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書 / 《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我從一段三人關係中看見我自己在感情中的盲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很喜歡作者那溫柔有力的文字衝擊我的大腦的那種痛快感。


從洪承銀的《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我藉以一窺她和她的兩個戀人,宇宙和知敏平凡又不平凡的生活。在承銀恬淡溫柔的字句間,我看見愛情不一樣的樣貌,更重新反思在社會那堅不可摧的龐然框架下,我的感情觀又是如何的深受影響。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像他們一樣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有著主流性別認同和戀愛傾向,在現今的社會制度下,戀愛對於我是相對簡單的。談著社會認可的戀愛,我總是自以為自己對於其他性向認同和戀愛選擇有著足夠的理解,直到讀這本書我才越發意識到自己粗淺的認知根本不足掛齒,更對自己的自滿感到羞愧。


這本書存在的目的並非倡導多邊戀的愛情模式,也並非想要在一夕之間改變社會現存的異性戀愛情腳本,反而是像小說家劉芷妤於推薦序裡所寫的,這本書更像一扇窗,提供一個看見其他可能的機會。而偏好單一戀愛的我,也從中看到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愛情狀態和模式。


三人的戀愛,遠比他人想像的還要更平凡。


在承銀的溫柔書寫下,我如同牆上的蒼蠅,觀察著三人的生活片段。和其他人一樣,他們也會因為晚餐要吃什麼而煩惱,為了家務工作分工爭吵,在彼此間的愛、佔有慾和忌妒心間努力地維持平衡。


而我也在這樣的他們三人身上,看見了自己嚮往的愛情樣貌。


他們在一天工作結束後回到一起的家,一起煮飯、吃飯、各自收尾各自的一天後再一起回到客廳小酌對談,聊著彼此的生活、對於三人關係的反思和改進還有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心和討論。能夠面對彼此,坐下來促膝長談的誠實對話,這樣的關係又有多少情侶可以做到?大家都知道在感情中溝通是維繫關係、增進親密感很重要的一環,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對彼此坦誠相待,又真的做到包容彼此最黑暗醜陋的部分?


面對外界的雜音,惡毒的眼光,他們堅定的選擇和彼此的愛情,為自己的愛情發聲,誠實的面對真實的自己,也努力一起建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關係。學習這個詞的反覆出現,更讓我重新思考反省我自己在愛情中的模式。


承銀寫道,愛情和戀愛並非浪漫幻想,而是為了攜手同行,鍥而不捨地協調並勞動。我誠實的面對過往的自己,原來曾在愛情中任性跋扈的自己也曾經是暴力的一方。但那樣是真的愛嗎?反覆思索,我知道那時的自己,只是沈浸在名為愛情的成癮症狀,忽略了對方的個體性,自私的追求自我滿足,找個人填補我身邊的空位罷了。


如同宇宙在訪談中曾說的,多邊戀並不是一種「狀態」,而是「努力」的過程。平凡的愛情背後,是在參與在之中的每個人努力下的結果。他們三人的愛情平凡又美好,但為了維持這樣的狀態,三人都不間斷地付出努力才能達到。但其實所有關係也應如此。


想到現在自己深愛的人,我也一直都在和他的關係中學習成長,我觀察他的行為和情緒、了解他表達愛的方式又如何感受到被愛、理解他喜歡的和討厭的一切。愛情並不是一種「狀態」,而是「努力」的過程。


愛是什麼?端看你自己給予的定義。


這是我在書中特別喜歡的一章。一次的媒體訪問,承銀被問到這個問題,卻瞬間啞口無言。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也正是貫穿此書的主軸,到底愛是什麼呢?


採訪者智賢率先回答語塞的承銀,自己透過自己看待貓的心態發現 「讓貓獨自留守在家的歉疚、無法清楚溝通的距離感、對於牠或許會先離開我的恐懼,忍受這類情緒並專注在相處時間;選擇並堅持互相信任的意志,即使感到不安仍堅定,這不就是愛嗎?」


這讓我也忍不住思考,對我而言愛是什麼?我想著我深愛的他,像風一樣的他。我並不想抓住,因為我就是愛著他這樣隨心自在又獨立自由的他。比起緊緊追逐著風,我更想靜靜的躺在草地上享受那陣風輕浮我的髮絲和肌膚,環繞著我的那陣溫暖。溫柔又舒適,那是他愛我的方式。愛著他愛我的方式,並且用他喜歡的方式愛他,這也是愛吧!


知敏:「和承銀、宇宙、小月、貓頭鷹、麻雀、咖哩(三人共養的四隻寵物犬)建立關係,並且一起生活、一起感受世界,這一切就是愛吧。」


宇宙:「甘願打破自身的界線,並讓對方踏入界內的關係。當異質的存在進入我的內心時,可能與既有的一切不協調,抑或改變甚至排擠某部分的我,但即便如此,仍舊欣然地承受緊張及不安讓對方踏足我的生命。」


書尾在和宇宙和知敏的訪談中透露他們也各自的分享他們對於愛的看法。不論是對父母親人、朋友或寵物的愛,每個人的描述雖有那麼些相似之處但也不一樣。對於智賢而言,愛是承受不安的意志;對於知敏而言,愛是一起生活、一起感受世界;對於宇宙而言,愛是欣然地讓對方踏入自己的界線之內;而對我而言,愛是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


這也說明了所有感情的不可複製性。愛有成千上百萬種樣貌,是屬於身在其中的個體們專有的感受和經歷。但在一對一異性戀主導的社會中,我們的腦袋已經無可避免地被置入了預設好的愛情劇本,傻傻地期待每段愛情符合世俗的框架,忘記了每個個體及每段關係的獨一無二。


當失去選擇的自由,還有所謂平等嗎?


書中也寫了很多關於他們身為多邊戀者在社會上所遭遇的排擠、歧視和刻板印象。因為這樣不被世俗普遍認同的關係,即便他們決定堂堂正正的公開戀愛,也會被各式各樣的意見攻擊,更被排除在社會福利和規則之外。

在我們眼中像是租屋、外宿旅遊,生病看醫生,避孕等,這些只要活著身為人就理應擁有的自由和權利,對於非主流的少數群體們,光是從如何和對方解釋自己和伴侶的關係開就卻有如登天般困難重重。像拍全家福這種看似再也平凡不過的簡單生活瑣事,承銀、宇宙和知敏也因為多邊戀者的身份無法輕易達成,最後多虧認識的朋友才能一圓心願。


作為非主流關係被社會排除在外的對比,承銀也特別提及人和寵物相伴的關係。同樣也是愛,人和寵物間的愛也經常被社會所忽略。大部分的公共場合限制寵物的進出,公司的請假系統也忽視對於寵物離別時可能需要的心靈支持等,從這些例子,可以得知在這個以主流社會價值和關係為優先的社會,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排擠其他同樣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個體的基本權利。


這也回顧到最初的話題,愛到底是什麼?又真的有正確答案嗎?被社會貼上「奇怪的關係」的承銀、宇宙和知敏,難道他們間的愛會不如我們所謂世俗認同的愛嗎?我們又有什麼資格用自己主觀的優劣來評斷與我們不同的愛,並否定他人的選擇呢?這樣的社會還有自由平等可言嗎?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袋被很多的情緒和想法覆蓋,正因為知道這本書的重要性,在書寫這篇讀書筆記的時候更覺得困難。看著承銀、宇宙和知敏不同的三人關係讓我對於愛有著不一樣的認識,從中獲益良多,也希望看到這裡的你,能夠以尊重開放的心態去閱讀這本書,好好思考,你心目中的愛是什麼呢?


內容總結
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
5
/5
avatar-img
6會員
23內容數
離開荷蘭後,我又該何去何從。紀錄過往回憶的同時,也在摸索何謂理想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ss Tooth 牙子小姐 的其他內容
「在韓文中有個詞,『因緣』,它的意思是天意或是命運,特別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他應該來自佛教和輪迴的信仰。即使只是在路上擦肩而過的偶遇也是一種因緣,因為他們在前世一定有些關係,他們才會相遇。」
5/5之前的我們
在這個人生十字路口,我很困惑,到底什麼是我想做的事呢?這時候看到了《請叫我遊民小姐》這本書,第一眼就被書名吸引。一開始閱讀便停不下來,不知不覺更被遊民小姐的文字療癒,看著他平靜幽默地對在廣告業的鬼故事侃侃而談,到最後如何下定決心放下所有的成就選擇內心真正嚮往的理想生活。
4/5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4/5可憐的東西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4/5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在韓文中有個詞,『因緣』,它的意思是天意或是命運,特別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他應該來自佛教和輪迴的信仰。即使只是在路上擦肩而過的偶遇也是一種因緣,因為他們在前世一定有些關係,他們才會相遇。」
5/5之前的我們
在這個人生十字路口,我很困惑,到底什麼是我想做的事呢?這時候看到了《請叫我遊民小姐》這本書,第一眼就被書名吸引。一開始閱讀便停不下來,不知不覺更被遊民小姐的文字療癒,看著他平靜幽默地對在廣告業的鬼故事侃侃而談,到最後如何下定決心放下所有的成就選擇內心真正嚮往的理想生活。
4/5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4/5可憐的東西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4/5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沒有講述到書中的大概劇情走向,不會有爆雷的問題,可以安心服用🥰🥰。裡頭主要是關於我的感情觀還有我對書中字句的詮釋與看法,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寫得不好請多包涵🙇🏻‍♂️。雖然是書評,但是要看到最後才知道我對於這本書真正的想法,前面基本上都是由半評論半創作的形式,來鋪成我的核心思想。
Thumbnail
情感的依存中,愛一個人,我們有著千百種的方式,但有些方式不見得清晰、具體,或許我們都曾在某些舉動的行進間參雜了些微的愛意?而舉手投足間,有人接納、有人坦承,想當然,亦有人抗拒與逃避。 然而,從《我願意為妳朗讀》這本書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即使歷經撕毀與拉扯,愛依然不言而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沒有講述到書中的大概劇情走向,不會有爆雷的問題,可以安心服用🥰🥰。裡頭主要是關於我的感情觀還有我對書中字句的詮釋與看法,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寫得不好請多包涵🙇🏻‍♂️。雖然是書評,但是要看到最後才知道我對於這本書真正的想法,前面基本上都是由半評論半創作的形式,來鋪成我的核心思想。
Thumbnail
情感的依存中,愛一個人,我們有著千百種的方式,但有些方式不見得清晰、具體,或許我們都曾在某些舉動的行進間參雜了些微的愛意?而舉手投足間,有人接納、有人坦承,想當然,亦有人抗拒與逃避。 然而,從《我願意為妳朗讀》這本書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即使歷經撕毀與拉扯,愛依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