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學究竟是有用還是沒有用?

     「姊姊,你有沒有看到這則引述耶魯大學校長所說的話的報導?」讀大學的雙胞胎女兒妹妹B寶問姊姊A寶。

        讀傳播學院的A寶很快回答:「有啊!他說假如一個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居然擁有某種專業知識或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讀醫學系的妹妹覺得怪怪的:「台灣這幾年不都在檢討年輕人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是學非所用,還認為大學該要多加強跟產業界合作好獲得一技之長呢!」

        聽到女兒的討論,我也湊過去:「其實這位曾在耶度擔任了二十一年校長的教育家,是在感慨這些年大學教育的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的色彩太濃吧?就像台灣大學最令人懷念與敬佩的傅斯年校長就曾經說過一句至今還不斷被傳誦的名言――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

        「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這什麼意思?」A寶問。

        我回答:「大學為什麼大?並不是校舍校園大,當然也不是學生年齡大,當然更不是學費金額的大。大學之所以成其為大的原因,來自於精神,視野、胸襟的大,就如傅校長所想,大學精神應該是:以全宇宙的尺度心心念念般的氣魄。這種氣魄與追求是傅校長所期待的大學生吧?他擔任台灣大學校長的時間不到二年,但他卻是台大歷任校長中最被人懷念的。從台大校門口走進去,在耶林大道旁有一座紀念他的傅鐘,這座鐘只敲打二十一下,因為傅校長說,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另外三小時是用來思考的。」

        B寶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我同意傅校長所說的,但是耶魯校長講的就有點極端了,難道大學裡不能傳授一技之長嗎?難道大學裡開醫學系或建築系,這些具體技能不對嗎?」

        我笑笑說:「他理想中的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以及對世界的好奇與責任,當然還有終生學習的技能,而不是像職業訓練所,只是急功近利的追求立刻派得上用場的謀生技能。其實這種理想的確在目前大學裡也都還是有落實,也就是被你們視為營養學分的通識教育就是耶魯校長心目中大學最核心的課程。至於專業技術就等大學之後再來學習,這也是美國的醫學院、法學院或部分的商學院,都是獲得大學學位之後才能申請就讀的原因吧?至於其他領域真正的專業技術也是留到各科的研究所時再來上。」

        A寶恍然大悟:「難怪外國頂尖大學,都只把讀大學學程的學生視為真正的校友,若是只讀他們研究所課程的學生不見得會被當作正統校友,因為只讀研究所,沒有經過大學通識課程的洗禮。」

        B寶也感慨:「假如通識教育那麼重要,台灣的大學生只把那些課程當成混學分用的,許多學校也視為可有可無,毫不重視,甚至還有學校亂開一通,挑一些譁眾取寵又似乎時髦的課程來吸引學生。」

        我附合她們:「這也是耶魯校長的憂心,學生都太功利了,當把大學當作賺大錢的職業訓練所時,大學也就失去了其成為大學的意義了!」

        A寶想起一個故事:「爸爸你曾經跟我們說過台大外文系教授齊邦媛老師的故事,有一次她上課時教到她最心儀的浪漫派詩人濟慈的作品,她陶醉在詩中的意境,恍然不覺時間的流逝。直到下課鐘響,她終於回到現實,在步出教室後,學生在走廊上追上了她,問:「請問老師,這首詩下週期末考會不會考?」齊教授說:「只覺得自己當下就會死在走廊上!」

       聽完A寶生動的描述,B寶忽然發現新大陸般的叫:「哈!我想到了,耶魯校長的話其實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講過了,孔子說的君子不器,就是說一個有德的君子不會像器皿一樣,被限制在一定的作用中,換句話說,大學的沒用,正是以後更有用的基礎!」

        我為AB寶拍拍手按讚,一邊也想到,許多孩子在父母長期的洗腦下,也養成了以「有用」或「沒用」的角度來評估一切。

        英國文豪卡萊爾曾說:「太陽不能點燃香煙,但那不是太陽的錯。」的確,若是太陽真的能點燃香煙,那也不過就像火柴般的功能而已,有什麼稀罕?

        而且,難道一個人要成大功賺大錢才是有用的?我們是否總是以頭銜來炫耀自己的有用?人為何對自己失去了自信?人為何必須藉由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有用呢?

        真實人生是變幻莫測的,這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那一些是將來能夠派得上用場的,那一些是很快被淘汰的,每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有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因為懷抱著使命與責任所點燃的熱情,是學校能給學生最重要的禮物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