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歐姆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又是在Instagram收藏裡面找到的低脂高蛋白料理,豆腐歐姆蛋!做法大概是這幾個減脂餐中最簡單的,只要全部喇一喇下去煎就好!

先打三顆蛋進碗中,加入醬油、味霖、烹大師,這個食譜是日式口味!然後將一盒嫩豆腐加入其中,切蔥花,越多越香,然後全部一起攪碎喇喇欸,賣相有點…哈哈一言難盡,但是煎起來十分好吃喔♡

我看食譜影片都可以翻的很美像歐姆蛋包,為什麼我的破掉了!但是嚐了一下,嗯嗯嗯嗯嗯嗯!非常好吃!嫩豆腐增加了份量,蔥花滿滿有夠香,烹大師起到了一個鮮味的作用,醬油和味霖增加鹹甜口感,整體是非常嫩的厚煎蛋,一口氣吃不完,要分兩餐來吃!

感覺蔥花還是沒有放夠多,我放了三隻蔥,應該還要更多會更好吃!感覺也更好看~但是這樣吃就很好吃了喔,雖然沒有成功的翻成蛋包的形狀,但是自己吃嘛,好吃就好,不用太在意形狀啦哈哈哈~

avatar-img
關妍妍|分享喜愛的事物
7會員
23內容數
分享一切美好喜愛的事物 (๑•̀ᄇ•́)و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起來可能有點一言難盡,但真的好好吃!麵條裹滿了馬鈴薯泥鹹香風味,入口滑溜溜的,這次做的有點乾,一開始還拌不太開,後來加點煮麵水就好了。 我在滑小紅書的時候,發現了他們有所謂的「土豆泥拌麵」,中國的土豆就是台灣的馬鈴薯,所以我也來做一個台灣版不辣的「馬鈴薯泥拌麵」! 我喜歡吃蒜,所以加了不少蒜末
我熱愛各種馬鈴薯料理,鬆鬆軟軟的口感實在是太讓人喜愛,不管是早餐店的薯餅蛋餅或是麥當勞的薯餅,我都好喜歡!多年前看到松露玫瑰姐姐在部落格分享的「阿莫先生家馬鈴薯煎餅」,讓我口水無法止住,所以學會下廚之後,只要有多餘的馬鈴薯,我就會拿來做成馬鈴薯煎餅,外加一顆半熟蛋! 煎餅材料非常簡單,最麻煩的就是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看起來可能有點一言難盡,但真的好好吃!麵條裹滿了馬鈴薯泥鹹香風味,入口滑溜溜的,這次做的有點乾,一開始還拌不太開,後來加點煮麵水就好了。 我在滑小紅書的時候,發現了他們有所謂的「土豆泥拌麵」,中國的土豆就是台灣的馬鈴薯,所以我也來做一個台灣版不辣的「馬鈴薯泥拌麵」! 我喜歡吃蒜,所以加了不少蒜末
我熱愛各種馬鈴薯料理,鬆鬆軟軟的口感實在是太讓人喜愛,不管是早餐店的薯餅蛋餅或是麥當勞的薯餅,我都好喜歡!多年前看到松露玫瑰姐姐在部落格分享的「阿莫先生家馬鈴薯煎餅」,讓我口水無法止住,所以學會下廚之後,只要有多餘的馬鈴薯,我就會拿來做成馬鈴薯煎餅,外加一顆半熟蛋! 煎餅材料非常簡單,最麻煩的就是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