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如何和一段工作好好說再見?

延續在上一篇文章中談論到,如何判斷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然而,在真正做了決定之後,又該如何為一段工作關係劃下句點呢?


這幾年下來,自己經歷過也看過各種例子。先撇開充滿負面情緒、憤而離職的情境,單純以好聚好散的案例來看,有以下幾個關鍵要素,能夠讓自己與一段工作關係好好地道別。


如果分為內外在來看,分別會是:

  • 外在 - 妥善交接、關係維繫
  • 內在 - 自我詮釋、內心儀式


這篇文章將會進一步討論外在的兩個關鍵因素,而內在因素將會保留在下一篇文章來進一步分享。


外在 - 妥善交接

說老實話,我覺得交接是所有工作裡重要卻很難做好的一件事。

原因不外乎離職者與留下來的人,彼此有著截然不同的心境,以及明顯的資訊落差。此外,要如何在短暫的 10-30 天內,協助接手的同事能夠有效承接業務,也非常吃離職者的教學能力,以及承接者的學習與上手速度。然而,即便有這麼多的變因,交接的核心其實不外乎以下幾個要素:

【工作盤點】把手上到底有多少工作全部列下來,包含:

  • 究竟有哪些目標、專案(project)、任務(task)
  • 以上這些要分別交付給誰?
  • 實際上要交給對方什麼?從已存在的 SOP 文件、只存在腦海的資訊、業務關係人/窗口,到協作工具(包含實體與線上的工具)等等
  • 被交付的工作/任務,在交接期有沒有試做/實作的機會?承接業務的人何時要開始獨立運作?
  • 如果不是延續、規律的專案與任務,那麼工作文件/檔案要由誰來檢視與歸檔

【交接協調】

  • 會是讓一個承接者,還是讓多個承接者來接手?而承接業務的對象是已經在組織中?又或者是還在對外招募中,目前內部暫時沒有?

【交接檢核】

  • 會是由誰來檢核每項交接的進展與成果?做到什麼程度是交接完成?

當離職者與承接者都能夠清楚地回答出以上問題,基本上就已先掌握大致框架與邏輯,處於資訊相對平等的狀態。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不會有完美的交接,肯定會有些事情是彼此都不知道彼此不曉得的情況,畢竟連平日一起工作,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溝通摩擦的情況,更何況是處於過渡時期的交接。


外在 - 關係維繫

在能夠做到妥善交接的前提下,離職者與同事之間有很高的機率能維持正面關係,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離職者所展現出的是積極與負責的態度,就職場素養來說,這代表著專業的表現。

奠基於以上前提,其餘的其實端看離職者的行事風格,以及公司對於員工離職的態度。曾經看過有離職的同事寫道別信給有工作往來的窗口,也曾看過揪團,一起去吃飯、唱歌、喝酒來歡送,但也看過相對低調,只跟少數同事往來,甚至是默默離開的案例。

不過,不論你的選擇是哪個,都別忘了與曾經互動密切、相對合得來的同事互留聯絡資訊,畢竟某些工作圈並不大,彼此未來都有再度相遇的機會。

而關於公司對於離職員工的態度,曾看過公事公辦,單純公告人事異動的例子,也看過公司主動籌組歡送,或是在團隊會議結尾有個小小儀式,與離職員工合照或贈禮。

這些做法取決於公司的文化風格、團隊在當下的情境狀態,以及與離職者的關係。因此,不會有標準的做法。


總結

綜合以上會發現,離職者最能夠掌握的其實是妥善交接,因為你最熟悉自己手上原有的一切業務。

再來便是內在因素,因為那是作為要離開的人,如何回頭看待這段工作經驗,以及為自己進行專屬於個人的儀式,來好好地與一段經歷道別。

然後,重新整理好自己,

為下一段工作的展開,做好準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