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對協商的反感。

  讀一本書談到協商的技巧,很久沒意識到這個詞彙,想起來多有反感,就想寫篇文章想分析看看自己「不喜歡協商」的性格是怎樣的,又可能是由何而來。 


  什麼叫協商呢……就是你答應別人去做你沒那麼有意願做的事情,來換取別人提供你想要的東西。

  退好幾萬步說,工作領薪水也能算是一種協商(?),如果你並不願意做你的工作的話。


  偶爾會有朋友約我活動,有一種方式是「你說看看你想做什麼,我們輪流去」。

  例如你想玩A桌遊不特別想玩B桌遊,我想玩B不特別想玩A,一種協商是我們開一場A,再開一場B。

  但我就不會想這樣協商事情,對我來說「是你想開A你們就開A不用管我(我不去),我也不強求你們玩B,但之後要一起玩B也可以。」

  

  或者說,只有我們都找到我們願意做的事情,才算我能接受的協商(?),其他情況比較像是妥協?交換條件?


  腦中沒有太多具體的想法,只是覺得這有沒有可能是童年陰影累積而成的(X),但沒有冒出較為具體的事例。

  又或是自我意識的抬頭,認知到自己的選擇,盡可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當然這是有但書的,如果有生存上的必要,為此做些什麼自己並沒有特別願意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的。


  沒有具體事例,但卻有明顯的偏見或印象,當我聽到協商時,腦中浮現的概念是:

協商就是別人試圖用你不想要的東西,來換取你提供他想要的東西。

  又或許他不在意你想不想要,只是他並不在意你想要什麼?

  可能對方總覺得他的努力或付出(不知何故)對你有價值,可以作為與你協商的籌碼?

  

  也不是說完全不會有協商的行為,例如工作上的工作分配,或是二手市場賣遊戲時討論多少價格……?

  說到賣遊戲,其實如果是買遊戲的時候,我應該沒有殺價過(?),就在我的世界觀裡,如果你賣的價格讓我沒有意願購買,我就不會詢問。

  反向的行為倒是有做過幾次,就自行加價,對方有明碼標價,但我私訊報更高的價格跟他買。

  基本上的原理是,如果我認為一個遊戲值得一個價值(價格),我也稍微不願意用撿便宜的心態跟對方取得這款遊戲。

  例如原價2000元,對方賣500元,我可能看看盒況跟市場價格後,會決定報價700元跟他買。

  就像在表達「有價值的東西就值得被用這樣的價格交換」的概念。

  又有些情況是,有人賣遊戲不斷降價,其實降到某個時刻時我就覺得可以接受了,但是因為其他原因(例如很懶惰)沒有下單,之後他又繼續降價,等我真的跟他購買時,會覺得可以報價當初我認為可以的價格(或往那個方向接近)。

  要說這是「不喜歡不勞而獲」嗎?

  可能也跟〈桌遊《台灣夜市》不擅競標的人的罩門。〉(會連到另一個部落格)這篇文章裡的心態有點關係,不太喜歡為了個人的利益剝削別人(?),又可能對我也不是那麼有利益,差幾百元而已效用幾乎沒差,所以這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那我期待什麼呢?也不是完全沒有期待,又或許這樣的期待是我更在乎的利益。

  1.我期待有價值的東西能被以相應的價值交換,而我的行為可能可以連帶影響對方的行為,以至於對這個市場有微薄的影響。

  2.我多少會有幻想是我有誠意的出價會讓對方對這筆交易更上心,例如寄送時會用心包裝一些,到貨後如果有糾紛也比較有意願溝通處理,透過我的額外出價向對方展示「我並不特別在意錢」來襯托出「我在意這款遊戲」。

  3.以及我良好、友善的交易表現,對我們未來可能仍有再次交易的機會有助益(?),跟陌生人交易很麻煩,如果是比較熟悉的人,或許未來對方就會願意優先考慮你,或是以較低的價格直接脫手給你,省去與陌生人交易的麻煩。

  倒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幻想這些對我有利的事情,幻想是難免的。

  但主要還是性格以及上述第1個信念吧。


  回到生活或工作上,不喜歡協商可能還有一個原因。

  因為我對自己的底線較為清楚?以及我傾向誠實,所以當我提案時往往會直接報出我的底線,至少不會刻意迴避自己的相關利益。

  例如一件工作要請別人幫忙做(至於這工作本身是不是本來就是別人的工作就不討論(X)),我可能會說「給你做ok嗎?還是說我做?」。

  邀請別人做某件事時會說「你有興趣做這個嗎?雖然我會這樣問你是因為跟我有哪些利益相關」。

  (我不喜歡「因為一件事情有B理由可以說,就不談讓自己想做這件事情的A理由」)

  例如傳桌遊的KS連結問別人要不要買,因為可以增加金額解鎖集資項目(O)。

  說著又要說回桌遊去,例如遊說一個人合作時,會明講當前的狀態,以及實際這個合作對我多有利(但對你也有利)。

  在「一開始就在底線」的前提下,絕大多數別人試圖協商的行為,都是在要我的底線讓步,所以會引發我的反感(?),而且我也沒有刻意預留什麼能協商的東西。

  所以要對我協商成功的前提是……對方要能提出"我沒有考慮過"的可行方案,他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完全沒有侵蝕我的底線,但微調出了我和他都能接受的方案。

  但這件事情現實中不容易發生,因為別人未必願意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也未必有能力做到這件事,我也不是想像力薄弱的人,大多數直觀可能可行的方案我大概都考慮過了,如果我有想到我早就提了(?)。

  所以對方要有相當程度的創造力,投入在我們協商的這件事情中,才可能是我會接受的協商。

  不過這種時候或許更像是「討論」,就不太像「協商」那種「互相取捨得出彼此滿意方案」的感覺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