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 伊娃‧凱芬海姆《協助你收穫想法的三個筆記等級》的13條選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1 寫文章時,我常常記得我讀過什麼,但真的要找的時候,很難找到我要的東西。

02 閃念筆記是你日常生活中突然閃現的想法。閃念筆記可以非常短,甚至就一個子,而且你無需組織他們,他們只是你思考的便條。

03 文獻筆記是你從他人想法中提煉出來的重點摘要。我會為我認為高價值的書籍,Podcast,文章,影片做文獻筆記。

04 製作文獻筆記有三個規則:簡潔,用自己的話,以及紀錄參考文獻位置。

05 製作文獻筆記時,我問自己2個問題:這為什麼有趣?有什麼值得記下來?

06 在卡片盒筆記中,你不是依照筆記內容的脈絡來整理筆記,而是按照「你想要發現這些筆記內容」的脈絡來整理筆記。

07 製作文獻筆記的參考資料時,我問自己2個問題:未來什麼情景我會想再次找到這篇筆記?我會在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使用這個想法。

08 永久筆記透過查詢你的閃念筆記與文獻筆記時創造。

09 製作永久筆記時,你是在為自己思考。

10 文獻筆記是在總結別人的想法,複製別人的觀點。永久筆記是在發展,混合,反駁,討論這些觀點。

11 文獻筆記是要點式的,永久筆記則是以散文書寫。

12 製作永久筆記時,我問自己3個問題:這個想法如何結合我現有的知識?這個想法是否與我目前的有的筆記中的想法相符合/挑戰/支持/更新/矛盾?我如何用這個想法來解釋另一個概念,以及他在特定背景下又代表什麼意思?

13 我透過閱讀我的文獻筆記與閃念筆記,尋找我想要進一步探索的想法,原則,概念,進一步製作永久筆記。

Source: Zettelkasten’s 3 Note-Taking Levels Help You Harvest Your Thoughts

raw-image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老師,我應該是先去刷LeetCode,還是嘗試做研究看看,說不定我很有天份?」 一個UCLA大學應用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在表明想加入我們的Trustworthy AI Lab的quick chat中, 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心想:「哇,又是一個紅鶴型的學生。」 這一類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 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 也因此我一直在嘗試如何用3至6個月的時間, 帶領一個尚未完成過一篇研究論文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小朋友, 一步一步從執行研究到論文撰寫,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老師,我應該是先去刷LeetCode,還是嘗試做研究看看,說不定我很有天份?」 一個UCLA大學應用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在表明想加入我們的Trustworthy AI Lab的quick chat中, 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心想:「哇,又是一個紅鶴型的學生。」 這一類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 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 也因此我一直在嘗試如何用3至6個月的時間, 帶領一個尚未完成過一篇研究論文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小朋友, 一步一步從執行研究到論文撰寫,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書寫自己的想法擱在心裡很久,就像書桌一隅總是擺著的一本書,時常想起要拿起來翻一翻,卻總是覺得算了。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我寫東西是有東西要寫,透過文字闡述留札記。 不是用大腦的人生經驗寫出文篇,是非常放鬆專注進入內觀,所以我在寫幾乎長文都是我進入內觀的狀態,會沒有時間跟空間感,完全專注,有其他事情要忙的話無法專注內觀。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目的: 透過記錄&回顧,不斷對自己反覆提問,找出思考的盲點/共通點。就能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找到改變未來的方向。   紀錄:  每天用一句話紀錄一天最讓你在意或關注的事,工作及生活上成功/失敗的事。內容需要讓你能夠回想起當時的心境,回顧時效果才會好。   寫法: 也可針對電影、閱讀、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書寫自己的想法擱在心裡很久,就像書桌一隅總是擺著的一本書,時常想起要拿起來翻一翻,卻總是覺得算了。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我寫東西是有東西要寫,透過文字闡述留札記。 不是用大腦的人生經驗寫出文篇,是非常放鬆專注進入內觀,所以我在寫幾乎長文都是我進入內觀的狀態,會沒有時間跟空間感,完全專注,有其他事情要忙的話無法專注內觀。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目的: 透過記錄&回顧,不斷對自己反覆提問,找出思考的盲點/共通點。就能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找到改變未來的方向。   紀錄:  每天用一句話紀錄一天最讓你在意或關注的事,工作及生活上成功/失敗的事。內容需要讓你能夠回想起當時的心境,回顧時效果才會好。   寫法: 也可針對電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