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重新定義自己,不以身分界定你是誰

「把一個身分抓的太緊,你會變得脆弱易碎。

失去那一樣東西,你就去失去自己了。

倘若你一輩子都以一種方式定義自己,那個身分卻消失了,那麼,你現在是誰?」—-摘自《原子習慣》


有的人透過工作獲得成就感,因 此方式證明自己還活著,對他來說這 是他存在的意義。

人總有一天身體機能會逐漸退化,就到了下個階段-退休。

但如果他像 經典老片電影《刺激1995》裡的圖書館員老布一樣呢?曾嚮往監獄外的世界。

但在這過了大半人生,

心裡跨不出監獄與外面世界的那道「牆」,

甚至起了殺害同夥的想法讓他能繼續留在監獄裡,只因他認為這裡

已經是他的全部了。

出獄不久後,

他不知道自己

為何而存在著,為何而活著

最後選擇上吊自殺。

他因體制化,無形接受了這種身分認同且根深蒂固。


要減輕身分喪失造成的影響,

關鍵就是「重新定義自己」。

並時常內省與複查,避免你常處於一種身分認同框架下造成的「自我滿足」。

也避免與身分認同連結越深,

越會捍衛而不接受指教與批評。

因為長期下來會演變成為人家口中說的「只用自己一套方法在做事」、或是倚老賣老、不創新、不願接受新事物。


結論:

「不要讓身分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摘自《原子習慣》


「恐懼束縛靈魂,而希望釋放你的心靈。」—摘自 《刺激1995》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

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沾滿了自由的光輝。」—摘自《刺激1995》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theshawshankredemption #atomichabit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