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五番町夕霧樓》中的美學表現

    之前,我一直關注著水上勉小說中的敘述手法,留意他用細膩的文字想要突顯的帶有高度美學視覺效果的場景。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水上勉一開始就設定的,這樣方便以後改拍成電影或連續劇,同時保留住他文本的原味。


    在小說《五番町夕霧樓》的結尾處,身患重病的夕子得知其愛慕的正順因縱火燒了鳳閣寺自殺身亡,她萬念俱灰回到他們倆的定情之地三股----淨昌寺後面的墓地,服下了安眠藥,趴在百日紅(紫薇)樹根上,靜靜地的死去。她父親聞訊趕去,撕心裂肺地哭泣著,直呼喚著女兒的名字。這時,茅蜩(日本暮蟲)鳴叫著。他背著女兒的遺體走下墓地,那百日紅的花絮紛紛灑落在夕子的背後。在我看來,這段文字描寫太淒美哀傷了,再鐵石心腸的人,細細讀來都要掉眼淚。

     

    電影版(1980)的結尾處,與原作不同,而是把哀傷美學推到了極致。編劇設定正順剛剛完成火化,他的母親捧著正順的骨灰回家,正巧遇到見夕子的父親,他哭喊著夕子死在海邊,直奔海邊而去。正順的母親怔愣了一下,也趕了過去。當她看見夕子的遺體時,不禁悲中從來,趕緊解開布袱巾,從骨灰罈中抓了幾塊白色骨灰,輕輕放在夕子的腰帶上,帶著淚聲說著「他們終於在一起了」,說完,她又增添了些許骨灰,用這種懊悔與糾結來撮合這對苦命的情侣。

     

    必須說,在台灣的小說和電影裡,不會出現這種日本淒美式的結局安排。或許多人數認為,這種手法未免誇大而激揚,不過,我們不能否認這就是日本美學的表現方法。補充一句,這不是影評,而是我的讀書隨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