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常用社群媒體的讀者對「解決能力」四個字應該是不陌生
今天是六年來收到畢業前夕最後一科成績的日子,來回答當年個申想不明白的問題。
坦白說,實務上我認為一般學生認知的「解決問題」都還是在圍繞著「回答問題」的思路在面對學業,什麼意思:一道 Problem 出現,助教很可能按你能做到的部份給分,看這個問題以你的能力可以拆解到什麼程度。
可是細想這種問題通常只會處理「部分比例」的狀況來看,問題肯定沒有就此消失。
現翻閱當年保留的個人申請書審檔案時,就有些會心一笑,大概可以開始理解在教授們眼中:如果你所提到的解決問題,只是在學業成績上有所展現的話,你正在成全的事情其實只對於你個人提升有所幫助。
這感覺是:假如你提的方法可行,請務必把問題收拾完整,稱為解決問題。
...
大一的時候我設定做一道「菁英也走過的資訊不平等」題目,處理高中生升學的問題。
當時我提了非常多方法:簡報學習、教授訪談及設立多元講座,在期末評分的時候有老師提到: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現在回想起來的話外之音就是:一個題目它固然是有很多種解法,但讀到大學的你應該要開始有能力挖掘出根本性方案。
如果我在最後成果有感受到其成效不彰,就說明學術思維上沒有找到最適解。
本學期是我全學年唯一一堂要上機做數據分析的課,收尾才開始感覺,首先是這個問題設定本身就有可行性的疑慮,比方說:菁英指的是什麼範圍的人;統計學上還有在做分析前,有將群眾「適度」分群的參考方法,像這一點就是我當時的疏忽了。
讀完這麼多書,你認為有什麼問題看到了想進一步找出解,差不多就是讀大學的用意。
到這讀者大概就明白,多元講座在問題上不是不能做,但它還只是回答問題的一環。
像「資訊不平等」的設定,雖然看的出來是要弭平高中和大學升學之間資訊的落差,希望學生們選填志願的時候可以多點資訊來源參考,但這個是他們只要習慣網路環境,加上一點自學動力,就不太需要動用講座處理的問題。
加上沒有後續追蹤,這問題只會現象級的持續存在,就是我在這門課低分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大學的成績反應尤在學術性質重的報告上,標示個人解決問題能力的程度是相對清楚的,它會很明確指出:你現在所在意的這件事,一、你可能只是試圖處理它,而不是解決它,二、可能會有其他人做的更好。
新鮮人為何踏入職場會坑坑絆絆的,只因為面對問題始終是停留在「處理」階段上。
...
這樣應該很清楚了:為何教授總喜歡看到學生表明他們自己,多過於宣稱解決問題
從同一個角度來看,也是我其實不贊成人把自己「工具化」的主要原因。
就 ... 你並不是把自己打造的很好用,然後來解決人生這道難題,因為會發覺不管在哪條路上,就是會有人表現比自己好;工作的思路也是同一條:公司的聘僱是要人來把問題完整收尾,並不是來看我本人只能把問題處理到什麼進度、有沒有多努力。
所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點,就不會出現在個申的書審上,大學勢必有要你帶走。
這個思路可以再戳穿普通人看待大學上會有的一個盲點,就是面對人生這道題目,通常會直接設定「薪水」是最適解,所以這是他們的眼中剩下醫牙電資的結果,再加上社群貼文推播的演算法,就看不見其它年薪千萬的可能。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