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去魅後,我還是願意交往事業有成的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這兩年來都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可能是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見慣了缺乏性別意識、厭女的男人,因此我對「有毒的陽剛氣質」相當敏感。


當他人問及我的擇偶條件時,我總是回答:

Spirituality (靈性)Curiosity (好奇)Vulnerability (脆弱的力量)Authenticity (真誠)


我壓根不把男人的經濟條件看在眼裡,我自己也賺得不差,這方面我的安全感充盈,我甚至以自己能欣賞平淡而真實的男人為傲。


有趣的是,宇宙真的會給你所想要的東西,我過去所約會的男人,經濟條件也的確都不如我,而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菁英去魅。


直到我最近和一位異性友人深談,他是一位非常有企圖心,人生都在追求挑戰的男人。他總說自己的life motto is “ It’s better to be a warrior in a garden than to be a gardener in a war. “


身為在他身邊,一路看著他不停迎向困難的朋友,我從前就很想不停的「戳」他:為什麼如此不安於世?你是為了尋求外界的認同嗎?你背負著身為兄長的社會壓力嗎?


後來我慢慢意識到,原來「追求挑戰」就是他的本質;他自己也清楚明白,他就是這樣的人,追求挑戰就是他的「自性」之一。


焦慮的人,會透過追求卓越來消弭內在不安,那麼這份成功,依然非其「自性」。完美主義的人,會透過徹底放棄,來掩飾自卑感,不是0就是100,那麼這份失敗,依然非其「自性」。


釋迦牟尼一出生,並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唯我獨尊」這句話,看似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但其實佛陀在講的是「自性」。


自性,用西方的哲學來說,就是「本體」、「本質」,任何事物都有緣起緣滅,然而「自性」則是常駐的、不變的、獨立存在的。


人必須透過認識、理解、接納、實現自己來成全其自性,唯有透過這個歷程,才能成為一個內外和諧一致的人。內外和諧一致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情緒穩定,這並非指你沒有情緒,而是你不會將這份情緒扭曲至失真。


焦慮的情緒,不會變成企圖心;自卑的情緒,不會變成憤世忌俗,唯有做到內外和諧一致,才能達到真正的智慧。無論是事業有成的男人,或是活得平淡的男人,遑論世俗所定義的成功為何,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就已經贏了自己的人生。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靈魂體驗所,在這裡,我們致力於追求更高層次的靈魂拓展,用電影、書籍、旅行完成一場人生的冒險與壯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a的靈魂體驗所 的其他內容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神隱少女》中,湯婆婆用「工作」區分動物與工人階層,從集體社會體制來審視,資本主義如何標準化、規格化工作,使人喪失對自我的掌控感。《神隱少女》中的工作被描繪為一種魔法,活在資本主義下的人是否只是在為了生存而勞動,而非做喜歡且有意義的工作呢?
原來,娜烏西卡才是傳說中的人物,老奶奶口中說的那個必須「一直尋找下去」的人。相信善良的人,就能相信自己;能識別情緒的人,就能發現底層的真實,在不停向下追尋的過程中,成就更真實的世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跨文化、宗教探討的電影,但主題與宗教本身並沒有關係,而是一種關於「我之於自己;之於宇宙」的意識層面交流。本文描述了主角Pi在面對船難和生存困境時,對信仰、人性和生命的反思和掙扎。李安導演突破理性、科學至上的重圍,在意識層面探討自我和生命,解構「真理」的意義。
5/5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神隱少女》中,湯婆婆用「工作」區分動物與工人階層,從集體社會體制來審視,資本主義如何標準化、規格化工作,使人喪失對自我的掌控感。《神隱少女》中的工作被描繪為一種魔法,活在資本主義下的人是否只是在為了生存而勞動,而非做喜歡且有意義的工作呢?
原來,娜烏西卡才是傳說中的人物,老奶奶口中說的那個必須「一直尋找下去」的人。相信善良的人,就能相信自己;能識別情緒的人,就能發現底層的真實,在不停向下追尋的過程中,成就更真實的世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跨文化、宗教探討的電影,但主題與宗教本身並沒有關係,而是一種關於「我之於自己;之於宇宙」的意識層面交流。本文描述了主角Pi在面對船難和生存困境時,對信仰、人性和生命的反思和掙扎。李安導演突破理性、科學至上的重圍,在意識層面探討自我和生命,解構「真理」的意義。
5/5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Thumbnail
男人困境 51 我認為某一部份男人的各種生活樣貌分析   生活中,有某一部份男人要的,其實就錢財跟女人,更極端一點,想要獲得更多錢財、權力、名聲、地位,其實也不過是要擁有更多的女人,也就是所謂的交配權。   但這部分男人根據不同的出身資源以及後續的人生過法,會有不一樣的過程,分為以下幾種:
Thumbnail
或許有人會說男人婚前婚後不一樣, 或許有些男生是自己主動變心了, 但卻有更多的男生是被動的產生變化的, 例如女生的冷戰, 嫌男生身材走樣了,(女生自己呢?) 嫌男生錢賺不夠多,(女生又賺多少呢?) 甚至幾乎男生除了扛大部分家計,還在工作上幫助女生. 嫌東嫌西,(有的男生不嫌你廚藝,甚至
都說男子薄悻,我見過的多是女人移情。 不是說移情別戀,而是婚後,男人依然熱情洋溢,而女性就變成責任了?她愛上那個家,而男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般來說,女人會嫁一位自己稍微有點崇拜的人,很少例子是因為想要呵護那個人!有位朋友是中文教授,婚前妻子認為他滿腹學問,婚後卻變成那種東西!是啊,平上去入
Thumbnail
女人要經濟獨立,妳才看不到那麼多苟且,有尊嚴的活著。 女人妳更需要自己有錢,特別是有賺錢的能力,好好工作,好好賺錢。 女人追求的不一定是財富,但一定要讓自己有能力有錢,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最近常聽人說女兒要富養,長大才不會隨便一個男生對她好,就被騙去。恩~這句話在我身上確實適用。小時候被窮養的我遇到了年輕氣盛、有理想有目標的男生,我從鄉下部落跑去桃園唸書,畢業後仍然住在附近的學生宿舍,交了男朋友後搬到社區大樓跟男朋友同居,看著那樣的生活就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Thumbnail
男人困境 51 我認為某一部份男人的各種生活樣貌分析   生活中,有某一部份男人要的,其實就錢財跟女人,更極端一點,想要獲得更多錢財、權力、名聲、地位,其實也不過是要擁有更多的女人,也就是所謂的交配權。   但這部分男人根據不同的出身資源以及後續的人生過法,會有不一樣的過程,分為以下幾種:
Thumbnail
或許有人會說男人婚前婚後不一樣, 或許有些男生是自己主動變心了, 但卻有更多的男生是被動的產生變化的, 例如女生的冷戰, 嫌男生身材走樣了,(女生自己呢?) 嫌男生錢賺不夠多,(女生又賺多少呢?) 甚至幾乎男生除了扛大部分家計,還在工作上幫助女生. 嫌東嫌西,(有的男生不嫌你廚藝,甚至
都說男子薄悻,我見過的多是女人移情。 不是說移情別戀,而是婚後,男人依然熱情洋溢,而女性就變成責任了?她愛上那個家,而男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般來說,女人會嫁一位自己稍微有點崇拜的人,很少例子是因為想要呵護那個人!有位朋友是中文教授,婚前妻子認為他滿腹學問,婚後卻變成那種東西!是啊,平上去入
Thumbnail
女人要經濟獨立,妳才看不到那麼多苟且,有尊嚴的活著。 女人妳更需要自己有錢,特別是有賺錢的能力,好好工作,好好賺錢。 女人追求的不一定是財富,但一定要讓自己有能力有錢,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