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時尚的哲學》我們究竟被什麼東西擺布生活?

瑰琦-avatar-img
發佈於書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已經很久沒寫翻書了,所以今天更新!《時尚的哲學》,我寫的這本書是由拉斯・史文德斯所撰寫,西美爾的那本我會放在研究小間。

我會把這本書放在翻書的原因,是由於《翻書》系列是簡短的書摘推薦,這本比西美爾寫的那本可讀性更高也更具有系統性。

如果對「時尚」有興趣的讀者我都建議收一本,但很遺憾的,時尚這個主題在學術中不常被拿出來研究,所以這本書在台灣是處於絕版(?)狀態,如果可以,真的很想看到台灣本土翻譯和出版的《時尚的哲學》(兩本都是,請宇宙聽聽我的願望)。


時尚究竟是什麼?

這本書回答了很多有關「時尚」的問題,比如說:時尚是否是一種藝術?時尚是否能作為一種交流方式?時尚與身體的關係?

就像之前為這本書寫過書摘的作者,都會因為這本書對時尚的清晰的觀察與批判而推薦它。這也的確是他的優點,而且每章篇幅不多,但引用的論證與價值的含金量都很不錯。但必須要說,「時尚」這個主題,本來研究的人就不多,所以提及的大佬(以社會學的角度而言)雖然少,但地位都很高。

時尚是一個很矛盾的東西,他既讓人表現了個性,又向社會表現了服從。看看H&M以及Zara這些快時尚出的廉價小香風外套,不都是向高級時尚展現了服從嗎?Uniqlo推出的U系列與C系列,不也是將平價品牌推向高級消費的策略嗎?(雖然我也超想買)

說到「快時尚」,時尚這個詞本身就已經象徵了短暫,難道快時尚的字面意義就是比時尚還快的意思嗎?題外話,我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他標出了在20世紀初,就有人說「文化將會成為商品」的預言,真的十分準確。


我的生活究竟是被消費還是資本主義所擺佈?

我會用這個標題的原因,在於消費與資本主義是不同的東西,前者是你只作為「消費者」也就是買家,後者是你可以選擇作為賣家或買家而存在。

在近代,也就是20世紀到現在,後現代的消費者與浪漫主義消費者的本質有異曲同工之妙,永無止境地尋求情感刺激以及尋求夢想中的商品,後現代的消費者特點也表現為:消費不是為了表現立場而是尋求認同。

消費者選擇某些品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尋求認同,這跟市場女性主義出現不也是相同的嗎?如果你覺得,是人們過度的追求商品的商業價值,而不重視物品本身的意義,這其實是錯誤的順序,因為邏輯順序為:先是物品的意義本身轉化爲商業價值,物品才成為商品。

(如果從消費的角度來看,其實愛慾之死的脈絡也其來有自,請搭配服用。翻書:《愛欲之死》哲學是浪漫的最高級

當任何東西都可以商品化時,思想也可以被販賣。當然,我們已經談過可以透過故事創造價值、創造商品,但如果是思想呢?它轉換成商業價值的依據在哪裡?應該不單單只是去脈絡化這麼簡單吧?這就屬於學術研究的範疇ㄌ。

如果大家有幸可以收到這本書,請務必閱讀看看,再對照一下現實生活,這是理論知識最有趣的地方。



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心心並追蹤我!❤️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延伸閱讀:

水野學三部曲中的兩部

翻書:《價值,從視野開始》價值,會從世界觀裡長出來?

研究小間:《品味,從知識開始》如何累積自己的文化資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瑰琦的珍奇櫃
47會員
145內容數
從影劇的裂縫,到知識的暗面; 從衣角的細節,到時代的暗號。 這些被精心挑選的碎片,鎖在珍奇櫃裡, 等你細看、等你收藏。 🕯️ 願你我都活在美好年代。
瑰琦的珍奇櫃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尚是一個很矛盾的東西,他既讓人表現了個性,又向社會表現了服從
Thumbnail
時尚是一個很矛盾的東西,他既讓人表現了個性,又向社會表現了服從
Thumbnail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和功利的看法逐漸轉變,進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以及個人態度。讓我們一同來探究這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主題。 物質追求的浪潮:古代社會的尋求與轉變 在古代社會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節奏簡單而原始,生存的主要挑戰是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食物、衣物和住所成為了
Thumbnail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和功利的看法逐漸轉變,進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以及個人態度。讓我們一同來探究這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主題。 物質追求的浪潮:古代社會的尋求與轉變 在古代社會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節奏簡單而原始,生存的主要挑戰是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食物、衣物和住所成為了
Thumbnail
所以也許大家也可以開始注意自己的服裝,注意那個可能被你遺忘在角落中的、那個理想的你自己。
Thumbnail
所以也許大家也可以開始注意自己的服裝,注意那個可能被你遺忘在角落中的、那個理想的你自己。
Thumbnail
。歷史知識、時尚常識、作者的個人品味,當時的台灣社會富裕氣息,全可在書中找到。書籍的編輯也相當的用心,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談起,乍看是短小的專欄文章集結,但裏面所壓縮的乾貨是滿滿的!
Thumbnail
。歷史知識、時尚常識、作者的個人品味,當時的台灣社會富裕氣息,全可在書中找到。書籍的編輯也相當的用心,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談起,乍看是短小的專欄文章集結,但裏面所壓縮的乾貨是滿滿的!
Thumbnail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在宛如流水般不斷變動的城市裡,我們四處游移,不知何去何從…… —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
Thumbnail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在宛如流水般不斷變動的城市裡,我們四處游移,不知何去何從…… —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
Thumbnail
#商品美學 #消費者洞察 #你可羅賓看書中 在閱讀《不只是消費》本書過程中,「商品美學Commodity Aesthetics」一詞讓我回朔到了古老的以往,過去選修藝術和設計課程很常聽到,當時沒有聯想到跟行銷廣告有關係.....
Thumbnail
#商品美學 #消費者洞察 #你可羅賓看書中 在閱讀《不只是消費》本書過程中,「商品美學Commodity Aesthetics」一詞讓我回朔到了古老的以往,過去選修藝術和設計課程很常聽到,當時沒有聯想到跟行銷廣告有關係.....
Thumbnail
#不只是消費 #商品美學的隱喻 #你可羅賓看書中 在想首發發什麼,最近在回顧《不只是消費》這本書,就來當開端吧! 作者是設計學院的教授,原書名直譯為「一切都只是消費」,副標直接點題「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乍看跟行銷沒關係,但事實上行銷人建議也可看看!
Thumbnail
#不只是消費 #商品美學的隱喻 #你可羅賓看書中 在想首發發什麼,最近在回顧《不只是消費》這本書,就來當開端吧! 作者是設計學院的教授,原書名直譯為「一切都只是消費」,副標直接點題「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乍看跟行銷沒關係,但事實上行銷人建議也可看看!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