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人生、夢想:讀羅仕龍教授的《16歲的戲劇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六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十六歲,大約是高一、高二,對我而言,是僅次於大學及研究所求學階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十六歲,即將是成年人了,那幾乎是每個人從小的夢想:想快點長大變成大人,因為大人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高中時的課堂上,老師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麼,坐在隔壁座位但不算熟識的同學低聲對我說:「我想讀戲劇系。」記得我當時頗為訝異,因為那位同學平時靜靜溫溫的,就像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其中一位班上同學,不論課堂上或下課時間,並不是會透過表現而特別引人注目的那種人,甚至不太容易被記住。在當時我狹隘有限的認識中,以為戲劇系就是學表演、要站在舞台上當演員,它屬於享受目光與掌聲的那群人。


大學到研究所期間,正好是「無名小站」、「批踢踢」等網路社群平台的巔峰時期,再加上「我猜」、「我愛黑澀會」、「模範棒棒糖」等節目,不論是從網路到電視或從電視到網路的發跡路徑,當時許多大學生在這股熱潮中從素人變明星。而身為重度仰賴網路為休閒娛樂來源的我,則藉由這些網路名人的相簿、網誌等分享,窺見到許多原本生活圈中不太有機會接觸到的科系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日常。

透過這些其實我並不認識的外系、外校學生們,我開始約略地認識到:原來戲劇包含許多種表演形式,所學所用也不僅限於舞台上的表演,還包括劇本、布景、道具、服裝造型等,甚至不只是戲劇系,外語相關系所的課程中,也包含舞台公演。而我愛的那些古典文本,原來可從文學、歷史、哲學、戲劇等領域進行學習與研究。


雖然我稱不上是戲迷,對戲劇也沒有研究,倒總是在觀看戲劇的過程中,將自己投射在劇情或某個角色中,似乎在劇中與劇外有某種連結,透過戲劇,我可以經歷某個人的其中一段生命歷程;我更常在腦袋瓜裡構築劇本,觀看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我腦中演出無聊平凡或蕩氣迴腸的各種劇情,有時很貼近日常生活,有時則與現實人生相距千萬里之遙。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雖然我自己的人生沒什麼故事,但腦海裡的人生卻很有戲。

或許是別人的人生總是比較有趣,也可能覺得此生在世一遭只過一種人生也太無趣,而透過戲劇,我們得以觀看、體驗不同人生,對我而言,這正是戲劇的魅力所在。至於戲劇工作者,特別是表演者,我認為某種程度而言,他們是幸運的一群,因為他們的工作正是打造、呈現不同的角色與生命故事,在僅此一回的此生中,他們卻透過工作經歷、詮釋那麼多種別人的人生。


羅仕龍《16歲的戲劇課》

羅仕龍《16歲的戲劇課》


《16歲的戲劇課》這本書是羅仕龍老師的作品,從分享他就讀臺大外文系時接觸戲劇,之後到法國巴黎求學研讀戲劇為開場,全書透過十六個章節、十六個主題,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認識「戲劇」是怎麼一回事,彷彿修讀了一堂通識課或戲劇系大一新生的入門課。

如果在十六歲時,學校課程有通識課(為什麼高中教育中不包含通識課程呢?),或者在十六歲時,我讀到《16歲的戲劇課》這本書或接觸了相關的知識與資訊,或許在升大學時,我的科系選擇會很不同。如果可以回到十六歲,當聽到隔壁座位的同學告訴我想讀戲劇系時,我會再多聊幾句,聽聽對方擁有這個夢想的原因。


閱讀書目

羅仕龍(2023)。《16歲的戲劇課》,蔚藍文化。


內容總結
16歲的戲劇課
5
/5
不是你想的那種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影中,主角貝拉(Bella Baxter)是被開了腦洞並植入胎中嬰兒腦的孕婦;看完電影後,螢幕前的觀眾們的腦應該也被一一開了洞。
5/5可憐的東西
曖昧之所以讓人受盡委屈,是因為找不到相愛的證據;而牽扯上不倫的曖昧,一旦開始了擁抱的勇氣,就會讓人變得貪心。與其說是「不倫」,這本小說更像是在描繪「戀愛」,只發生在小房間的戀愛,沒有房卡所以被困在電梯的戀愛,沒有共同日常生活的戀愛,關於只能被化約為三小時、關在小房間裡的戀愛的各種「小問題」。
5/5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從替身到女角,從有限度的步伐到從容轉頭,這是一本關於女演員、女人、你、我,不論性別的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曾經的自我懷疑、不安、失去、抉擇、受傷,成長的路途也許顛簸難行,但終於擁有屬於自己被記住的角色的故事。
5/5女二
「女生只要長得漂亮,唸什麼科系都無所謂。」在工作社交場合中,當我介紹完自己的畢業校系之後,眼前這位中年男子,喔不,是沙豬,笑著吐出這句話。 其實我不知道他的回應,是因為我的外貌、學位、工作,還是性別。
電影中,主角貝拉(Bella Baxter)是被開了腦洞並植入胎中嬰兒腦的孕婦;看完電影後,螢幕前的觀眾們的腦應該也被一一開了洞。
5/5可憐的東西
曖昧之所以讓人受盡委屈,是因為找不到相愛的證據;而牽扯上不倫的曖昧,一旦開始了擁抱的勇氣,就會讓人變得貪心。與其說是「不倫」,這本小說更像是在描繪「戀愛」,只發生在小房間的戀愛,沒有房卡所以被困在電梯的戀愛,沒有共同日常生活的戀愛,關於只能被化約為三小時、關在小房間裡的戀愛的各種「小問題」。
5/5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從替身到女角,從有限度的步伐到從容轉頭,這是一本關於女演員、女人、你、我,不論性別的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曾經的自我懷疑、不安、失去、抉擇、受傷,成長的路途也許顛簸難行,但終於擁有屬於自己被記住的角色的故事。
5/5女二
「女生只要長得漂亮,唸什麼科系都無所謂。」在工作社交場合中,當我介紹完自己的畢業校系之後,眼前這位中年男子,喔不,是沙豬,笑著吐出這句話。 其實我不知道他的回應,是因為我的外貌、學位、工作,還是性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或妳有個戲劇夢嗎?你或妳也想就讀相關科系嗎?屬於你我的十二堂戲劇課一次傳授給你們~❤️
Thumbnail
我從小就嚮往成為劇場演員,然而事與願違,我大學時代其實連演出作品都沒累積幾部。後來我才理解到,不是「想要」,願望就會實現。當時我告訴我自己:「至少想辦法讓自己跟劇場這個產業有點關係吧!」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18歲,我和自己說「長大成人,不過就是成為一個給得起的人,僅此而已。」 22歲,我和自己說「我明白了長大,是要能為他人分擔苦痛。」 23歲,阿亮老師說「長大,是成為願意且樂意負責的人,你有嗎?」
Thumbnail
(一)   從6歲進小學,到我退休,我差不多在學校待了50年。 原來是學生,後來當老師。   像我這種長期在學校的人,退休後,常常做兩種夢。    一是夢到考試。   考試時間要到了,我卻還寫不完,非常緊張。醒來才發現是夢,有時夢境不同,但都和考試有關。
當我們邁向成年,或許懷抱著許多期盼與夢想,但長大的旅程並非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是充滿挑戰、探索和成長。對許多人而言,長大代表自主、獨立和責任。但在過程中,也會面臨許多未知的挑戰和困難,或許是我們之前未曾想像的。我們期盼著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自由的同時,我們也去了自由,因為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和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最近迷上看韓劇「她很漂亮」,裡面有一番話讓我感觸很深, 她說:小時候常常有人問你長大後要作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 長大後就沒有人再問了,所以當她成了上班族,還有人問到她的夢想, 她認真的想了後,真的就朝她小時候的夢想—童話作家邁進, 她也真的達成了。   我在想自己小時候夢想,想當老師,
Thumbnail
你或妳有個戲劇夢嗎?你或妳也想就讀相關科系嗎?屬於你我的十二堂戲劇課一次傳授給你們~❤️
Thumbnail
我從小就嚮往成為劇場演員,然而事與願違,我大學時代其實連演出作品都沒累積幾部。後來我才理解到,不是「想要」,願望就會實現。當時我告訴我自己:「至少想辦法讓自己跟劇場這個產業有點關係吧!」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18歲,我和自己說「長大成人,不過就是成為一個給得起的人,僅此而已。」 22歲,我和自己說「我明白了長大,是要能為他人分擔苦痛。」 23歲,阿亮老師說「長大,是成為願意且樂意負責的人,你有嗎?」
Thumbnail
(一)   從6歲進小學,到我退休,我差不多在學校待了50年。 原來是學生,後來當老師。   像我這種長期在學校的人,退休後,常常做兩種夢。    一是夢到考試。   考試時間要到了,我卻還寫不完,非常緊張。醒來才發現是夢,有時夢境不同,但都和考試有關。
當我們邁向成年,或許懷抱著許多期盼與夢想,但長大的旅程並非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是充滿挑戰、探索和成長。對許多人而言,長大代表自主、獨立和責任。但在過程中,也會面臨許多未知的挑戰和困難,或許是我們之前未曾想像的。我們期盼著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自由的同時,我們也去了自由,因為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和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最近迷上看韓劇「她很漂亮」,裡面有一番話讓我感觸很深, 她說:小時候常常有人問你長大後要作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 長大後就沒有人再問了,所以當她成了上班族,還有人問到她的夢想, 她認真的想了後,真的就朝她小時候的夢想—童話作家邁進, 她也真的達成了。   我在想自己小時候夢想,想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