,認真「聽」了這本書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
Thumbnail
兒子很喜歡看日本妖怪手錶卡通,對日本的妖怪文化十分熟悉,也很愛看富安陽子的《妖怪醫院》系列書籍,對於妖怪,兒子一直抱持著好奇心和濃厚興趣,因此能開箱《妖怪一族》系列書籍覺得非常開心,也很喜歡故事裡的設定。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愛戀的書》和《害怕的書》兩本圖書的內容,分別講述了喜歡和害怕的情緒經歷,書中的角色對話可提供孩子情緒撫慰的方法,幫助他們敞開心胸並給予滿滿的安全感。值得一讀。
Thumbnail
「釣鮪魚是以竹莢魚與烏賊為餌,鮪魚不吃像蛋糕這類的甜點。」船長說。 Sunny 的主管最近推薦我閱讀這本書,但因為這本書絕版了,各大通路都沒販售了,而我好奇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如何描繪用蛋糕釣鮪魚的情形,還有作者齊藤正明是如何在鮪魚船上生活的,於是乎找到一個說書的頻道,認真「聽」了這本書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