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後記(上)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暫時要畫下分號了—不是句點—這個計畫在某一刻還會再次啟動。會是怎樣的形式,寫給什麼樣的創作者呢?我自己也很期待。

 

為我做品牌定位的朋友馬大文叮囑我要在最後一天寫後記。這系列焦點全都在創作上,我從做中學,自己也收穫良多。但談創作之前,我想先聊一下編輯這件事。

 

很多編輯都有「自己除了編書,什麼都不會」的感慨。我也屢屢有過。在過去十幾年中,偶爾陷入工作低潮,就會以這念頭攻擊自己。

 

不過,這想法因為一件事改變了。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IP公司當編輯,除了不進入出版流程,工作範圍從找作者,討論作品,到釐清版權都包括。兩年前更為了拓展工作範圍,向線上課平台提案,討論為作者開課的可能。

 

線上課程通常是由平台企劃人員與作者/老師釐清課程定位,討論主題與各個小子題,再進入腳本、宣傳與錄製階段。可編輯就是規劃整理內容的人啊!對於作者個別的專長與特色,我們比平台更能掌握。於是這個案子一開始便由我們規劃內容,向平台提案,由平台提供意見的方式進行。

 

專案進行得很順利,同事主責,我從旁協助。後來雖然因為一些狀況沒有往下進行,但這次經驗對我來說太寶貴了!我驚訝地發現,不管是出版、付費的實體或線上課程、podcast等各種內容,都需要有人挖掘潛力內容、辨識特色、評估市場競品、放大自己產品特色……只是,做這件事的人,在其他產業是內容企劃、製作人、專案經理,而在出版社是編輯。

 

這世界需要內容,當然就需要能辨識才華與整理內容的人,這不就是編輯平時在做的嗎?如果我們不被職稱限制,而是退一步思考,原本的內容如何轉換到另一種形式,好觸及到「讀者」以外的「內容消費者」呢?同樣都是規劃內容,為何要被形式(書籍/影視/影音)束縛?

 

要體制與職人改變並不容易,不同產業各有know-how,我也理解無痛跳級與嫁接是不可能的。與其打嘴砲責問別人,不如從最小單位的「我」開始調整。追根究底,這是這系列開始的原因。因為還在探索初期,完全不預期有什麼實質效果,或者要達到什麼kpi。我真正希望的是,藉由不停的探問、書寫與討論,釐清編輯的價值。那麼,或許我也能更清楚創作的價值。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是我的一個寫作計畫,在卸下近二十年的編輯正職工作後,想替不一定有編輯的創作者提供一些經驗,希望讓更多創作者獲益。你可以由此進入完整的目錄。
若你想要找我討論,可以在方格子搜尋「林比比鳥」進到我的討論區,或於本篇文章留言,與我分享你看完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