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需要的不是鑽子,而是需要牆壁上的洞。』這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詳。
舉例來說,我個人很常用以下的思維去找工作:『現在要會Kubernates,或Leetcode要刷題刷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好找工作。』然而這只是面試的第一關,若是真的進了公司,在公司中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常是要透過各種產業knowhow,以及各種軟技能。面試的高難度,讓我把重心放在比較容易量測的專業技能上,卻忽略了實際該解決的問題。有些程式設計師只想好好寫程式,有些美術只想畫圖或建模,其他事不想管,這樣的程式設計師或美術,除非是該領域前段班屈指可數的高手,不然很可能在職場的路上會充滿荊棘。當自己覺得在職場上被冷落不受重用時,不妨先想一下這個職場環境需要怎樣的人,自己還適不適合。
技術創新也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擁有一項新技術或創新內容時,可能覺得只要這新技術是業界標竿,消費者就會買帳,但若是這項技術,實際上消費者沒有那麼想用,或是沒有理由去用這項技術時,市場就不會買單。
上頭的狀況就是所謂『手上有錘子,看什麼東西都會像釘子』,以為錘子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消費者要的是『牆壁上的洞』,透過這點再來考慮該用什麼服務,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Airbnb就是其中著名的例子,創辦人也是從自己遇到旅遊住處痛點上出發,發展出成功的新創產業。
創新技術要受市場接受,是不是只能靠運氣?若從消費者的用途出發,而非從技術與專業出發,就可以減少運氣的成分,這是『創新的用途理論』這本書所要談的主要內容。
中文書名:『創新的用途理論: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
英文書名:『Competing Against Luck』
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 Taddy Hall, Karen Dillon, David S. Duncan』
書名中的『用途理論』的用途(job)一詞,很容易與用戶體驗,需求與偏好混再一起,我們先用一些例子說明。
例一(用途與需求的區別):
顧客:『請問有賣XX牌電鑽嗎?』
店員:『不好意思貨架上沒有就代表賣完囉。』
(假如對話到此為止,顧客就無法滿足需求,該店家也就少一個客戶。這時候店長從旁邊經過聽到這段對話。)
店長:『請問先生你需要電鑽做什麼?說不定有其他替代品?』
顧客:『我想要在牆上鑽個洞,裝個掛鉤把時鐘掛在牆上。』
店長:『我們還有賣鐵槌根釘子,若是不想破壞牆面的話,我們還有賣物無痕掛勾,看先生有沒有需要。』
顧客:『那我先買個無痕掛勾回去試試好了。』
上述例子,『用途』是『把掛勾掛在牆上掛時鐘』,『鑽子』則是『需求』或『偏好』。用途需要提高一個抽象層次,來檢視顧客想要獲得哪方面的進步。
例二(用途與體驗的區別):
區經理:『最近寒流來襲,我們需要讓顧客感到溫暖。』
店長:『你是指你需要讓房間或客廳變熱的商品嗎?那電暖器或許可以做一波促銷。』
上述例子,區經理所謂『顧客想感到溫暖』,這個是『體驗』,而『把房間或客廳溫度升高』則是『用途』。定義完善的用途,是一段用名詞與動詞表示的描述,若只有形容詞或副詞,則適合拿來描述顧客的體驗。
所以『用途』是指客戶為了『進步』,需要完成某個任務所需的事物或服務。
一些經理人或市場分析師,常把競爭侷限在很小的範圍,例如只拿抖音給其他短影音app比較,只拿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做競爭分析,但從用途理論來看,競爭不只限於同類商品。舉例來說,網飛公司不只把影音平台,而是會把放鬆時做的每一件事視為競爭對手,例如遊戲,桌遊,或酒。所以找出客戶想用來達成某項進步的用途,是主要關鍵。找到的話,就不會被拘束在特定的產品或商品類別。書上也提到:『企業一但把眼界拓展到同類競爭以外,突破性創新的市場,可能比傳統的競爭規模還大。』
『找出用途,再把產品交給消費者。』
消費者為什麼要買商品?主要是想獲得某種『進步』,才會付出金錢,所以本書把這個『進步』以『用途(job)』來代稱。公司為了架官網,所以僱用了工程師,公司得到了網路上的門面,這是一種進步。消費者也是為了某個進步,雇用(hire)某種產品或服務。
消費者所要的進步,主要牽涉到三個方面:
由上可知,用途不止功能面,社會面與情感面的用途也很重要,而且有時候『社會面』或『情感面』的用途,比『功能面』更為強大。
為了要界定用途,需要了解與用途有關的特定脈絡,也就是用途的情境(circumstance),這個情境是開發出好的解決方案的重要關鍵。要找出用途的情境,會需要像偵探一樣的收集各種資料,問各種問題,不只5W1H,舉凡消費者想要進步的各種情境,都需要盡可能找出來,設計思考的方法論中,會生動的描述『使用者故事』,拼湊出用途的實際情境。
書中強調我們不是要『創造』用途,而是『發覺』用途。用途一直都存在著,只是隨著時代變遷,會有各種新的方式去滿足用途。例如,想要快速的從A地移動到B地,以前可以用馬車,現在則有汽車,火車,飛機。想要把文字記錄下來,古代有甲骨文,竹簡,寫在紙上,演變到現今的數位化資料。
那要如何發覺用途呢?想像你正在拍一部紀錄片,記錄某人在特定的情境中追求進步的狀況,那麼這部紀錄片,需要特別留意有沒有捕捉到以下要素:
用上面這五個種類的問題,像偵探一樣,把消費者跟用途有關的故事拼湊講述出來。
答案不在我們會什麼技術,會用什麼工具,而是在於如何把觀察到的東西拼湊出一段與用途有關『完整,全面的電影敘事』。發覺用途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端看是否能用『用途的視角』去觀察事物,原來的商業分析方式,例如人物分析,顧客訪談,競爭分析等等,都還是可以當作發覺用途的起點,只是需要從恰當的視角去觀察。誠如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喜歡引用的說法:『觀點可抵八十分的智商。』
以下介紹五種用途可能出現的地方:
許多行銷人員習慣收集大量的數據後,就歸納出幾個片面的結論,作為產品設計的依據。舉個極端的例子,統計數據上,冰淇淋的銷量明顯與森林大火發生的機會成正比,但想當然我們不會認為冰淇淋是控制森林大火的變因。假如不是如此明顯的例子,在表面上無法看出是否相關,但統計數據卻是正相關,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而透過用途理論上,行銷人員應該收集小一點的樣本,但是卻更深入的資料,例如消費者需求訪談的做法。就像股票基本面投資方法論中,除了量化分析外,仍需要輔以值化分析,才能看出完整市場的脈絡。
誠如書上所述:『卓越的創新洞見與蒐集資料的深度比較有關,而非廣度。』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證明了以下這點:一般人的『趨避損失』心態,是『追求利得』心態的兩倍強。舉例來說,假如有某個機會損失一萬塊,也有可能賺一萬塊,一般人很可能會因為『趨避損失』的原因選擇放棄這個機會。公司通常只想把產品做得更有吸引力,卻沒有去深入思考那個產品,消費者除了商品價格以外,還需要取代什麼,犧牲什麼。
舉例來說:某個建案把隔間隔的不夠大,那顧客原有的傢俱,很可能不能繼續使用而需要汰換掉,那就可能會改找坪數一樣但隔間更適合的房子。軟體訂閱服務有些會設計成很容易訂閱,但退訂的流程十分冗長,浪費許多時間,對於時間寶貴人來說是很大的阻力。在一款課金手遊投資了許久,要改玩其他手遊,意謂著可能要放棄原來花很多錢的虛擬商品,假如新的手遊沒有好玩到值得放棄舊的手遊,那又何必換遊戲。
以上可知,消費者決定是否要消費會受到兩股力量拉鋸:
產品用途要足夠重要,重要到讓消費者想改變,『新方案的吸引力』必須遠大於『舊方案產生的慣性』加上『新方案衍生的焦慮』。顧客想要的進步,需要從生活脈絡去理解,去界定用途的功能面,情感面,社會面的吸引力,以及受了哪些阻力拉扯。即使顧客使用不完美的舊方案很久了,但假如新方案不夠好,好到可以抵消阻力,否則通常不願意淘汰舊方案。
作者認為,根據界定清楚的用途,來營造合適的體驗,接著再圍繞那些體驗規劃組織架構,幾乎可以避免公司受到破壞性競爭。掌握以下三個流程,就能以競爭對手無法輕易模仿的方式達到用途:
作者以『美國女孩』娃娃為例,少女之所以購買美國女孩娃娃,是為了肯定自己的身份,抒發感情,以及文化與種族背景,而該公司也設計出除了商品以外的各種服務,目的就是為了服務這種體驗。再以特斯拉為例,從電動車,自駕系統,充電樁基礎設施與規格,維修服務,產品均是為了服務車主的各種跟電動車有關的體驗。
『用途』是從消費者的觀點,看消費者想要何種進步,而『用途規格(job spec)』則是當創新者看到用途時,思考新產品如何設計與開發,該提供怎樣的服務,才能幫助消費者完成想達成的任務。用途是一套藍圖,把用途的豐富性與複雜性,轉換成一套可行的創新指南。
建立品牌形象與用途亦息息相關。當該公司的產品與服務,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特定體驗,完全掌握了顧客想完成的任務,於是目的性品牌就可以扮演對外溝通的角色。目的性品牌是以用途為核心進行整合,不隨著競爭市場起舞,進而成為用途的代名詞,就像是告訴消費者說:『想完成某任務,不用浪費時間找其他東西,找我們就對了!』。
『用途理論』的概念,除了對新創企業有幫助外,若是把自己的職涯用公司的角度來經營,也十分有助益。
找到出一個市場需求足夠,且自己有興趣及熱誠服務的用途,以這個用途為中心,看自己是否已經具備技能為這項用途,提供服務或解決方案。若是技能還有欠缺的話,也可以這項用途為目標,規劃自身技能研發的計畫,訂定職涯的roadmap,每一步該怎麼走,都會因為你想服務的用途而逐漸清晰。
我在剛出社會時,對自己到底該做什麼事還不了解,誤以為或許只要取得某個資格就夠了。但這些資格,跟實際被雇用後需要完成的任務,相去甚遠。舉例來說,我以為只要花個幾年考上公職,接下來就不需要擔心職涯的事,但以用途理論來驗證這個假設,就會發現充滿漏洞。
公家機關都需要看缺額分發,通常不知道自己被雇用,是為了什麼用途,考試只是為了設下門檻控制人數,這個考試與實際被雇用要完成任務關聯性不高。開始當公職以後才會發現,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磨合,把自己變成公務人員的形狀,才有機會適應公家機關的任務和職場環境,假如這件事跟自己的心性不合,那就會過得很痛苦。
另外一個例子:寫程式因為職訓管道多,工作機會也相對多,有許多非本科系背景的人也常跨進這個領域,假如認為自己會寫程式,就可以找到好工作,那現實可能會違背你的期望。會寫程式的人何其多,競爭越來越激烈,被取代性當然越來越高。但假如以實際用途為中心規劃該磨練的技能,例如,你想幫助知識工作者製作網頁,建立個人品牌的話,那除了程式,可能還要了解SEO,電子郵件或電子報行銷,使用各種工具輔助創作,個人知識庫的建立等等,這些技能都為了服務這項用途,產生的綜效就是,讓你在為知識工作者規劃個人網站及個人品牌這個領域上,變得更難被取代。
上面的例子,主要就是想談,取得某種『資格』與實際『用途』的差別,很多人會問說要不要刷Leetcode?要不要考證照?要不要回學校補個學歷?我該學哪些技能?這些就是我所說的取得某個『資格』,但照『用途理論』來看,理想的順序,應該是你想滿足怎樣的『用途』,你期望自己被雇用,是因為組織或客戶想達成某些進步,再回推自己該取得哪些技能組合。若是還沒找到合適自己的用途,也可以先依自己的天賦與熱情為大方向,專心鑽研技能與累積資本,一邊觀察合適的機會,如下圖所示,這通常是一個迭代過程。
找出自己有興趣與熱誠,且有價值去服務的『用途』,仍需要透過自身的各種體驗去找尋,需要放開心胸,抱持好奇心,一邊磨練自己的技能,一邊做各種嘗試,相信職涯的輪廓會越來越清晰。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