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川普槍擊事件,媒體除了關注選情外,「美國槍枝氾濫」的議題也再度浮出檯面。我好奇,「槍枝」對美國人是否有著特殊情感?禁不禁都左右為難?
❝ 如果一件事不斷反覆發生,那勢必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情感 ❞
槍枝在美國人的身份中扮演了某種象徵性的角色,而這種特殊性主要源自「商業貿易」,並且「商業從來就與道德無關」。
譬如「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的創辦人奧利佛,原本是男性襯衫加工商。1855年,他第一次見到步槍時,就覺得這是一個商機。當時,他只是大股東,直到隔年軍品公司破產後才買下並接手。社會並未將他視為「死亡販子」,反而肯定他作為資本商人的堅韌與榮耀:將公司從負債中逆轉,打廣告、創造大量需求,建立經銷商、銷售獎勵、開闢海外市場,研發專利、切入軍需市場,將槍枝市場細分,提高價值追求。在第一次全球化中實現了巨大的財富。
當工具的實際功能減弱時,人心的依賴會轉向尋求情感價值。
美國槍枝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獨立戰爭前線。但美國人對槍的情感並非起於「熱愛」。從溫徹斯特早期廣告中可看出,市場訴求針對農民與鄉村獵人,幫助務農與生存,雖需要但不大想買。到了美國西部牛仔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後,槍枝被間接聯繫上了正義與保衛個人的工具。
隨著武力征服時代的結束,明確需求不再,溫徹斯特的行銷定位轉向:高奢品,如豪車,非必要但夢寐以求的逸品;以及出於本能想擁有,如Zippo打火機或懷錶,傳遞一種「真男人」的情懷。
書中提到,槍控政策難以在政治上獲得通過,其中原因之一是:「如果私人武器製造商無法在和平時期找到市場,就無法在戰爭時期提供公眾需求。」因此,為了軍需市場,面向民眾的推銷仍無法停止。
政策難以禁止,那民心能否改變?或許已經生成的情感意義,只能等待時間來弱化。當和平時期足夠長,或是悲劇積累到足夠多時,情感寄託的重塑便有了可能。
重商主義真的沒有負罪感嗎?溫徹斯特鬼屋或許就是答案。莎拉溫徹斯特花費繼承而來的巨資,以3倍薪資聘請16位木匠,每天24小時不停,耗費30年建造神秘屋,為了給死於槍下的亡魂提供棲身之所,彌補家族的槍下血債。
負罪感會在下一代或周邊的人中蔓延,將生命中的悲劇,找到道德的因果關聯,然後甘願為此贖罪。商業與經濟都像有隻「看不見的手」,最終仍會趨向公平與正義,成為社會期望的樣貌。
☆.。.:*♡ʜᴀᴠᴇ ᴀ ɢᴏᴏᴅ ᴛɪᴍᴇ♡。.:*☆
我喜歡這本書帶來的觀點,印證了 「如果一件事不斷反覆發生,那勢必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情感 」 我將之整理成系統思考圖 (最上方),能一瞬掌握脈絡,揭露掩蓋在深處,宛如根系一般生長卻被遺忘的本質原因。
本文參考書目《槍的合眾國:美國槍文化的形成》,作者是美國人 Pamela Haag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她從商業視角切入歷史脈絡,揭示了一個與一般媒體完全不同的敘事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