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每當大家提到韓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企業,可能不是三星就是LG了,而每當我們提到日本,可能想到的是SONY,或是YAMAHA之類的,那提到我們臺灣的時候,大家想到的哪個企業呢?應該有87%的人,會說是台積電吧!
沒錯,所以我們今天的故事,就是要來介紹台積電,他是怎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進而有了「護國神山」的稱號。除了因為它有世界級的成就以外,也因為大家都認定,它對這個世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有助於保護我們中華民國的現狀。
好像被認為是代表了中華民國,在政治民主化、社會現代化的成就,以及自由市場經濟下,民營企業的傑出代表。至於你說那個裕隆呢?嗯…我怕被告(彩條)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座護國神山!還有網路上傳了很久的,台積電就是美積電,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先從台積電的成立開始說起。
台積電成立時間,大約是在解嚴前的1987年2月。它的成績跟基礎,來自於臺灣戰後前期的產業政策,當時經建的主事者,以及海內外的華人,基於像是中華民國頌裡面,歌頌的中華民族主義,想要推動工業救國。同時它可說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公部門企畫案,是公部門推動成立的企業。不過大家當初,為了規避僵固的國營事業規範,所以讓正式的官股占比低於一半,同時也對台積電日後的經營,並沒有進行太多的干預,只能說還好沒國營,不然就不會有今天的護國神山了(彩條)
1987年成立的台積電,是工業技術研究院,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工研院,工研院電子研究所的衍生公司,不過台積電其實是當初行政院推動的,半導體長期計畫的第二期計畫。第一期的畢業生代表,也是相當有名的聯華電子,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聯電,在1980年就赫赫有名了!而承擔計畫的工研院,更是在1973年就成立了。
換句話說,在台積電成立以前,其實臺灣的相關部門,已經在20多年前,就開始鋪路了,推動發展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計畫,是典型的前瞻性產業政策。在民國政府遷臺時期,臺灣還是一個,依賴米糖出口的典型殖民經濟,米糖占出口額超過7成,幸運的是,戰後藉由成功的產業政策,到了1960年代末,臺灣經濟已經成功初步工業化。到了1970年,出口中工業品已經占到將近8成,而米糖的占比降為3%。
在初級的工業化階段,選擇目標產業比較不困難,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發展歷程,先是以紡織業為主的民生輕工業,再來是中上游的鋼鐵跟石化工業。但是當我們的腳步,都已經趕上先進國家以後,接下來要怎麼走呢?當時負責的官員們,都有著憂患意識,不時憂慮著「20年後臺灣有什麼新興產業?」。
所以,當時先後任的經濟部長,李國鼎跟孫運璿,負責帶領經建部門,思考臺灣下一個新興產業在哪,而當時美國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興的電子資訊業,看起來是有發展前景的目標。
當時推動產業政策的機構,還有制度都已經大致就位了,政治高層也持續關注發展。不過在推動過程裡面,其實幾乎每一件事情,都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包括工研院的設立、第一次提出推動IC產業的建議、多年以後提出設立台積電,經營專業晶圓代工的計畫,都曾經遭到強烈的反對,比如說花這麼多錢投資,會有回報嗎之類的。
但是孫哥就是孫哥,他力排萬難,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說服了當時的老國代們,讓立法院同意,終於成功地以財團法人的方式,設立了工研院。同時,孫哥等人也積極推動,臺灣電子業的發展,但是這麼新的技術,只靠自己是沒辦法想通的,於是孫哥跟留美的菁英,潘文淵共同推動了「積體電路計畫」,並召集了史欽泰、楊丁元、章青駒等,一批青年學子一起加入計畫,跟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CA)進行技術轉移合作。
這個 19人的團隊裡面,大家分別屬於設計、製造、測試、設備等4個組別,他們千里迢迢地跑到美國,RCA 總部「跨海取經」,實際了解半導體的製作,還有工廠的運作模式。當時的團隊,除了要在短時間裡面,努力的吸收一切以外,也需要定期向國內回報進度,並採購在臺灣建廠,所需要的製程設備。是的,你沒聽錯,在他們取經的同時,工研院就已經開始努力,建造臺灣第一座晶圓示範工廠,就等著大家取經回來,就可正式開始運作,真的是猛猛的。不像是有些官員,出國考察回來心得就寫了三個大字,夭受讚。
1977 年,工研院電子所設立了,積體電路示範工廠,以7.5微米製程,當作主要的目標,在當年的12月,就獲得了非常優秀的良率,甚至超過了RCA的預估,而且不久後,工廠就成功接到了訂單,從此開啟了自主生產積體電路的時代。同時還有不少其他人,也積極促進發展。例如費驊任交通部次長,也在1966年開始推動「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而他在1969年,擔任行政院秘書長的時候,也參與振興電子業的發展計劃。
李國鼎從1976年開始,擔任科技政務委員以後,更是積極推動高科技的發展,包括設立新竹工業園區,引進創投產業等等,像是促使1985年,美國漢鼎創投來臺灣設立子公司。伴隨著1980年代,臺灣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位科技政務委員,成為了科技業的幕後推手,也是國外訪客來臺灣必訪的對象,所以被稱為「臺灣科技教父」。
所以說,1987年台積電的成立,是因為當時發展型國家,推動發展的架構已經設立好了,經建部門也早在20幾年前,開始推動電子業的長期發展計畫,還有當時的孫運璿、李國鼎等人的憂慮:「20年後臺灣有什麼新興產業?」,萬事互相效力之下,才有的產物。如今要再複製的話,基本上是挺難的。但是他又是怎麼趕英趕日,甚至是改變了整個世界呢?
前面有提到,現在技術、設備、廠房都有了,已經成功開始了,生產積體電路的第一步,但要真的形成巨大的改變,還需要把技術,真正往外落實在產業應用上面。為了達到這個願景,工研院出資,用衍生公司的方式,成立了臺灣第一間半導體製造公司,也就是我們提到的,計畫裡的第一個畢業生代表,「聯電」聯華電子。
這時的中華民國,不只能生產積體電路,也開始擁有了設計積體電路的能力。不過整體來說,我們的能力還是比不上老師父,也就是美國大哥。所以政府開始投注資金,推動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技術發展,興建生產6吋晶圓的實驗工廠。超大型積體電路,就是要把非常大量的電晶體,通通放進單一晶片裡面,還要讓電晶體在其間互相溝通、通力工作。如果能發展成功的話,就能縮短我們跟美國、還有日本之間的技術差距,也能間接帶動相關應用產品成長。當然這個計畫,也成功建立了台積電的基礎。
這時候就有一個人橫空出世,他就是未來台積電的領航人,張忠謀張哥,張哥在1985年8月,從美國來臺接任工研院院長。他上任後2個星期,當時負責科技事務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就請他規畫並設立一家,積體電路的製造公司,於是正式開啟了,設立台積電的計畫。
不過其實,張哥之前沒有在臺灣生活過。他1931年生於寧波,在淪陷區歷經戰亂流離以後,1949年從香港赴美讀書,也曾經任職德州儀器副總裁等職位,帶領德儀建立了半導體部門,在半導體業界擁有非常高的聲譽。1960年代末,他更是主導德州儀器,來臺灣設立封裝廠,認識到了臺灣優良的製造環境。與此同時,我們正開始積極推動高科技業的發展,所以這張在當時,肯定是被列為SSR卡的張忠謀,自然持續成為被積極網羅的對象,期待他能協助我們建立半導體產業。
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還有李國鼎赴美拜訪德州儀器的時候,都曾經提出過邀約。不過當時張哥還身居高位,暫時就婉拒了邀約。直到之後張哥覺得,繼續待在德儀的話,可能也很難再進一步發展了,所以就離開了,在短暫主持通用器材之後又離職,暫時在家閒閒沒事做的時候,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他三顧茅廬,才在1985年讓張哥接受了邀請,決定離開生活了30多年的美國,來到了臺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院長。
而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決定把實驗工廠,轉型成專業的晶圓代工廠,1987 年,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台積電,正式在新竹工業科學園區成立,開始主打「晶圓代工」的製造模式。因為張哥認為,臺灣當時在IC設計、技術開發,還有市場行銷都相對落後,但是具有優異的製造優勢,工程師跟作業員等等都很優秀。他因此提出了著名的,「專業晶圓代工」計畫,就是不做設計,而是專門為客戶代工,有別於當時晶圓廠,都兼做設計跟製造的垂直整合模式。
這種生產方式著重在,臺灣本身擅長的製造部分,也符合許多客戶的需求,漸漸地,臺灣的晶圓代工就越來越蓬勃,成功了以後,更進一步帶動全球,包括臺灣的IC設計公司風潮,可以說是台積電一間公司,就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運作模式,之後的三十年裡,各個先進國家分別專攻自己的強項,美國專心設計產品、臺灣專心生產晶片還有研發晶片、其他各國用力地賣產品。
為了獲得相關的競爭力,臺灣許多半導體產業公司,都以產品技術領先世界為目標,集中力量,不斷創新突破。以台積電來說,早在 1998 年,就推出了世界第一個 0.18 微米,低耗電製程的技術,往後更是每隔兩年就領先對手,推出下一代低耗電的製程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舉凡平板、手機、藍牙到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中,都可看見它的應用。此外,最近台積電研發的,1.6奈米奈米技術,也可以說是獨步全球了,始終用創新的能力,打造競爭的實力,更把世界從奈米的時代,一把拉進了埃世代。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初張哥會說,臺灣擁有很好的工程師跟作業員呢?原來是從一開始,就延續繼承了大陸時期的基礎。在民國時期,前身是南洋公學的交通大學,是中國培育工程人才的最重要學府,日後人才廣泛分布於兩岸跟海外,尤其是有一批人才,為了躲避戰禍而前往美國。
在中華民國遷往臺灣以後,拉了一批交大同學來臺灣,承接了建設臺灣初期,基本建設的工程。而1966年,這些旅美工程專家來臺灣舉行了,第一屆「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其實就是來臺灣傳授新知。他們之所以積極幫助我們推動電子業,其實也是源自於,他們對中國的愛國情懷。他們雖身在美國,但因為成長的背景,剛好是在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候,所以也願意全力協助,我們國民政府工業化而努力。
當然,會有這批優秀的理工人才,主要是因為清末民初開始,中國的知識分子認為,要參與實業救國的潮流,他們認為那是責任,同時也可能是現實上的出路。所以有相當高比例的知識份子,選擇學習工程學科。
而1949年,國府遷台以後,立即推動普及教育,還有理工科教育,稍後的交通大學跟清華大學,也陸續在臺灣復校,兩校當時都以理工科為主,交大也立即成立電子研究所。在1950到1970年,高等教育機構已經累計,培育出了超過3萬名的工程師,為工業化,尤其是日後臺灣科技業的發展,準備了充裕的人力資源。
不過有人就問啊!台積電現在發展的這麼好,一定少不了美國爸爸,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每次我們講到,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災胞們跑來說,台積電美國持有的股份最多,應該叫美積電才是啊!可是瑞凡啊!你有想過你的黨,把台積電列入全中國,500強企業的第一名嗎?(彩條)。
不過既然有這樣的說法,應該也是其來有自,所以就聽我們娓娓道來吧!原來是一開始,台積電在2024年4月宣布,10位新董事的提名人,並且將要在6月,股東常會上進行董事改選。隨後網路上就流傳一段訊息,宣稱長期以來,台積電董事會比例是,外資76%、台資24%,包括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內,共9席董事都是外國人,台積電被外資控制這類的說法。
我們先從董事都是外國人,這件事情上開始解析一下,台積電官網、年報,還有證交所設立的公開資訊顯示,目前台積電董事會的成員共10人,其中有1席官股董事,也就是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和6席獨立的董事。台積電的董事會裡面,具中華民國籍的人有4人、外國籍的人5人、同時有中華民國跟外國籍的人1人。所以外面傳言說,「9席董事都是外國人」,這明顯不是事實。
另外還要提一下,我們的台積電,是所有權跟經營權分開的公司,董事是因為他們的專業,所以被股東會選任,跟你有沒有持股無關,即使有部分董事會的成員有股票,但比例還是挺低的,沒辦法用單一持股來掌控公司。
因為台積電沒有在海外上市,所以外國的投資人,想要擁有台積電股票的話,就必須透過某些機構,來購買存託憑證,而這些機構的持股占比,其實這背後代表很多的外國投資人,不是單一股東。所以台積電董事會的成員,雖然是有外國人,但沒有人是外資股權代表,而且外籍獨董沒有台積電股票,這點我們看這張圖就知道了,所以流言無法成立。
講完了董事會的組成,接下來講講持股的分配,依據公開資訊公布的,台積電股東結構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外資持有的台積電股票,大概是約75.86%,其餘的股權分散在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各式法人、還有我們一般的散戶手中。但外資持有台積電7成股票,就可以掌控整個台積電嗎?答案可能還是沒辦法。
因為這些外資持股非常分散,包括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投資機構、共同基金跟個人,但其實也包括了香港、新加坡政府、挪威中央銀行,甚至淪陷區等全世界的機構,還有個人投資者的持股總和。這7成股權分布於全球的,7千多個外國法人跟基金,每個機構後面還有很多的外國投資人。因此,即使外資持股高,但並不是統一集中在單一,或是少數人的手裡面,畢竟誰可以有辦法,統一這麼大一批人的想法呢?嗯…不對,我忘了當今聖上(彩條)而且統一想法不要緊,而且這個人還要能統一陣線,實施控股對台積電產生重大影響,基本上還是沒辦法做到的。
同樣的情況,其實在韓國的三星、或是外資撤離之前的阿里巴巴,都有類似的情況,目前三星持股最多的也是美國,但三星並沒有變成美國的,因為持有股份最多的,一樣是「投資機構」,背後還有著無數的委託人。外資持股佔比高,比較像是全世界都認同,你這個企業會發展的不錯,願意投資你,不過講回來,比較悲哀的是,我們台積電賺的錢,還是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為股利分紅的關係,被外國人賺走就是了。
但如果真的要嚴格算起來,單一法人,台積電佔有最多持股比例的,除了台積電自己本身以外,應該還是我們的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佔的6.38%了。
好了!今天關於台積電的故事就到這裡了!雖然阿牛哥幫台積電說了這麼多的好話,但阿牛哥手上連台積電的一張股票都沒有(彩條),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的話,歡迎幫我們按下訂閱並且分享出去,如果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們的會員,或是按下超級感謝啊!另外我們的DC群已經開放囉!歡迎大家一起進來聊天就是了。我的學習筆記,我們下次見囉,ByeBye!
用閱讀得太累了,那不如來看看我們的影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