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用自己雙眼,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香港眾生七千年——四十古代歷史人物誌》

對中國各朝政府來說,朝廷的政治中心和香港距離甚遠,發生重大事件之地都不在香港,所以我們中學時讀的中國歷史也不怎麼會提到香港。而從英國的視角看,香港的歷史理所當然自1841年英軍登陸上環水坑口開始,先寫殖民地政府如何發展香港島,然後隨著殖民地的邊界逐漸擴張,20年後管治範圍延伸至九龍半島,1898年再納入新界;但香港島成為殖民地以前,甚至是住在新界的人在1841至1898年之間的57年在做什麼,也不會太在意。這些「留白」的部分,往往就用漁民和農民輕輕帶過。


然而,在上述兩種視角的薰陶之下成長的我們,可有一剎那質疑過,住在今天稱為香港的這片土地上的人,除了純樸地捉魚吃魚、耕田食米之外,就沒有其他作為了嗎?本身是歷史學者的香港古事記,期望憑藉自己研究香港史的積累,寫成《香港眾生七千年》一書告訴今天的香港人:不是的,無數生活在此地但被排除在香港的義務教育課程之外的人,實際上還經歷過很多值得今天的香港人知道的事,也曾為了在香港安身立命,竭力回應他們身處的時代。


科舉制度自公元七世紀始,一直到新界被劃入殖民地的幾年後才廢除。這段期間除了讀書考取功名,人們還會做什麼去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曾在香港活動的海盜,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張保仔之外,還有哪幾人曾在南洋叱吒風雲?


香港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都是兩個政權的邊界,為什麼有人因而損失慘重,但亦有人因此或升官、或發財、或撿回一命?


除了500年一遇的天災,香港史上也發生過好幾場人禍,死者成千上萬。然而因為文首的歷史視角問題,今天知道的香港人恐怕不多,你有聽說過嗎?


上述幾個問題,這本書都有答案;而這些答案就正是書中人物所要面對的現實處境。這些人當中比較著名的,例如落難宋帝趙昰、輔政司駱克,他們在香港的事蹟,或被納入本地的傳說故事,或成為延綿至今的政治制度,他們的名字至今仍廣為人知。而我認為更引人入勝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或者事蹟已經被時間洪流沖淡,但在那個時代不可謂沒有泛起過漣漪的平民百姓。


這些平民百姓,有人挺身對抗來犯的村落而付出性命;有人為被制度歧視的同胞爭取平權;有人為弱勢村民抗議掌權者從而引發罷市;有人雖遠赴外地謀生亦不忘參與建設家鄉。縱使拜讀此書之前未完全聽聞過他們,甚或他們也沒有名字留下,但他們也曾居於香港,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勇氣、正義感、刻苦耐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亦能引起我的共鳴,甚至令我憶起自己耳聞目睹過的一些人和事。既然如此,誰又敢斷定這些前人展現的品性,沒有融入往後幾代人的言傳身教,成為社會價值觀,影響了千百年後的現代香港人呢?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親自去認識及思索香港自有人以來的歷史,不可假手於人。誠意推薦《香港眾生七千年》給大家。


註:作者除了斐然成章,還請來熟悉香港史並著有《四格香港史》漫畫的化外頁主阿倫為書中四十位人物都畫了人像,衣飾、道具、姿態都有斟酌,使讀者更愛不釋手。


作者:香港古事記(FB專頁)(IG)(Patreon
繪者:倫@化外(FB專頁)(IG
出版社:蜂鳥出版(FB專頁)(IG
出版日期:2024年2月
購自:獅墨書店FB專頁)(IG)(由本書作者創立之香港史專門書店)
電子書:Kobo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翼雙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