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人2》列為16歲以上者才可觀看,介於輔導級(15+)與限制級(18+)之間,因劇中出現許多血肉模糊的命案現場畫面。劇中方毅任(張孝全 飾)的女兒江曉孟(李沐 飾),為獨自在外生活,賺取生活費,某天在酒店上班時遇到「清潔公司」的老闆羅世賢(游安順 飾),老闆說想找工作的話可以找他。因親手結束母親生命而自責的曉孟,最後在命案清潔的工作中,重拾生命的意義。
《命案現場清潔公司2.0》副標題為「聽清潔師訴說那些被屍水、血跡、蛆蟲覆蓋的生命故事」,作者即為《誰是被害人》的戲劇顧問之一。該書分享許多作者第一線清潔的案例,讓一般人得以認識命案清潔/清潔師與一般清潔/清潔人員的差異與意義。
首先,命案清潔並非一發生命案即馬上進入現場清潔,需先釐清往生者的死亡原因,如:書中有案發調查兩個月後才聯繫清潔現場的,也有上午發生下午就進場清潔的,通常聯繫後一至兩天內即可進場處理。在實際進場清潔前,清潔師會先至現場評估、報價,及詢問委託人現場發生的前因後果,與對清潔工作的期望和目的等合作細節,甚至確認是否已舉辦招魂儀式(需配合往生者的信仰)。委託人同意並將屋內財物拿走後,清潔師才會正式展開清潔作業(不會有劇中偷他人財物的問題)。通常需派三至四名清潔師,工作時間不會超過一天,一般下午兩、三點結束,至多花費五至六小時。
接著,進入命案現場後,現場通常充斥著屍臭味,很多都是因孤獨死或死後多日產生屍臭味,附近鄰居發覺有異,通知管委會或房東開門後才知道已往生。相較於有形的物體,無形的味道是最拿處理的;若是血腥的命案,在屍臭散發之前,則是充斥著濃烈的血腥味,如同市場肉攤的鐵銹味。清潔除了仰賴專業的機具,如:空氣分解清淨機,還要穿著拋棄式隔離的防護衣(即便有經驗的清潔人員也無法在沒有防護的狀況下進到現場),並使用一次性的清潔布與拖把布套(重複使用會沾染前一次的屍水)。屍水的髒水也須獨立回收,一邊沖洗、一邊抽吸的方式進行,而非直接排入下水道、或任由髒水往低處流;除了污染生態,屍臭味也可能因此殘留於水槽內、路徑上。另清潔範圍除了命案現場,還會涵蓋往生者運出時經過的路徑,以消除運出過程中產生的屍水和氣味。清潔師通常會建議,命案現場往生者的日常生活用品應全數丟棄,因往生後身體腐敗,空氣中滋生大量細菌,另塑膠材質地面也需全數拆除,避免屍水殘留其下。
最後,命案清潔不同於一般清潔,除設備、環境不同外,更在於其所清潔的並非單純的物,而是附著往生者部分靈魂的物(民間習俗相信,往生者最後出事的地方,會附著其部分靈魂)。因此一般人無法或不願意碰觸命案現場,需假手清潔師協助處理,故欲從事此行業的基本條件或能力,是面對命案現場的勇氣。然而,清潔看得見、聞得到的髒污並不困難,真正困難是洗去看見命案現場者(房東、鄰居、家屬)的恐怖印象。書中提到,當居所發生非自然死亡的情況,多數屋主都不會再回到該處居住,如:燒炭自殺時被炭盆染黑的磁磚,即便清潔後沒有了臭味與痕跡,屋主還是記得炭盆擺放在哪塊磁磚上的位置,只要走到那片磁磚附近,腦海中便會浮現出燒炭鐵盆及死者往生畫面。
綜上,除非從事殯葬業或清潔師,否則「命案現場」對於一般人而言,遇見機會是少之又少。如同書中提到進場清潔時曾發生靈異事件,電燈會自動亮起、電動拉門打不開、電梯按往上結果往下等,也是少之又少。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命案現場,是皆有身障的一家人,哥哥在房間過世多日,鄰居都聞到屍臭味反應後,家人們才發現哥哥已往生的故事,而在清潔過程中,又因沒錢住外面,需在家持續忍受清潔中的噪音與污染。
「莫忘世上苦人多」,逢年過節期間,清潔的業務量會微幅增加,因為在歡樂節日氣氛的同時,亦有許多生活不順遂者難以過年關。死亡是公平的,不管富有或貧窮都會面臨。透過作者第一線的分享,除了分享清潔的細節、目的與意義,更讓社會不為人知的一面、社會高層或底層得以被揭露,揭露並撫慰超乎想像的真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