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不會吃虧」通常會被以為是自我安慰的自我陶醉,用善良來說服自己。 其實只要知道什麼是善,就會懂得「善」能帶來「良」性循環的道理,那麼什麼是「善」?
善是一種引導,就像汪洋中的燈塔,所帶來的方向;洞穴外的太陽,所帶來的溫暖。 當然在沙漠之中,有洞穴不一定比較差;有燈塔的方向,不一定是要前進的地方。 才懂得善要透過把「仁」放在內心,而自然產生,保持在無用之用的層級,走在中庸之道上,此時再透過絞盡腦汁的想方設法,讓大腦高速運轉時,中庸之道就能在極致之上,以確保未來能在生生不息的美麗中;才知道善要經由「目的地」凝聚心眼,而自然產生,保持在疊加態的層級,走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的康莊大道上,此時再經由使命的榮耀感,讓內心充滿光芒的滋養時,康莊之道就能在極致之上,以確保給予能在損失厭惡的範圍外。
擁有以上的邏輯,就懂得「善」是經過對內由「仁」產生的「道」,以及對外由「目的地」產生的「路」,具體形成引導。 所以會形成凝聚,所有因為立場衝突、角色不同、環境迥異、方向對立,所形成的故事,都只是在說明世界上擁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各種「善」所帶來的良性循環,而不會陷入「你一旦不跟隨指引,就是惡。」的善惡二元論,導致美好世界的崩塌或攤縮。
於是當以上描述的善,遇到惡時,只是惡在嚮往著集中與凝聚,而想要被包容的轉化過程,而引導的存在是基於有對象的前提,以結果論來說,善良還是因此變得壯大豐碩,所以才說「善良的人不會吃虧」,「善」會帶來「良」性循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