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最大靜摩擦力

〈最大靜摩擦力〉2024-02-02


  因緣際會下,做了CPAS(Career personality Aptitude System)測驗。在12個指標中,持續性、行動性和獨立自主性拿到了極端的高分,其他九項指標則都在平均值附近。當然,這些分數並不是愈高愈好,過高的分數有時意味著性格相對極端,如果放在不適合的位置上,可能會造成很糟糕的結果。


  雖然任何的測驗都不能用過於武斷的方式來解讀,但總是能夠當做某種寓言故事來看。譬如說,我們能夠去思考,會得出這樣測驗分數的人可能是個怎樣的人?可能有著怎樣的性格?



  在這個假想的寓言故事中,這樣的性格或許意味著:當他決定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可能會立即、沒有過多考慮地做出動作,從此便一個人一直這樣做下去了。


  不斷失敗就會不斷嘗試、不斷受阻就會不斷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有所積累。如果一切順利,那再好不過。但如果遭遇困難,通常也會變得沒有辦法立即做出徹底的轉向。


  你可以說,在一些情況裡,這能被認為是一種被稱做「堅持不懈」的好的品質;但在另一些場合中,它也能恰當地被指認為是頑固、缺乏彈性、缺乏柔軟度。



  「每個身體會堅持在它的休息狀態,或沿直線做等速運動,除非它被施加在其上的力迫使其改變這種狀態。」


  當然,當這段話用在它原來的地方--物理學的討論時,”body”應該被翻譯作物體。但作為物質世界之一份子,以「身體」存在於此的我們也同樣符合這段描述。無論看起來是勤奮、或是懶惰,我們總是依循自己的慣性在行動。無論實際上是建造一座巴別塔、還是鑿一個大小剛好夠埋住自己頭部的地洞。



  在這個意義上,日復一日地去做困難的事反而比停下來還要容易。因為彷彿只要不放棄,就不會失敗。只要還能延續、只要明天還能像今天一樣。當下的難受都會魔法般地被克服,如果沒有,那就是明天、下個月、或更久之後。


  於是乎一切不同的角度雖然確實地對當前的狀態施了力,但運動狀態沒有改變,停滯的部分仍舊停滯;移動的部分,永遠在相同的方向上做等速運動。


  直到超過最大靜摩擦力。



  身體從原來站的位置被推動與拉扯,一但沒有了那長時間以來明確的立基之處,四周都是可能性,但同時,也都是未知與恐懼。


  「焦慮是對自由的暈眩」。無論是透過努力來逃避、或是透過逃避來努力,或許我們想要的緊緊是讓自己能夠不受那種沒有盡頭的焦慮所困。人們追逐的自由是一種過自己想要過的安穩生活的自由。仔細一想,這種追逐或許建立於人內在的不切實際與貪婪。



  去讓自己靈活一點吧。如果你已明確意識到自己有些地方過於執拗。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VpyfFUKoEM3JrVBB1suji92p52VsYoZX2psK5PgfEJa6QrpX1goSaCzJFvxG6WQ1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