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會開始分享一本新的書—《怎麼說?孩子會聽v.s.如何聽孩子願意說》夥伴們一起在模擬情境下扮演八種想幫助你的朋友(否定你的感覺、富有哲理的回應、建議者、提問者、為另一方辯護、同情、業餘心理師及具有同理的回應)並分享聽到回應後的感受,情境如下:
假設今天你準備了一個開場,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去做預評和練習,但在上台以後,你緊張到什麼話都說不出來,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理你,甚至還有學生站起來嗆你。於是你很沮喪,把這件事說給朋友聽。
我(A)和夥伴雅惠(B)分別扮演的是同情者和建議者,分享我在所有建議裡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A:上台講話真的很難,我那時什麼都說不出來!
B:我覺得你可以多練習如何說話。
A:我知道啊,但這件事真的很難,我下禮拜又要上台了!我只有一個禮拜準備!
B:我建議你不要當老師。
A:……
我在接受建議後,覺得對方只有開口給建議,但沒有顧慮到事情的執行難度和我的心情,給的建議雖然有道理但對現在的我來說沒什麼建設性,反而會讓心情更煩躁,到最後還有一種被否定的感覺。
而夥伴分享他印象深刻的同情片段與感受是:
B:我今天被孩子嗆了。
A:你真不幸遇到這樣的學生?其他班也會這樣嗎?
B:不會。
A:我們班也不會,天哪你真的好可憐!
B:……
夥伴說他對話完後覺得自己真的好可憐,我覺得在這種情況當事者本來已經很難過了,結果朋友卻有種高高在上可憐你的感覺,讓人更鬱悶了。
在體驗過不被同理的感覺後,我們在相似的情境下練習如何給出同理的回應。我覺得即時反應很困難,需要有意識的練習過才能做到3秒內想出好的同理的話語。書上建議我們可以把敘述者的感覺換成另一種感受說出來。在和夥伴對話時,我發現我不擅長把情緒轉換成另一種方式形容,生氣就是生氣,難過就是難過,開心就是開心,焦慮就是焦慮,有時我會太拘泥於詞意,像是我覺得生氣和憤怒是不同的感覺,所以腦袋會打結,如果說話對象先對情緒下了定義,我就會接受這個設定並使用這個詞來附和。例如:
C:我的寵物死了好難過
我:嗯,你看起來真的很難過
(結束)
再給我多點時間想想,我或許會回答:天哪,你現在一定很傷心吧?
這樣就有把他的難過換句話說了。
也能讓他覺得我有在認真聽他說話,和他有共鳴,分享自己對此情緒的理解。
這種被認真對待被在乎的感覺,能讓我更放心的把自己難過的部分說出來。說出來以後就會好一點。
遇到一個難過的人的時候,現階段我還沒辦法做到馬上同理他的感受,但是我會先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比起絞盡腦汁的說服對方不要難過,不如一個單純的擁抱溫暖有力量。
像是寶寶老師個今天閱讀課議課時分享的:他不會直接叫他們「反省」,而是「同理」他們的感受,不預設答案,因為如果你只是為了展現同理心而說一句「我理解你現在很生氣」卻沒有真的同理他的話,你只是在套路他而已,孩子們也感覺得到,所以不要為了同理而同理。
因為 今天我們要見面 所以太陽才升起 因為 你手中的那條線 風箏才放心的去飛
這季的最後一堂閱讀課,寶寶老師在結束時放了A-Lin 的大大的擁抱當背景音樂,我覺得很適合送給這些即將要去日本交流的孩子,彷彿是在和他們說:「放心,背後有我在;去吧,好好展現你們努力一季的成果!」
你是我的全世界 錄下你每一個表情 隨身帶著你的臉 放在我的口袋就像指南針 不管離多遠
孩子們就算遠在國外,仍然會掛記著你,記得有個家可以回。
以父母或孩子的視角來細品這首歌,每一字每一句都直戳人心。我們能夠和孩子們一起度過的日子只會隨著時間流逝減少,我們可以擁抱彼此的日子又還要多久呢?
實孩們,祝你們去日本交流順利,學的快樂,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