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在講的解決能力到底是什麼意思|十年大學談 Ep.8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很常用社群媒體的讀者對「解決能力」四個字應該是不陌生

今天是六年來收到畢業前夕最後一科成績的日子,來回答當年個申想不明白的問題。

坦白說,實務上我認為一般學生認知的「解決問題」都還是在圍繞著「回答問題」的思路在面對學業,什麼意思:一道 Problem 出現,助教很可能按你能做到的部份給分,看這個問題以你的能力可以拆解到什麼程度。

可是細想這種問題通常只會處理「部分比例」的狀況來看,問題肯定沒有就此消失

現翻閱當年保留的個人申請書審檔案時,就有些會心一笑,大概可以開始理解在教授們眼中:如果你所提到的解決問題,只是在學業成績上有所展現的話,你正在成全的事情其實只對於你個人提升有所幫助。

這感覺是:假如你提的方法可行,請務必把問題收拾完整,稱為解決問題

raw-image


...


問題設定

大一的時候我設定做一道「菁英也走過的資訊不平等」題目,處理高中生升學的問題。

當時我提了非常多方法:簡報學習、教授訪談及設立多元講座,在期末評分的時候有老師提到: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現在回想起來的話外之音就是:一個題目它固然是有很多種解法,但讀到大學的你應該要開始有能力挖掘出根本性方案

如果我在最後成果有感受到其成效不彰,就說明學術思維上沒有找到最適解。

本學期是我全學年唯一一堂要上機做數據分析的課,收尾才開始感覺,首先是這個問題設定本身就有可行性的疑慮,比方說:菁英指的是什麼範圍的人;統計學上還有在做分析前,有將群眾「適度」分群的參考方法,像這一點就是我當時的疏忽了。

讀完這麼多書,你認為有什麼問題看到了想進一步找出解,差不多就是讀大學的用意



解案

到這讀者大概就明白,多元講座在問題上不是不能做,但它還只是回答問題的一環

像「資訊不平等」的設定,雖然看的出來是要弭平高中和大學升學之間資訊的落差,希望學生們選填志願的時候可以多點資訊來源參考,但這個是他們只要習慣網路環境,加上一點自學動力,就不太需要動用講座處理的問題。

加上沒有後續追蹤,這問題只會現象級的持續存在,就是我在這門課低分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大學的成績反應尤在學術性質重的報告上,標示個人解決問題能力的程度是相對清楚的,它會很明確指出:你現在所在意的這件事,一、你可能只是試圖處理它,而不是解決它,二、可能會有其他人做的更好。

新鮮人為何踏入職場會坑坑絆絆的,只因為面對問題始終是停留在「處理」階段上


...


這樣應該很清楚了:為何教授總喜歡看到學生表明他們自己,多過於宣稱解決問題

從同一個角度來看,也是我其實不贊成人把自己「工具化」的主要原因。

就 ... 你並不是把自己打造的很好用,然後來解決人生這道難題,因為會發覺不管在哪條路上,就是會有人表現比自己好;工作的思路也是同一條:公司的聘僱是要人來把問題完整收尾,並不是來看我本人只能把問題處理到什麼進度、有沒有多努力。

所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點,就不會出現在個申的書審上,大學勢必有要你帶走

這個思路可以再戳穿普通人看待大學上會有的一個盲點,就是面對人生這道題目,通常會直接設定「薪水」是最適解,所以這是他們的眼中剩下醫牙電資的結果,再加上社群貼文推播的演算法,就看不見其它年薪千萬的可能。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31會員
348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他會這麼做」都是因為你的行為有失時,這絕對是不對的,因為是他把你的行為與「如何干係到他」強硬掛勾。
Thumbnail
2025/04/24
「他會這麼做」都是因為你的行為有失時,這絕對是不對的,因為是他把你的行為與「如何干係到他」強硬掛勾。
Thumbnail
2025/03/26
那天爬到一則留言好寫入我心:如果連勞基法戰神這樣的人都會被洗臉,這使我不禁好奇台灣人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存在在社會上。
Thumbnail
2025/03/26
那天爬到一則留言好寫入我心:如果連勞基法戰神這樣的人都會被洗臉,這使我不禁好奇台灣人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存在在社會上。
Thumbnail
2025/03/21
這種本來壓低自己以驅使自己成長的立意本應該是良善的,卻也是別人能不費力將問題轉嫁於你的根源。
Thumbnail
2025/03/21
這種本來壓低自己以驅使自己成長的立意本應該是良善的,卻也是別人能不費力將問題轉嫁於你的根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大學老師發過一篇文。 大意是:每天走校園思索著, 「擁有自己夢想的人啊、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啊, 究竟是幸福的? 還是只是自我滿足?」   自那之後,我自己也思考著。   幾個月後,我的答案是...... 「都是」。 所有的面向,皆,成立。 「所見皆是」。    其實,我高
Thumbnail
大學老師發過一篇文。 大意是:每天走校園思索著, 「擁有自己夢想的人啊、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啊, 究竟是幸福的? 還是只是自我滿足?」   自那之後,我自己也思考著。   幾個月後,我的答案是...... 「都是」。 所有的面向,皆,成立。 「所見皆是」。    其實,我高
Thumbnail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解答大學生會遇到的問題,包含: 考不上好學校,是否註定前途無「亮」? 選錯了系所怎麼辦? 哪些技能是老師不教,但自己最好要知道的? 馬上要畢業,是要考研究所還是工作?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解答大學生會遇到的問題,包含: 考不上好學校,是否註定前途無「亮」? 選錯了系所怎麼辦? 哪些技能是老師不教,但自己最好要知道的? 馬上要畢業,是要考研究所還是工作?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