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生的三次學科知能評量心得記錄_2024.03.16

師資生的三次學科知能評量心得記錄_2024.03.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師資生一定知道學科知能評量~

三進三出,終於社會科精熟😆

Robin 覺得這很不簡單,所以咱們跑去慶功🤣

吃完小火鍋後便也來記錄一下我的心得~


~三次革命成功~

第一次:數學、自然精熟

第二次:國文精熟

第三次:社會精熟


我的主要目的:台南市教甄可加分(但只有初試會加3分)


考完後+與同學討論後的小小心得

(一)考試內容

1.基本上是高中內容,讀高中複習講義感覺即可~

2.各科測驗目標很重要~可以看出社會科多考台灣相關的地理歷史公民

3.從題庫出,如果考試後有檢討,多考幾次便會越考越好囉~~

4.各科感想

國語:字形和聲韻學要多多注意

數學:高中基本的讀一讀就可以了~

自然(我的自然還行,難有建議)

社會:國中社會即可,讀與台灣相關的內容


(二)作答過程

屬於適性化評量,答題後無法修改前面題目。

所以越做越覺得簡單,代表能力弱弱的;越做越覺得難,代表離精熟不遠了!


(三)考古題

有看有機會r


大概就是這樣~期待未來考學科知能評量的人類一切順利( ̄▽ ̄)



avatar-img
天上的一片雲的沙龍
9會員
34內容數
對議題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想法~完成學校學分之餘,也將課程的議題統整記錄,期待在未來有所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學習的小紀錄~ 對我而言,數位是一個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工具。若數位使用得當,可以輔助教學,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動機;若使用不慎,學生非但無法獲得知識,還會造成班級混亂,在學習上產生負面效果。因此在了解數位的應用之前,很同意老師先講述與討論理論的知識架構,藉此了解學生的...
為第一次認真準備多益的自己留下紀錄,也期待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類~ 目前大三,三年前多益裸考825,有接2個高中英文家教,但除了備課與教學之外,日常生活不會用到英文。這次考多益是想衝成績,所以下面的讀書方式會是以技巧為主。 程度:學測英文14級分,可以基本對話 準備時長:3個月,最後一個月密集訓練
這次的研習分成五個部分,其中兩部分可以選擇參加喜歡的議題。第一次遊新竹很期待~今天早上5:30起床趕6:20的客運,很高興在9:45抵達清大的南大校區,15:00結束便趕緊記錄一波,等一下要把清大、交大還有巨城逛完! 研習的五個部分: 學生視角、專家視角、民間聲音、成功經驗、探究實踐
去年的系隊長告訴我:時間要花在刀口上,將一件事情提升到99分,其餘幾項事情60分即可。因此我將大三上的精力擺在兩樣事情:大專生計畫proposal和桌球。 我將系隊目標放在:出去對外比賽一次(人數不足的情況已六年),很高興在各種招生、寫計畫申請經費、辦友誼賽的活動後,今年人數足夠參賽~~
身為教育小透明,第一次聽到教育科技展時眼睛都亮起來了~雖然隔天要期中考,還是要到台北瞭解一下教育新趨勢啦。11/12-11/13,走進每個攤位瞭解詢問一波,也帶給我些啟發~ 分成兩部分闡述:1.教育科技展覽的反思 2.「師師可雙語」之社群論壇筆記
11/03(日)到高師大參與雙閱讀素養研討會,聽了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對雙閱讀素養也有了一些啟發,在這邊記錄筆記&反思~ 【讀寫素養到新素養 陳明蕾教授】 【兩篇論文發表之反思筆記】
學習的小紀錄~ 對我而言,數位是一個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工具。若數位使用得當,可以輔助教學,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動機;若使用不慎,學生非但無法獲得知識,還會造成班級混亂,在學習上產生負面效果。因此在了解數位的應用之前,很同意老師先講述與討論理論的知識架構,藉此了解學生的...
為第一次認真準備多益的自己留下紀錄,也期待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類~ 目前大三,三年前多益裸考825,有接2個高中英文家教,但除了備課與教學之外,日常生活不會用到英文。這次考多益是想衝成績,所以下面的讀書方式會是以技巧為主。 程度:學測英文14級分,可以基本對話 準備時長:3個月,最後一個月密集訓練
這次的研習分成五個部分,其中兩部分可以選擇參加喜歡的議題。第一次遊新竹很期待~今天早上5:30起床趕6:20的客運,很高興在9:45抵達清大的南大校區,15:00結束便趕緊記錄一波,等一下要把清大、交大還有巨城逛完! 研習的五個部分: 學生視角、專家視角、民間聲音、成功經驗、探究實踐
去年的系隊長告訴我:時間要花在刀口上,將一件事情提升到99分,其餘幾項事情60分即可。因此我將大三上的精力擺在兩樣事情:大專生計畫proposal和桌球。 我將系隊目標放在:出去對外比賽一次(人數不足的情況已六年),很高興在各種招生、寫計畫申請經費、辦友誼賽的活動後,今年人數足夠參賽~~
身為教育小透明,第一次聽到教育科技展時眼睛都亮起來了~雖然隔天要期中考,還是要到台北瞭解一下教育新趨勢啦。11/12-11/13,走進每個攤位瞭解詢問一波,也帶給我些啟發~ 分成兩部分闡述:1.教育科技展覽的反思 2.「師師可雙語」之社群論壇筆記
11/03(日)到高師大參與雙閱讀素養研討會,聽了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對雙閱讀素養也有了一些啟發,在這邊記錄筆記&反思~ 【讀寫素養到新素養 陳明蕾教授】 【兩篇論文發表之反思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