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養育有感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親師互動等等,備極辛苦。小外孫則除父母和奶奶投注全副心力外,我們偶而也會伺機支援,大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以往的生育、教養沒今日講究,大概都是自然生育,教養方面則多來自親友的經驗,最多的是自我摸索。不像今日,網上資料眾多,今日父母大多依網教養,一切都是為了幼兒,各有所倚,各有優缺,不必細究。

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有了孩子,當然希望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影響,讓他以後能夠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自信且自主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讀書固然重要,然而,一直到孩子上大學,必須離家獨立生活時,我們才感到擔心,因為之前沒讓他們做過家事,甚至連菜市場都沒有逛過,洗衣、煮飯都不會,有能力獨立生活嗎?之前也沒有教過待人接物,有能力獨立處理嗎?情緒管理可以嗎?所以呢?(事實上回思自己也是如此,成長過程中,母親包辦了所有家事,所以我沒有做過家事,沒有買過東西,因此上師專後,朋友互動,生活作息等都必須重新學習,重新適應,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學會一些,又因無人教導,因此,仍有許多學習空間。)

繪本《手,琵琶魚》的故事

繪本《手,琵琶魚》講的故事顯然值得參考,它是這樣說的:從前從前,有個媽媽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孩,為了給予孩子所有的愛,為了想要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小孩用餐時只需要張開口,走路時媽媽會背著孩子走。

直到媽媽逐漸還衰老,需要孩子的照顧,想要孩子拿東西給她吃,但孩子卻因為從來就沒用過手,手早已萎縮不見了。於是媽媽轉而要求孩子能背她走,因為她腿很痛,沒想到孩子對媽媽說,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用腳走過路,所以腳也不見了。

可是孩子卻說:「幸好在母親照顧下,他的嘴巴很大,能夠張開口……。」

媽媽發現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根本就不符合她的期待,便氣得把孩子丟到海裡,任由孩子在淚海中載浮載沉。孩子卻只能不斷哭泣,渴望能再度回到母親的懷中。

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由父母來決定

嬰兒出生後,像一張白紙,你給予什麼,他就得到什麼,你要求什麼,他就學會什麼,過度保護只會害怕改變,遇事逃避,因為他沒做過,所以他不懂也不會,他只能活在父母的庇蔭下。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父母的責任,而且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