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逃避思考與不過度思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兩者在行為上的表現都是「不去想」,但對事情發展的因應表現影響卻差異甚大。

因為不想自己的腦袋一但閒下來就會開始想些有的沒的,因此用各式各樣的娛樂填滿自己瑣碎的時間、讓自己不斷接收聲光刺激、沒有了深思人事物的餘裕。
滑貼文、手機遊戲、追劇、翻過一段又一段影片,但為何最終感覺到的還是無盡的空虛與依然沒有絲毫減少的憂心感旋繞在腦中?最近想讓自己不要過度去思考一些關於未來的事情,然而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活成了一個逃避思考的人。

我想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多半是因為不懂得分辨這兩者的差異吧?

逃避思考很多時候源於不想面對一些過於耗腦的重大行動或抉擇,所以用一句「我很忙」來搪塞、說自己沒空去想那些其實心裡或多或少也知道應該要想清楚的重要事情;不過度思考則是盡了最基本的力去對於當前現狀做出最適因應的判斷與行動後,就此打住不再繼續深究其無限的發展性,做好自己該做、能做的事情就好。

前者不願多加思考,認為「忙起來就不用去想未來的事情」、後者不願多加思考,是警惕自己「盡力而不要過度」。
想讓自己的腦度不要過度運轉卻用錯方法,反而癱瘓了原本該有思考的能力。事實上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其實是好好的坐下來、留給自己一段完成且獨立的時間思考那些令自己感到不安的事,其中包括辨明自哪些是自己能做的事、哪些不是,以減少對未知的恐懼與擔憂。

這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不過度思考是已經想過之後不會仍然對未知抱有過多擔憂、是有能力付應任何發生的,而逃避思考則是說服自己只要不去想那些問題就不存在,然後某天未來就會送你一個急轉彎殺得你措手不及,有的人甚至久久走不出那樣的衝擊。
從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應任何可能的突發狀況來判斷自己是在逃避思考還是只是不過度思考,我認為這是很不錯的辨認方法。

並不是說上述的娛樂就一定是不健康的活動,我覺得差異依然回到執行者本身的狀態。當在進行娛樂活動時,是在激發自己的靈感與想法,或僅僅是對當下娛樂所提供的刺激做出反應、藉由刺激反應來麻痺自己的情緒感受?

再怎麼忙也不能讓自己不去想未來的事情,否則那種當下的充實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自我癱瘓。
想清楚之後就別再對無法掌控的未知耿耿於懷了吧,只要有所準備,未來一切都會好的。

    avatar-img
    5會員
    61內容數
    為自己每天的思考框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65天的思考空間 的其他內容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無關性別,試著讓自己活得可愛並信任這個世界會將理解你的可愛的人帶至自己面前。 所謂可愛不指外貌打扮,而是「懂得愛與被愛」。 可愛是無論誰與之相處都感覺自己回到天真無邪的年紀、無需算計; 是就算平時莊嚴但靠近接觸時卻能自然流露和善與率真的笑容; 是不論年紀歲數,仍然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與接納、勇於...
    「是不是我真的哪裡不好、為什麼我這麼衰?那個前輩就這麼當眾指著我破口大罵還對我主管說我態度不好、連我主管都傻眼,只因為我沒有完全照著他意思做事...」 「朋友都說我太和善,我果然還是得學著不要這麼善良...」 要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堅持善良品行確實很困難,所以花點時間心力挑選一個讓自己可以...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喜歡開啟新嘗試的感覺,無論自己體驗或看著他人的體驗。 比如說原本不畫畫的人第一次拿起了筆畫了些什麼、不會樂器或不唱歌的人開始接觸了音樂、對打扮沒興趣的人開始注重著裝,於是我得以看到屬於他的畫風、演奏歌唱的風格、穿搭的風格與氣質。 還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如果不去做做看就無法顯現的個人專屬特色。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無關性別,試著讓自己活得可愛並信任這個世界會將理解你的可愛的人帶至自己面前。 所謂可愛不指外貌打扮,而是「懂得愛與被愛」。 可愛是無論誰與之相處都感覺自己回到天真無邪的年紀、無需算計; 是就算平時莊嚴但靠近接觸時卻能自然流露和善與率真的笑容; 是不論年紀歲數,仍然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與接納、勇於...
    「是不是我真的哪裡不好、為什麼我這麼衰?那個前輩就這麼當眾指著我破口大罵還對我主管說我態度不好、連我主管都傻眼,只因為我沒有完全照著他意思做事...」 「朋友都說我太和善,我果然還是得學著不要這麼善良...」 要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堅持善良品行確實很困難,所以花點時間心力挑選一個讓自己可以...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喜歡開啟新嘗試的感覺,無論自己體驗或看著他人的體驗。 比如說原本不畫畫的人第一次拿起了筆畫了些什麼、不會樂器或不唱歌的人開始接觸了音樂、對打扮沒興趣的人開始注重著裝,於是我得以看到屬於他的畫風、演奏歌唱的風格、穿搭的風格與氣質。 還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如果不去做做看就無法顯現的個人專屬特色。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停地思考,醒著在想、睡著了也在想,可能因為某人一句話我們失眠一整晚、可能因為某人一個眼光讓我們「腦補」好多故事。活在別人想法中的我們因此用許多框架框住自己,在這本書中由各種角度說一則則小故事,與我們探討是否該用這個看法看自己、看別人。
    Thumbnail
    忘記從那個時候,開始嚮往留白,畫面上有幾處沒有塗抹也
    Thumbnail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每個人都自己選擇的生活型態與做事情的風格、處理模式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停地思考,醒著在想、睡著了也在想,可能因為某人一句話我們失眠一整晚、可能因為某人一個眼光讓我們「腦補」好多故事。活在別人想法中的我們因此用許多框架框住自己,在這本書中由各種角度說一則則小故事,與我們探討是否該用這個看法看自己、看別人。
    Thumbnail
    忘記從那個時候,開始嚮往留白,畫面上有幾處沒有塗抹也
    Thumbnail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每個人都自己選擇的生活型態與做事情的風格、處理模式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