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蛤你不覺得行為治療很像把人當動物嗎?

「蛤?你不覺得行為治療很像把人當動物嗎?」

多年以後我突然回想起一個朋友這麼問我。

當然也可以理解她這麼說的原因,古典制約、操作制約,不,說得更直白一點,做對就給你獎賞,做不對就是懲罰來和你說哈囉(如:跳火圈的獅子)。

腦袋裡另一部分也在想:「欸~我覺得人也算動物的一種耶~」

但對我來說,心理學,是人們觀察著彼此,發現彼此身上的特性、喜好,像是一種觀察結果然後予以命名,而非人創造出來的現象。

如果說,我認真地了解人的喜好或本能以後,以你喜歡的方式來靠近你,這樣的對待也像是「把人當動物」嗎?

取決於你怎麼想、怎麼使用,好像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畫面呢!


「某方面來說,我其實覺得行為治療蠻真誠和浪漫的欸,我用最了解你的方式來和你相處,用你喜歡的方式讓你學習原本不喜歡的東西,而那個目的來自於想讓你在這個社會過得更好、遇到少一些挫折,我覺得蠻用心的捏。」(如:孩子總用破壞、發脾氣來面對衝突,而非溝通)


如果我說,我們要以無條件的正向關懷去滋養一個孩子,所以孩子在做出危險行為時(像是:站在大樓女兒牆上玩耍),我也依然支持、正向關懷他嘛?前面所說的理念是不是變得怪怪的呢?

欸這是片面解釋!

是啊,因為我只使用個人中心學派的其中一個理念便自由聯想、擅自的認為就是這樣,有時候片段的資訊被抽取出來就很容易形成這樣的誤解,而原本的概念可能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同樣的,當我們想到行為學派或行為治療時,也別讓獅子跳火圈、獎勵和懲罰變成對它的整體印象,讓我們錯過一種與人相處時可以使用的方法捏。


我們不希望他人只有看到我們的一部份就定義我是怎樣的人、擅自認為我就是這樣了,但我們在生活中卻蠻容易看到一部份的畫面就認定那個我們不熟悉的人事物是什麼模樣。

嘛...這個現象也是我要定期提醒自己的事情就是惹(`・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