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李靚蕾怒轟王力宏文〉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其實不在寫作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假如今天有一位學生,採用和〈李靚蕾怒轟王力宏文〉同樣環環相扣的布局、刀刀見骨的筆鋒,撰文抨擊自己的父母、師長或同學;即便他不是無的放矢,而且寫得有憑有據、脈胳清晰,試問他能夠在大考作文中脫穎而出,被選為範文嗎?別說在大考中脫穎而出,可能連在班上考試都會被打槍……
截圖自TVBS新聞
王力宏與李靚蕾的婚變風波延燒至今,終於在王力宏俯首認錯並宣布暫退演藝圈後畫下句點。然而,李靚蕾於12月17日發布的五千字爆料文章,以及幾位作家和作文老師針對此文進行的布局分析,還在我的家長群組中持續瘋傳,討論熱度不減。
看來,自從〈李靚蕾怒轟王力宏文〉(以下簡稱「李文」)問世後,許多人終於意識到:能用筆殺人的,不只是John Wick,那些善於運用文字的人,也具備如此駭人且驚人的魅力!
讓大眾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當然是好事。不過,真的要把李文當成範文,引導學生揣摩,他們恐怕只能學到皮毛,無法學到精髓。怎麼說呢?
假如今天有一位學生,採用和李文同樣環環相扣的布局、刀刀見骨的筆鋒,撰文抨擊自己的父母、師長或同學;即便他不是無的放矢,而且寫得有憑有據、脈胳清晰,試問他能夠在大考作文中脫穎而出,被選為範文嗎?別說在大考中脫穎而出,可能連在班上考試都會被打槍……
因為,我們的傳統作文教育希望教出來的學生是只會「正向思考」,自然容不下充滿負面情緒的抱怨文和爆料文。
所以,大考中心選出來的範文,當然是滿溢人性光輝的正能量文章。
可惜,在現實人生中,處處充斥著陰暗與邪惡;在人的情緒中,也不乏怨念與憤恨。如果我們一味教導學生正向思考,某種程度上是強迫他對不平等的現狀以及內心複雜的情緒視而不見。可是,我們難道不應該先處理好負面情緒之後,再展開積極正向的思考嗎?
我偶爾會出一些隱藏版的作文題目,像是〈不開心要說〉、〈不敢跟爸媽(或老師)說的一句話〉或〈最不想聽到爸媽(或老師)說的一句話〉……等讓學生書寫。他們可以盡情抒發內心的黑暗面,接著我再引導他們如何化義憤為議論,拿捏批判的力道與層次感,寫出深具說服力的議論文。
之所以稱為「隱藏版」,正是因為孩子十之八九不敢把這一篇文章帶回家給父母看,因此統一由我保管。這類文章投稿到兒童報刊,也絕對不可能獲得錄用。諷刺的是,每當寫作這類題目時,孩子的情緒都異常亢奮,既可以暢所欲言,又不用擔心寫了之後被責罵。可見,他們的內心是多麼渴望有人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Séan Gorman on Unsplash
我在想,很多人經歷過學生時代,變得痛恨作文,會不會是過去大人不允許他們寫出負面情感?--既然真真切切的感受不能寫,只能寫虛情假意、矯揉造作的文字,那「作文」和「作假」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我們期望養成學生的思辨和議論能力,與其找一些社會議題當作教材,不如請學生學學李靚蕾,從評判最切身的事件為起點,練習寫出層次分明、情思噴發、引人共鳴的文字。否則,連最熟悉的人事物都不會議論,又有什麼能力議論北極的冰層?
如同作家朱宥勳所說:「真要讓學生體驗什麼是『融記敘、抒情與說理於一爐』的威力,讓學生想像知性與感性齊出是什麼樣子,不如考學生怎麼寫分手信或公關聲明吧。」
最後,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那些在群組中轉貼〈李靚蕾怒轟王力宏文〉的家長,是否能夠接受孩子展現同樣的寫作功力,炮轟自己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4K會員
60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看到傀媽這樣指揮若定、小傀收到一個命令便一個動作的模樣,我就會想起電影《MIB星際戰警》裡面,那一個躲在人形機器人大腦裡的小外星人,透過無數按鈕及搖桿操控機器人的行動。 那麼,如果小傀大腦裡的外星人消失的話,他不就沒有任何反應了嗎?
上個禮拜,我分別帶國小及國中的學生寫〈手機與我〉這個題目,竟意外挖出不少小小低頭族。其中有兩個孩子曾經因為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而發生糗事,雖然好笑,但笑過之後細細回想,還是讓我感到不寒而慄--他們今天能夠坐在教室裡把這段經驗寫下來,而且還笑得出來,只能說是福大命大……
看了學生針對白先勇〈樹猶如此〉所寫的心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這班50個學生,已經有7位學生曾歷經好友的離世,其中2位是病故,1位是自殺,至於剩下的4位都是……
2020,這個被戲稱為「惡靈惡靈」的一年,的確值得世人銘記。在新、舊年之交,我們帶孩子來重新檢視過去這一年;可以的話,也留下文字記錄,說不定會成為歷史的重要見證。此外,也順便檢視自己在這一年的成長或遭受到的打擊,整頓好再出發。 不知道從什麼話題開始談起嗎?就從這3題開始吧!
一個男孩說,有一天他在房間寫功課時,忽然聽到浴室傳來「砰!」一聲巨響,接著傳來妹妹哇哇大哭的聲音。他趕忙衝到浴室門口,但門被妹妹反鎖,無論他怎麼拍打,妹妹卻只顧著大哭,完全沒聽到門外的動靜。 這時,他急中生智,趕忙跑到媽媽房間,找到浴室的備用鑰匙後,才順利把門打開。門一開,他嚇呆了--
在大人的世界裡有「論文抄襲」,小孩的世界裡則有「作文抄襲」。大人抄論文是為了學歷,那小孩又為什麼要抄別人的作文呢? 十餘年的寫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不是因為笨、因為懶、因為不要臉才抄襲作文(我發誓我沒有指桑罵槐),而是大人對寫作文的迷思,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不得不當「抄人」……
每次看到傀媽這樣指揮若定、小傀收到一個命令便一個動作的模樣,我就會想起電影《MIB星際戰警》裡面,那一個躲在人形機器人大腦裡的小外星人,透過無數按鈕及搖桿操控機器人的行動。 那麼,如果小傀大腦裡的外星人消失的話,他不就沒有任何反應了嗎?
上個禮拜,我分別帶國小及國中的學生寫〈手機與我〉這個題目,竟意外挖出不少小小低頭族。其中有兩個孩子曾經因為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而發生糗事,雖然好笑,但笑過之後細細回想,還是讓我感到不寒而慄--他們今天能夠坐在教室裡把這段經驗寫下來,而且還笑得出來,只能說是福大命大……
看了學生針對白先勇〈樹猶如此〉所寫的心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這班50個學生,已經有7位學生曾歷經好友的離世,其中2位是病故,1位是自殺,至於剩下的4位都是……
2020,這個被戲稱為「惡靈惡靈」的一年,的確值得世人銘記。在新、舊年之交,我們帶孩子來重新檢視過去這一年;可以的話,也留下文字記錄,說不定會成為歷史的重要見證。此外,也順便檢視自己在這一年的成長或遭受到的打擊,整頓好再出發。 不知道從什麼話題開始談起嗎?就從這3題開始吧!
一個男孩說,有一天他在房間寫功課時,忽然聽到浴室傳來「砰!」一聲巨響,接著傳來妹妹哇哇大哭的聲音。他趕忙衝到浴室門口,但門被妹妹反鎖,無論他怎麼拍打,妹妹卻只顧著大哭,完全沒聽到門外的動靜。 這時,他急中生智,趕忙跑到媽媽房間,找到浴室的備用鑰匙後,才順利把門打開。門一開,他嚇呆了--
在大人的世界裡有「論文抄襲」,小孩的世界裡則有「作文抄襲」。大人抄論文是為了學歷,那小孩又為什麼要抄別人的作文呢? 十餘年的寫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不是因為笨、因為懶、因為不要臉才抄襲作文(我發誓我沒有指桑罵槐),而是大人對寫作文的迷思,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不得不當「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中的不予置評,高中老師全都是拉圾 暗殺教室裡的殺老師,讓我想起了我國中國文老師因材施教,教導我們去發揮自己的長才,我們國文老師從來都不會因為成績評斷一個人,也不會因為國文考不好而去責備學生,她會因材施教學生哪裡不足的哪裡強的她都會盡力去幫忙教導。
Thumbnail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Thumbnail
李尚龍是一位青年導演和作家,曾經經歷從軍校到知名教育機構的轉變,現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新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探討了成長、改變、愛情和青春等主題。本文以書中所述的一段話作為引言,闡述了對世界的看法和對自我的期許。
Thumbnail
回到教室的伍白封不巧遇到國文考試,題目看不懂他放學被李爾森留了下來,張盈枋的出現讓伍白封逃過一劫,但也發現了李爾森對張盈枋的感情,到家後發現一封邀請信,好奇心驅使下決定赴約,不料邀請這竟是李爾森,李爾森心理究竟盤算著什麼?為什麼要包下整個影廳?究竟有什麼目的威脅著伍白封?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在家會練習「自由書寫」,但這次李崇建老師帶領的故事書寫,打開了我新的體驗,所以想記錄下來! 寫完後,我有點震驚,像是在寫小說般,是我從來沒有寫過的呈現。而且畫面過於清晰,而我只是記錄下來。寫完的瞬間,我總感覺碰觸到內心的什麼,一種深沉的孤單,卻又彷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來自內在的書寫。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表達、文化差異、藝術裡的情感表達等議題,以李安的電影為例,引發了作者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思考。文章中融合了對音樂、藝術、情感表達及家庭教育的感悟,以及個人對於內在情感的深入探索。 ( AI 果然文筆比我好多了)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中的不予置評,高中老師全都是拉圾 暗殺教室裡的殺老師,讓我想起了我國中國文老師因材施教,教導我們去發揮自己的長才,我們國文老師從來都不會因為成績評斷一個人,也不會因為國文考不好而去責備學生,她會因材施教學生哪裡不足的哪裡強的她都會盡力去幫忙教導。
Thumbnail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Thumbnail
李尚龍是一位青年導演和作家,曾經經歷從軍校到知名教育機構的轉變,現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新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探討了成長、改變、愛情和青春等主題。本文以書中所述的一段話作為引言,闡述了對世界的看法和對自我的期許。
Thumbnail
回到教室的伍白封不巧遇到國文考試,題目看不懂他放學被李爾森留了下來,張盈枋的出現讓伍白封逃過一劫,但也發現了李爾森對張盈枋的感情,到家後發現一封邀請信,好奇心驅使下決定赴約,不料邀請這竟是李爾森,李爾森心理究竟盤算著什麼?為什麼要包下整個影廳?究竟有什麼目的威脅著伍白封?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在家會練習「自由書寫」,但這次李崇建老師帶領的故事書寫,打開了我新的體驗,所以想記錄下來! 寫完後,我有點震驚,像是在寫小說般,是我從來沒有寫過的呈現。而且畫面過於清晰,而我只是記錄下來。寫完的瞬間,我總感覺碰觸到內心的什麼,一種深沉的孤單,卻又彷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來自內在的書寫。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表達、文化差異、藝術裡的情感表達等議題,以李安的電影為例,引發了作者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思考。文章中融合了對音樂、藝術、情感表達及家庭教育的感悟,以及個人對於內在情感的深入探索。 ( AI 果然文筆比我好多了)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