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好想變成好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

最近在幫中二生撰寫自學計畫,當初會走上這條路,其實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既不是資優到嫌學校內容枯燥乏味,也不是具備特殊專長需要更多時間練習。

反而是因為情緒障礙、ADHD等狀況,整個環境逼迫我們離開(做出重大改變),強大的外在壓力下,在生命中唯一透出光亮的,就是自學了!

專業資深顧問的經驗告訴我,計畫成功的最關鍵就是釐清目的。但我們是在不得不的情況下走向自學,我總不能寫說就走投無路啦!

進一步細究孩子偶有的笑容背後的原因,他會為了老師在課堂上出了一道數學題,但全班沒人回答(不一定是不會,也可能是不想回答),孩子興奮地舉起手回答,老師滿意的說了句"很好",這樣的簡單的肯定,可以點亮孩子的一天,回家還會願意繼續學習!

寶貴的成功經驗,影響如此之大。只可惜建立在考試、解題之上的學習,讓這樣的笑容顯得曇花一現。靠著外在的肯定、考試的成績,做為持續學習的動機,自然不足以撐起孩子成長過程所需要的大量學習耗能。很快的,又陷入情緒低潮,又被可以快速累積成就感的線上遊戲、聲色俱佳的短影音給帶走了!

媽媽,我也想要當好學生,我也想要有好成績!

那天,孩子一邊哭一邊跟我說:我好想要考一百分,這樣同學就會跟我玩,老師也不會對我生氣了!

眼眶紅著抱抱孩子,面對孩子對成績的誤解與執著,花費不少心思開導,諮商老師也很有耐心協助。但我也不禁思考,我們到底是怎麼長大的?為何這樣的觀念深植腦海,也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前陣子,跟另一個要準備會考的孩子聊到氣候變遷跟碳的議題,孩子聽了一分鐘後,就說:這個會考不會考啦!不用了解那麼多啦!這兩個孩子對知識的需求,竟然就是建立在考試會不會考?拿到好成績,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似乎,他的未來就綁在這幾張紙上了!

享受學習 慢慢學習

慢學、享學,就成為中二生自學的學習目的了!沉浸在浩瀚的知識裡面,慢慢地逐字閱讀、理想、想像,才能感受學習的樂趣,享受得到知識的滿足。

自學後的中二生,現在有更多的時間,泡在圖書館裡找他感興趣的題材。最近問我的問題是:你知道怎樣達到心流的境界嗎?你看過祕密嗎?看著眼睛發亮的孩子,我說,我還沒看過耶,你告訴我那是什麼?

我想,孩子開始走上他自己的人生大道了!

資深環境永續顧問+特殊生家長+想當黑馬的考生家長+喜歡抖音的屁孩家長,關心特殊教育、淨零永續、環境教育跟親子教養,甚麼都會、也甚麼都不夠,有時候躺平,有時候又是效率王。陪著自學並記錄下各種生活大智慧、小聰明跟各種憨...分享經驗跟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學,不只是自己學習課業 更多的是學習面對自己、世界 同時擴展視野、看見可能 充滿曲折的路 是自己讓她變得美好
也許是從小到大的教育體制,把我們丟在競爭的環境,總覺得要爭取第一、要贏過別人,要努力往上,這些觀念在我小的時候一直制約著我,或許我無法成為第一,但想透過贏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深深植入腦袋。 或許是因為脫離校園體制,已經出社會好一段時間,也或許是隔絕社群軟體好長一段時間(久到已經忘記多久😂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的學習困境,並提出了改變學習方式的建議。作者分享瞭如何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並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成果。
Thumbnail
當面對你真正很想要的願景時,給自己太多壓力和期待,反而成為了顯化過程的障礙。建議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安靜下心來,就會感受到平靜帶來的好處。不再有那種失敗和匱乏感,生活中的重擔也會變輕。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我也來記錄幾篇放在粉專的文章,未來回頭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1.除了逼孩子過度努力,人生還有其他選擇,可以讓孩子度過真正美好的一天。 ​ 《#異數》告訴我們,成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制定出來的規則反而壓抑成就,且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生長的時代造就的。名校不是成就的保證,還需要豐富
Thumbnail
這幾天被臉書轉發某補習班學生精美的行程表嚇歪了,關於如此精實、贏在起跑點的童年生活,真的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嗎? 先說結論,根本不需要逼死人的行程,小孩也可以考好成績、上明星學校,但是,就算是明星學校畢業,也不能保證工作職涯順利。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自學,不只是自己學習課業 更多的是學習面對自己、世界 同時擴展視野、看見可能 充滿曲折的路 是自己讓她變得美好
也許是從小到大的教育體制,把我們丟在競爭的環境,總覺得要爭取第一、要贏過別人,要努力往上,這些觀念在我小的時候一直制約著我,或許我無法成為第一,但想透過贏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深深植入腦袋。 或許是因為脫離校園體制,已經出社會好一段時間,也或許是隔絕社群軟體好長一段時間(久到已經忘記多久😂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的學習困境,並提出了改變學習方式的建議。作者分享瞭如何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並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成果。
Thumbnail
當面對你真正很想要的願景時,給自己太多壓力和期待,反而成為了顯化過程的障礙。建議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安靜下心來,就會感受到平靜帶來的好處。不再有那種失敗和匱乏感,生活中的重擔也會變輕。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我也來記錄幾篇放在粉專的文章,未來回頭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1.除了逼孩子過度努力,人生還有其他選擇,可以讓孩子度過真正美好的一天。 ​ 《#異數》告訴我們,成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制定出來的規則反而壓抑成就,且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生長的時代造就的。名校不是成就的保證,還需要豐富
Thumbnail
這幾天被臉書轉發某補習班學生精美的行程表嚇歪了,關於如此精實、贏在起跑點的童年生活,真的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嗎? 先說結論,根本不需要逼死人的行程,小孩也可以考好成績、上明星學校,但是,就算是明星學校畢業,也不能保證工作職涯順利。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