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漢譯佛經中最早提到文殊菩薩的經典,於西元168—189年東漢靈帝在位期間譯出,全文約三千六百字,內容為世尊向文殊師利菩薩說明佛的各種示現,平舖直敘的多種舉例卻蘊含佛法的深刻智慧,說明佛順應世間習俗而不被束縛,經文最後記載若有人聽聞此經,皆能獲得安穩平靜度過無數劫,更顯示本經的珍貴。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四 第17冊No. 807 全1卷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萬二千比丘僧、菩薩七萬二千人共坐。文殊師利菩薩從坐起,前白佛:「今菩薩大會,欲從佛聞漚和拘舍羅所入事。菩薩何因緣分別知內外事?」
譯: 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中。當時有一萬兩千比丘僧和七萬兩千菩薩一起坐著。文殊師利菩薩從座位上起身,走到佛前說:「現在菩薩大會,想從佛陀這裡聽到關於方便波羅蜜的事。菩薩是透過什麼因緣來洞察理解內心與外界事物呢?」
漚和拘舍羅 : 梵語 upāya-kauśalya 意譯方便善巧,十波羅蜜之一。
佛語文殊師利菩薩:「聽我所說,隨世間習俗而入教,佛智不可量、經法不計,諸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知,何況世間人當所聞知?世間人所行皆著,佛所行無所著,獨佛佛能相知,如佛經法所言,如佛身內外心智慧。
譯: 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聽我說,依照世間習俗而進入教法,佛的智慧是無法衡量的,經法也是無法計量的,阿羅漢和辟支佛都無法知曉,更何況是世間的人呢?世間的人所做的事都是執著,而佛所行的一切是無所執著的,只有佛與佛之間才能互相了解,正如佛經所說的那樣,佛的內外心智都是智慧的。
「佛何緣現世間?何因當別知?雖在世間皆不著,悉為世間作明。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隨世間習俗而入,行內事、行諸佛法,所行無能過者,佛所行無有能逮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無有能知者。
譯: 佛為什麼會出現在世間呢?為什麼能夠分別知曉呢?雖然佛身處世間,但不執著於世間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了世間作光明。佛所行的身、所說的話、所念的心,都是隨著世間的習俗進行的,但佛所行的內事和佛法,沒有人能夠超越,佛所行的也沒有誰能夠追上,這一切都是隨著世間習俗而進行,沒有人能夠了解。
「佛用哀十方人故悉現明,隨世間所喜為說經法。
譯: 佛因為憐憫十方眾生而顯現光明,隨著世間的喜好而說經法。
「菩薩不從父母遘精而生,其身化作,譬如幻示現父母,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菩薩不是從父母的交合所生出來的,祂們的身體是化生的,就像幻術一樣顯現出父母,隨著世間的習俗而示現。
「佛光焰不可計,照明十方,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七尺光明。
譯: 佛的光焰是無法計量的,照亮了十方,隨著世間的習俗而示現出七尺的光明。
「佛未嘗持足蹈地,文相反現地,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從未真正將雙足踏在地上,但是在世間卻反而顯現出來,這一切都是隨著世間的習俗而示現的。
「佛從數千萬億阿僧祇劫以來,成就般若波羅蜜,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小兒。
譯: 佛從無數劫以來,成就了般若波羅蜜,隨著世間的習俗而示現成小孩。
「佛照明十方人於婬瞑中,隨世間習俗而入,亦復現妻子。
譯: 佛的光明照亮了十方人處於陰暝之中,隨著世間的習俗而顯現出妻子。
「菩薩生墮地時,自說言:『天上天下無過我者,我當過度十方人。』隨世間習俗而入,亦復問太子,閻浮提坐樹下時。從是起去勤苦六年,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人勤苦如是。
譯: 菩薩出生時,自己說道:『天上天下無人能超過我,我要度過十方眾生。』隨著世間的習俗,也示現問太子,在閻浮提下坐在樹下時,從此開始勤苦六年,隨著世間的習俗示現出這種人間的勤苦。」
「佛道欲成時,於樹下獨坐,隨世間習俗而入,放光使魔知之。
譯: 佛即將成就道果時,獨自坐在樹下,隨世間習俗而入,放光讓魔知道。
「佛智慧以成,悉等無有能過者,隨世間習俗而入,得佛坐安隱,示現世間如是。
譯: 佛的智慧已成就,無人能超越,隨世間習俗而入,得到佛坐的安隱,這樣地顯現於世間。
「雖得佛,用哀十方人故,當為說經度脫之。釋梵從佛求哀,為人故使佛說經,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雖然成佛,但因憐憫十方眾生,當為他們說經度人脫離苦海。釋提桓因和梵天請求佛憐憫眾生,為了眾生使佛說經,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智慧無有能增減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智慧多少如是。
譯: 佛的智慧無法增減,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多少智慧。
「佛亦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住如本無,隨世間習俗而入,呼佛為出入,示現如是。
譯: 佛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存在如同本無,隨世間習俗而入,稱佛為出入,這樣顯現。
「佛無入所適住,譬如空亦無所適住,隨世間習俗而入,呼佛為住,示現如是。
譯: 佛無所適居,就像空無所住,隨世間習俗而入,而稱佛住世,這樣顯現。
「佛足譬如蓮花,不受塵垢,佛洗足,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腳如蓮花,不受塵垢,佛洗腳,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如金不受塵垢,佛現入浴,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體如金不受塵垢,佛現入浴,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口中本淨潔,譬如欝金之香,佛反以楊枝漱口,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口本來清淨潔淨,如鬱金香的香氣,佛卻用楊枝漱口,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未嘗有飢時,用哀十方人故,為現飢,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從未飢餓過,因憐憫十方眾生,示現飢餓,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如金剛,淨潔無瑕穢、無清便,現人大小清便,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體如金剛,清淨無瑕無穢、無大小便,示現人的大小便,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無有衰老時,但有眾德,而現身衰老,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體從未衰老,只具備眾多德行,但示現身體衰老,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未嘗有病,而現病呼醫服藥,與藥者得福無量,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從未有過病,但示現疾病,呼醫服藥,給藥的人獲得無量福德,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力不可當,持一指動十方佛剎,現人羸瘦疲極,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力量無可比擬,用一根手指可以動搖十方佛剎,但示現人極度瘦弱疲憊,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一念頃能飛至無央數佛剎,而現疲極,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在一念之間可以飛至無數佛土,但示現疲憊,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如幻,以經法名為身,現人惡露身,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體如幻影,以經法名為身,示現人的臭穢身體,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本無所有,隨世間所喜樂現所有,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本無所有,隨世間喜好而示現所有,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力不可計,終無坐起、行步、臥出,現人坐起、行步、臥出,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力量無法衡量,終不坐起、行走、臥躺,示現在人間坐起、行走、臥躺,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身終不以寒溫動,隨得寒溫陰涼,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體不受寒熱影響,但隨著寒熱陰涼,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如空,現人常著衣無有解時,譬如梵天人常著衣,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如空,但示現人間常著衣物,無有脫下的時候,如梵天人常著衣物,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頭未嘗墮髮,法但示人,亦無有見持剃刀去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頭髮從未脫落,只是示現給人看,從未有人見到持剃刀去剃髮的,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無坐時,現人勤苦於石上坐,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無坐時,示現人勤苦坐在石上,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咽喉有滋味之相,未嘗有飢時,用哀十方人故,有人施與麁惡悉為受,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喉嚨有滋味,從未飢餓,因憐憫十方眾生,接受人們施與的粗劣食物,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功德之福不可盡,亦無有能過者,佛入城分衛得空鉢出,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功德和福德無窮無盡,也無人能超越,佛入城化緣得空鉢而出,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功德福不可盡,欲得天上天下名好衣,悉可得,故著補納之衣,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功德福德無窮無盡,欲得天上天下名好衣物,皆可得到,卻穿著補納的衣物,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欲得舍宅、床、臥具、天上天下珍寶、殿舍,悉可得,現世間人,暴露精思草蓐上坐,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欲得房屋、床鋪、臥具、天上天下珍寶、宮殿,皆可得到,示現人在露天精思草席上坐,隨世間習俗而入,這樣顯現。
「佛持威神,吹海水悉令枯竭,見天雨持傘蓋,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以威神之力,吹拂海水使其全部枯竭,看見天上降雨便持起傘蓋,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一念頃能使數千萬億魔不知佛處,現人為魔所嬈,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在一念之間能使數千萬億的魔眾不知道佛的所在,顯現為被魔所擾的人,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悉曉了十方不可計諸佛所有經法,示現人反覆問,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完全了解十方無數諸佛的所有經法,示現出人反覆提問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用哀十方故,出現世間欲教度,復現人供養得福無量,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為了憐憫十方眾生的緣故,出現在世間想要教化和度脫眾生,還示現出人供養佛而得無量福報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無本,隨世間所喜色,現身如是本一,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沒有固定的形象,隨著世間所喜愛的顏色,現身為這樣的樣子,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合聚十方雷電之聲共作一聲,不能動佛一毛,現入禪三昧當於無聲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集聚十方的雷電之聲合成一聲,也不能動搖佛一根毫毛,佛示現進入禪定三昧中,在無聲之處,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諸經法本無名,佛示人諸經法無央數,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諸經法本來沒有名字,佛示現出無數的經法,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想計本悉斷、常不離三昧,現人為說若干種經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思維與設想、觀念從根本已斷除,常在三昧中,示現出人為眾說種種經法,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前身所作,善惡不可前身得,會當後身得,佛示人自作自得,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前身所作的善惡之業,不是前身能得報應,而是應當在後身得到報應,佛示現人自作自受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知世間本無,人諸所有本無形,佛現度脫無央數人,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知道世間本來不存在,人世間的一切事物本來沒有形象,佛示現度脫無數眾生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佛知諸經法本空,本亦無所有,現人有更死生,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知道諸經法本來是空的,本來也無所有,示現出人有生死輪迴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本無今世後世之事,佛現人有今世後世之事,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本來沒有今世後世之事,佛示現出人有今世後世之事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五陰、六衰、四大合為一,本無有,佛示現人、欲界、色界、無思想界,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五陰、六衰、四大合為一體,本來不存在,佛示現出人、欲界、色界、無想界的情景,隨順世間的習俗而入世,示現出這樣的情景。
「本無過去、當來、今現在人,佛現死生五道中人,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本來沒有過去、未來、現在這些人,佛出現在生死五道中的人之間,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五道 : 等同五趣,地獄、畜生、鬼、人、天人,早期佛教不將阿修羅獨立一道。
「佛為悉示愚癡皆盡,現人本布施,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為了完全顯示愚癡的人可以得到解脫,顯現自己原本的布施,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過去、當來、今現在經法,佛悉知其本,佛示人可說、有不可說,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過去、未來、現在的經法,佛完全知道其本源,佛顯示給人們可以說和不能說的道理,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知諸經本末一切皆深,佛分別各自說其事,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知道諸經的本末一切都很深奧,佛分別各自說明其事,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所語無有異說,四諦法隨人所解而說,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所說的話沒有不同的解釋,四諦法隨人所理解來說,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諸比丘僧難可敗壞,正使數千億萬魔來及諸惡,不能破壞比丘僧,佛現人破壞比丘僧,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比丘僧團是難以被破壞的,即使有數千億萬的魔來及各種惡行,也不能破壞比丘僧團,佛顯現人破壞比丘僧,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經法本無從誰學,亦莫不學者,佛現人經法,是受戒、是不受戒,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經法本來沒有人傳授,也沒有人不學,佛顯現人經法,是受戒還是不受戒,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空空亦無繫,亦無脫世間,佛示人度脫,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空無也沒有束縛,也沒有脫離世間,佛顯示度人脫離苦海,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般泥洹無所向,阿羅漢般泥洹無所向,佛說法示人,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涅槃無所向,阿羅漢的涅槃無所向,佛說法顯示人,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說無所生無所滅,是為要,亦無所得亦無所失,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說無所生無所滅,這是根本,也沒有所得也沒有所失,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說泥洹,譬如燈滅無形,但有字耳。經法無有能壞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說涅槃,就像燈滅了沒有形狀,但只留下文字而已。經法無有人能壞,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悉知諸經法本無形,佛現人說經法甚眾多,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完全知道諸經法本來無形,佛顯現人說經法很多,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諸佛心皆無所罣礙,未嘗離三昧時,現人生念,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諸佛的心都沒有障礙,從未離開三昧,顯現人的起心動念,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諸惡悉盡,但有諸功德具足,佛現人諸惡未盡,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所有惡行都已經消除,只有諸多功德具足,佛顯現人諸惡未盡,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身行、口言、心念當與智慧俱,是為本,佛現人使比丘說經,自復欲聞,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身行、口言、心念應當與智慧俱行,這是根本,佛顯現人讓比丘說經,自己也想聽,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智慧所解無有竭底,過去、當來、今現在本空,佛現人說經法,隨其所喜各各為說,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智慧所理解的沒有盡頭,過去、未來、現在本來空無,佛顯現人說經法,隨其喜好各自為說,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諸佛合一身以經法為身,佛現為人說經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諸佛合為一體,以經法為身,佛顯現為人說經法,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辟支佛、阿羅漢、未得道人,現死生得泥洹,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辟支佛、阿羅漢、未得道人,顯現生死得涅槃,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現為羅漢說經法悉具足,雖知其具足,不及薩云若,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顯現為羅漢說經法都具足,雖然知道其具足,但不及般若波羅蜜,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薩云若 : 又作薩婆若, 一切智的意思,即般若波羅蜜之異名也。
「佛智慧無有能過者,悉知無有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現所因緣說經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智慧無人能超越,完全知道沒有過去、未來、現在,佛顯現因緣說經法,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中有欲知佛及了佛法者,經本端界悉入,是人為曉了佛,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其中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佛以及佛法的,進入和理解經本的各種範疇與邊界,這人是為了了解佛,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菩薩亦不入母腹中,亦不從母腹中出。何以故?經法本界無所不入。菩薩現人入母腹中,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菩薩也不進入母腹中,也不從母腹中出生。為什麼呢?因為經法的本質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容。菩薩顯現為人進入母腹中,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無所從生法樂,諸經法亦無所從生,菩薩現人初生時,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無所從生的法樂,諸經法也無所從生,菩薩顯現為人初生時,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菩薩母腹空定,含受一佛境界,菩薩各各現人因緣生,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菩薩母腹空定,含受一佛境界,菩薩各自顯現為因緣而生,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佛化分身在無央數,不可復計佛剎悉遍至,佛身亦不增亦不減,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化的分身無數,遍及所有不可計量的佛土及地方,佛身也不增也不減,隨著世間的習俗來進入,這樣顯現。」
「菩薩常現生無有絕時,常本無而住不勤苦,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菩薩經常出現在世間,從來不會消失,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並且不需要辛苦努力,就能常住於空無中,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智慧功德威神不可復計,佛現人限長短使人知之,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智慧、功德和威力是無法計量的,佛在世間以人的形式出現,使人了解壽命的長短,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經法本界無有能過者,過去、當來、今現在皆空故。佛現人尊經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經法的本質是無法超越的,因為過去、未來和現在都是空的。佛在世間示現尊重經法,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本無所生無所滅,經本界悉入,佛現人境界壞敗時,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經法本身沒有生滅,一切都在經法的範圍內,佛在世間示現於境界壞敗時,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經法本無所從生,無形而住,佛現經法,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經法本來沒有生起,無形無相,佛在世間示現經法,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觀本無,亦無所見、亦無所視,佛視人悉見悉了悉知,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觀察本來是空的,無所見也無所視,佛在世間示現能見、能了、能知,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諸經法無有作者,亦無所出生,佛現人經法本無所出生,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經法沒有創造者,也沒有出生,佛在世間示現經法本無所出生,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泥洹及空無有形聲,亦無有名,佛現四大及形聲,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涅槃和空沒有形聲,也沒有名稱,佛在世間示現四大和形聲,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力無有雙比,不可復計,亦無減盡時,現人衰老求人給使,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力量無可比擬,無法計量,也不會減少,佛在世間示現衰老需要幫助,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慈哀悉遍等,終無有厄難窮極時,佛現癡人不當與從事,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慈悲遍及一切,無有厄難和窮盡,佛在世間示現愚昧的人不應從事,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諸功德成就悉具足,佛現功德少所,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所有功德都具足,佛在世間示現少許功德,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無所從生本,從中亦無所出生,佛現三門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無所從生的本源,亦無所從生,佛在世間示現三解脫門者,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三門 : 略稱三解脫,即觀察一切現象皆是空性,沒有實質的自性,觀察一切現象無有固定形相,從而不執著,不追求任何作為和結果,無求無願。
「佛現本末無所罣礙,功德福無有能過者,佛現人有施與者,不斯受趣足而已,示不貪,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的功德無障礙,無人能超越,佛在世間示現有人施與卻不貪著,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人有至誠善意念佛者,佛即為現,佛亦無處所,佛現身行菩薩道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如果有人至誠念佛,佛會現身,但佛無處所,佛在世間示現行菩薩道者,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度脫不可復計阿僧祇人,為不度一人。何以故?本無故,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
譯: 佛度脫無法計算的無數人,實際上沒有度一人。為什麼?因為本來無有,隨著世間的習俗出現,示現於世間如此。
「佛珍寶內藏經,人有聞者,無有不得安隱,度數千萬億劫無數,如是菩薩世世所行,用十方人故。菩薩世世行經戒,未曾有犯時,用是得佛智慧,有應是行得佛疾。菩薩行慈哀,有益十方無極,有作是行者,得佛疾。何人聞是不奉行者?佛威神巍巍,其有聞經法,莫不過度。」
譯 : 佛珍寶內藏經,人們若聽聞,都能獲得安穩平靜,度過無數劫。如是,菩薩生生世世行經戒,從未犯錯,因而得到佛的智慧,有這樣的行持會迅速成佛。菩薩行慈悲,利益無量眾生,有這樣的行持會迅速成佛。誰聽聞了不奉行?佛的威神巍峨,有聽聞此經法的人沒有不得度的(獲得解脫)。
佛說經已,文殊師利菩薩及諸菩薩等,皆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完經之後,文殊師利菩薩和其他菩薩們都很歡喜,向佛行禮後離去。
佛說內藏百寶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