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尿酸會引起痛風

謝謝病人的迷克夏和紅豆湯圓

感恩

-----------------------------


尿酸會引起痛風

尿酸是人體內老廢細胞(胺基酸及核酸)-「普林」代謝的最後產物。

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胺基酸、核酸等分解而來,而20﹪是由含普林或蛋白食物代謝而來。

普林在「肝臟」代謝形成尿酸,再由「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尿酸值多少會痛風?

男性超過7mg/dL、女性超過6mg/dL就是尿酸過高。

雖然尿酸過高以男性居多,由於女性在「停經前」有荷爾蒙保護,尿酸高的現象不多,但停經後尿酸就會開始攀升。

尿酸高會變成結晶、堆積在皮下和關節,形成「痛風石」,造成急性關節疼痛甚至變形。

不過尿酸高「不一定」會有關節腫痛等痛風症狀,大約只有1成的人會有明顯的痛風症狀。


哪些人是「痛風」的好發族群?

1.喜愛吃內臟、海鮮易讓體內尿酸含量增加。

2.吃太多含蛋白質的食物:普林的來源有約15~20%來自食物中的蛋白質。

3.服用利尿劑:服用利尿劑會加速排除體內水分會使尿酸濃度提升。

4.「過度節食」不吃東西:因為缺乏營養而影響代謝功能,導致尿酸排出受到阻礙。

5.工作壓力大:壓力大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異常,使尿酸生成量增加。

6.嗜酒成性:酒精代謝後會產生「乳酸」,乳酸會優先排出,使尿酸積留在人體內。

7.「高強度無氧運動」:喜愛重訓、打籃球、網球、拳擊等高強度無氧運動的人,因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會燃燒熱量而產生普林,激烈運動也會生成大量「乳酸」,加上大量流汗使排尿量減少,都會阻礙尿酸的排除,因此較容易發生痛風。

8.攝取過多甜食、喝含糖飲料: 每天喝2杯含糖飲料的人,罹患痛風的機率比不喝飲料的人高出85%。

9.肥胖:肥胖會影響身體代謝機制不佳,使尿酸積留在體內。

10.家族有痛風史:家族中有痛風病史,自身會發生痛風的機率高達40%。


藥物治療:

在急性期時治療以「緩解疼痛和消炎」為主,

而預防用藥則著重於「控制尿酸」的濃度,



常見的急性期用藥(消炎)主要有以下3種:

1.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透過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產生消炎解熱鎮痛的效果,但副作用有胃痛、出血、「腎衰竭」

2.秋水仙素(Colchicine): 秋水仙素是一種可有效「減輕痛風疼痛」的消炎藥,秋水仙素可能增加「肝、腎患者」不良反應風險,副作用有噁心、嘔吐、腹瀉、喉嚨痛、胃痛、胃灼熱、黑便、血尿…等副作用。

3.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類固醇藥物可以控制痛風炎症和疼痛。



預防痛風復發的藥物(降低體內尿酸濃度)

1.Allopurinol安樂普利諾,副作用: 出疹、搔癢、發熱、噁心、肌肉疼痛

2.Febuxostat,副作用:可能會有「肝功能異常」、皮疹、噁心、關節痛等相關

3.Benzbromarone優力康: 「肝或腎」功能不良之病人要小心,副作用:蕁麻疹、發疹、顏面發紅、紅斑、搔癢感、胃部不適、肝臟發炎。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高雄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針灸

#痛風

#尿酸

#傷腎

#傷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高雄鳳山的中醫師。專長: 婦科、兒科、內科、眼科、針灸。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中山東路192巷58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