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拋出問題,試著讓孩子換位思考

親子教養|拋出問題,試著讓孩子換位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幫朋友代課作文班,孩子們看到我,忍不住抱怨。

「怎麼又是代課老師!」

「老師都不想上班嗎?」

「老師有要回來上課嗎?」

孩子們對我並不陌生,所以自然可以放心的對我說出心裡的想法,玩笑的語氣中透露出疑惑。

朋友最近事情特別多,過年前就請假了,年後回來兩堂課也請假,孩子們好一陣沒見到她,想念了。我可以理解孩子們心中的焦慮,和些許的不安全感。

raw-image



我問孩子們,

「你們在學校會請假嗎?」

「會啊!」

「都因為什麼事情請假啊?」

「生病~」

「出國去玩。」(⋯⋯以下省略各種奇怪理由,越講越嗨)

「看起來請假都是有原因的,對嗎?」

「老師也不是故意要一直請假,他是真的有事情,而且找代課老師很麻煩,有時候還會找不到人代課呢。上次就不是我來,對吧?因為我也有事,沒辦法來。」

孩子們慢慢安靜了下來,似乎可以理解老師的難處。

「下禮拜她就會回來囉。你們就可以看到她了~我們來上課吧~」


拋出問題,試著讓孩子換位思考,他們會更懂得同理。

相較於解釋跟說道理,或許他們也更能理解跟體會他人的感受與困難。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4會員
28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