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富都青年》與社工」」(上)

    ​​

    年初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分享時,有一位女聽眾問了一個當時我沒搞懂的問題。

    具體問題我已經模糊了,但或許她詢問的是關於電影《富都青年》中的社工角色佳恩。

    「抱歉。我還沒看《富都青年》。」

    所以我沒法回答她的問題。

    上禮拜,網飛上的《富都青年》,我也總算看完了。但很可惜,我已經忘了聽眾的問題。

    在最近版本的簡報裡,我做了一頁簡報,主要是想討論,我從何種角度切入社工與個案的故事,並談到過去以不同形式展現的社會工作。大體上,我認為民眾通常透過這四種常見的「非工作場合」理解社工與社會福利事業。


    社工與社會福利被大眾所知的四種樣貌

    第一種,感人故事。

    政府或社福單位發布以外部宣傳(外宣)為訴求的「感人故事」,社工會在極小的篇幅露臉。不過,通常新聞稿都是點綴,我們並非文中主角。畢竟重點是「感人」,而宣傳內容更著重在形塑形象,政府跟組織多棒、多麼努力讓個案擺脫困境,進而傳達政府政令宣達、組織勸募或塑造企業正向形象

    著重在塑造。


    第二種,成功案例。

    承襲上述外宣感人故事,此類故事若是「正向表述」,用來宣揚政令跟組織,那麼必定得談到民眾會認定的「成功」案例。透過好棒棒的大政府、善心組織讓民眾克服困境。

    著重在選材。

    第三種,賣慘勸募。

    同樣也是感人故事,但這類故事會改採「負向表述」。諸如常見的家破人亡,或者阿公阿嬤隔代教養多名孫子女等,這些個體家庭都亟待外界資源,通常都是知名或不知名團體的「勸募」故事。

    著重在販售。

    第四種,戲劇調劑。

    各種戲劇角色出現的「配角」,這邊的配角指的不是女主角、男主角,傳統概念上的配角,而是「社工」僅僅代表戲劇角色上的調劑。好比《富都青年》的佳恩,意欲讓觀影者理解主要角色兩人如何被整體社會的制度給排除,兩人也因為個性而產生不同的作為;《紅衣小女孩2》的淑芬甚至不需要是社工,有也頂多是為了塑造她的性格,甚至可以置換成其他職業。另外,《濁水漂流》的女主角何姑娘則是少數扎實表現社工作為的電影。

    著重在點綴。

    這四種不同場景中的社工,都會有一些值得探討之處。


    四種不同樣貌​所帶給大眾的印象


    被噤聲的直接服務者

    第一種感人外宣故事中,社工幾乎遭到噤聲。他們被迫去掉個人色彩,塑造了一個溫良恭儉讓的集體形象,如何發揮耐心實現感人故事。但反而強化了「社工給人的刻板印象」。

    只有成功結案才代表服務推展

    第二種成功案例中的社工,被忽略掉,社工其實多數個案窒礙難行,非自願性個案或許才是我們更困難、花費更多時間的工作標的。只是確實,失敗個案有什麼好提?失敗個案,不就是媒體過去會下的聳動標題嗎?

    「社福殺人」,或者是「社會安全網又破洞了」

    結局與潛藏伏筆的募款故事

    第三種募款案例中,或許沒有社工,但卻會引來更多民眾揚聲批評,怎麼不通知社會局?怎麼沒有社工介入?甚至可能引發民眾對社會福利的反感與質問。但我更在乎的是,如此募款案例有沒有後續追蹤,當個體家庭透過募款得到數十萬甚至百萬的鉅額,他們有能力管理嗎?會不會被不肖人士盯上?民眾可以接受他們用善款買iphone、買macbook、買摩托車,甚至拿這些去出租豪華公寓嗎?

    另外一個深層的問題是,募款單位到底有沒有將善款轉交給這些家庭?扣除必要行政支出後,交到個案家庭手上的有多少?

    更更更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家庭真的知道自己的私生活被訴諸大眾,被做成募款故事嗎?

    加油添醋或增貼誤解

    第四種戲劇角色的社工,則往往隨著劇情需要,加油添醋或稍加改編社工實務上會展現出來的表現與工作內涵,更甚者,只被當成是塑造角色性格的材料。運用得當,讓觀影者知道社工的工作樣貌,又可以如實呈現社會邊緣的人物故事,但如果超展開的改編,卻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觀影者誤解社工的工作。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阿九的狗屁倒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